【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节能
,是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既有、新建和在建的各种类型的建筑总面积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随之而产生的问题是高建筑能耗给中国经济社会造成的巨大负担。当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低碳型社会的时代主题中,如何降低建筑能耗是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键课题之一。在建筑节能领域中,暖通空调一直是建筑能耗的大户,通过增强和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从而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进而降低暖通空调的负荷和能耗,一直是建筑节能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相对于外墙和屋面等围护结构而言,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及密闭性能要比外墙等围护结构差很多,因此窗户是建筑室内环境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而且由于目前建筑中较多采用通透的飘窗、落地窗,甚至是满布的玻璃幕墙采光设计,窗墙面积比有增大的趋势,因而造成室内常年负荷偏高,暖通空调装机容量增大,更加剧了建筑对能源的过度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及其空调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因窗户等透光性围护结构而造成的太阳辐射热的问题,其在保证窗户本应具有的良好采光功能的基础之上,增强和改善窗户综合热工性能和气密性,实现节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包括内遮阳装置、壳体和室内末端;内遮阳装置包括窗户和内隔离装置,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遮阳装置、壳体和室内末端;内遮阳装置包括窗户和内隔离装置,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有进风处和出风处;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一进风口和壳体送风口,室内末端安装在壳体内,室内末端包括送风机和换热装置;所述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与送风机的进风口相通,送风机的出风口与壳体送风口连通,换热装置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或/和送风机的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遮阳装置、壳体和室内末端;内遮阳装置包括窗户和内隔离装置,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有进风处和出风处;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一进风口和壳体送风口,室内末端安装在壳体内,室内末端包括送风机和换热装置;所述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与送风机的进风口相通,送风机的出风口与壳体送风口连通,换热装置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或/和送风机的出风口;其中:进风处为气流通道室内风进口,壳体送风口与室内相通。2.一种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遮阳装置、壳体和室内末端;内遮阳装置包括窗户和内隔离装置,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形成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有进风处和出风处;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一进风口和壳体送风口,室内末端安装在壳体内,室内末端包括送风机和换热装置;所述出风处通过壳体第一进风口与送风机的进风口相通,送风机的出风口与壳体送风口连通,换热装置位于送风机的进风口或/和送风机的出风口;其中:进风处为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壳体送风口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处位于气流通道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侧面,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侧面,壳体位于内隔离装置的上端或下端或左侧或右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处位于气流通道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侧面,出风处位于气流通道的顶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中部或/和气流通道的底部或/和气流通道的侧面,壳体位于内隔离装置的上端或下端或左侧或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二进风口,窗户上设置有室外新风口,壳体第二进风口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二进风口,窗户上设置有室外新风口,壳体第二进风口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二进风口,窗户上设置有室外新风口,壳体第二进风口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壳体第二进风口,窗户上设置有室外新风口,壳体第二进风口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室外新风口的外侧或者内侧设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为百叶式的或/和转轴式的或/和推拉式的或/和保温密闭式的或/和保温门式的。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室外新风口的外侧或者内侧设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为百叶式的或/和转轴式的或/和推拉式的或/和保温密闭式的或/和保温门式的。11.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第二进风口通过新风处理装置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12.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第二进风口通过新风处理装置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第二进风口通过新风处理装置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第二进风口通过新风处理装置与室外新风口相连通。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装置或室外新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量调节装置。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室外新风口的外侧或者内侧设有保温装置,保温装置为百叶式的或/和转轴式的或/和推拉式的或/和保温密闭式的或/和保温门式的。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3或14或16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装置或室外新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量调节装置。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装置或室外新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量调节装置。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温装置或室外新风口上安装有第二风量调节装置。2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或7或13或15或18或19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1.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或8或14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或7或13或15或18或19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8.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或8或14或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2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3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3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3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3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外设置有末端装置,末端装置上设有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末端装置进风口和末端装置送风口分别与室内相通。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3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36.根据权利要求22或24或29或3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37.根据权利要求23或25或26或30或32或33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3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3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末端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有供水管路,末端装置的出水口通过连接水管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换热装置的出水口连通有回水管路。4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41.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42.根据权利要求22或24或29或3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43.根据权利要求23或25或26或30或32或33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4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4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换热装置的进水口和末端装置的进水口并接在供水管路上,换热装置的出水口和末端装置的出水口并接在回水管路上。4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或6或8或14或23或25或26或30或32或33或35或39或41或45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4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6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4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4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5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5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52.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53.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安装有不少一个的导流支撑板,该导流支撑板位于出风处与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之间并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其中直接连通出风处的分区通过出风处与壳体第一进风口相通,直接连通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的分区通过气流通道处理风进口与壳体送风口相通。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10或13或14或15或16或18或19或22或24或25或26或29或31或32或33或34或35或38或39或40或41或44或45或48或49或50或51或52或53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5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5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5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5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隔离装置与窗户之间有不少于一个的导流带孔支撑装置,该导流带孔支撑装置将气流通道进行相对分区。5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室内末端与被动式冷却相结合的空调装置,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