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3344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13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车架(10),包括前三角部(200)和后三角部(300)。前三角部(2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座管(11);上管(12);下管(13);以及转向管(14)。而后三角部(3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两个倾斜的后上叉(15),和两个水平的后下叉(16)。该车架(10)的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前三角部(200)的各部件(11、12、13、14)被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来制造,且两个后下叉(16)通过被插入到与所述底部托架轴(KN2)相对应设置的座(ST)中的轴衬(BSH)接合于所述前三角部(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车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创新型的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自行车车架通常包括前三角部和后三角部。前三角部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座管;--上管;--下管;以及--转向管;而后三角部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两个后上叉(seatstays),其整体连接到座管上;以及--两个后下叉(chainstays),其对应于底部托架轴整体连接到座管和下管。同样众所周知的是,自行车车架可以由不同材料制造而成的管状部件制造,如钢铁、铝和钛。接下来,所述管状部件被采用适用于所选择的材料的组装方法进行组装。例如,钢铁是很容易以低成本被加工和修复,但其却非常沉重。另外,钢铁是非常容易氧化的,并且因此,高质量的管必须经过适当的处理且被仔细喷涂。一旦使用了钢铁管,其将被采用钎焊操作的方式进行组装,通过MIG(金属电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接或TIG(钨极氩弧)焊接。近些年来,由铝制造而成的自行车车架的使用得到了推广。通常,铝车架较钢铁车架具有更小的弹性,但却更加硬和更加轻巧。此种材料较小的机械阻力促使自行车制造商们使用具有更大截面和更厚厚度的管(此更高的结构硬度)。用于此种材料的焊接方式是TIG焊接,或者这些部件被彼此粘结在一起。仅仅很少一些专用制造商们生产由钛制造的管材。这些管材很昂贵、非常轻巧且具有介于钢铁和铝之间的中间弹性。钛具有非常的抗性并且难于氧化,因此不需要任何形式的喷涂。虽然,这种材料非常的昂贵和难于被加工、切割或焊接。最近,通常为了军事需要而研发的不同的复合材料开始被用于制造自行车车架。这些材料是碳、镁和热塑性塑料。虽然,这些材料非常昂贵且要求非常复杂的技术和设备,同时还需要具有大量专业知识的生产者。其允许生产者优化车架每一点的尺寸,以便获得具有合适刚度的轻型结构。这些材料通常被用于单体横造自行车车架,即:车架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为单独的部件来制造,没有焊点。使用这些新型材料的方法被用于生产自行车车架,尽管,其具有昂贵的成本和使用复杂设备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该自行车车架便于生产且,同时保证了卓越的机械阻力性能。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车架,具有前三角部和后三角部;所述前三角部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座管;--上管;--下管;以及--转向管;并且所述后三角部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两个后上叉,其整体连接到座管;以及--两个后下叉,其对应于底部托架轴整体连接到所述座管和所述下管;所述车架的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前三角部的所述部件被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制造,且所述两个后下叉通过被插入到与所述底部托架轴相对应设置的座(ST)中的轴衬而接合到所述前三角部,所述轴衬适于容纳底部托架。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随附附图仔细阅读以下三个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附加技术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会被更好的理解,其中:图1示出在部分分解视图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的一些细节;图2示出图1所示车架的部分分解细节;图3为图1和图2所示车架在组装后和完整状态下的整体视图;在此图中,请注意头管的存在,其向下延伸出用于前轮的前叉(fork);严格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头管和相对的前叉并非本车架的一部分;图4示出在部分分解视图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车架的一些细节;图5示出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在组装状态下的一些细节;图6示出图4和图5所示车架在组装后和完整状态下的车架;在此图中,请注意头管的存在,其向下延伸出用于前轮的前叉;严格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头管和相对的前叉并非本车架的一部分;图7示出在分解视图中,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车架的一些细节;图8示出在部分分解视图中,图7所示车架的一些细节;图9示出根据图7和图8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在组装状态下的车架的部分细节。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图2和图3中,附图标记10表示作为整体的自行车车架(没有完全显示),其包括前三角部200和后三角部300。前三角部200顺次包括以下部件:--座管11;--上管12;该管几乎从来不是完全的水平,但是其或多或少地朝向车座倾斜;--下管13;以及--转向管14。更特别的:--座管11决定了车座(未示出)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且将座位组(KN1)连接到底部托架轴(KN2)上;--上管12将座位组(KN1)连接到转向管14;--下管13将转向管14连接到底部托架轴(KN2);众所周知,此管承受了整个车架10的大部分应力,并且因此,其截面通常大于其他管的截面;以及--转向管14将上管12连接到下管13;其容纳有头管(CST)(图3),所述头管向下延伸出用于前轮的前叉(FRK)(未示出);转向管14的倾斜角度通常在69°到72°之间。后三角部300顺次包括,两个倾斜的杆状后上叉15(图3),和两个水平的后下叉16,在使用时,其在对应于所述底部托架轴(KN2)整体连接到座管11和下管13;进一步,两个倾斜的后上叉15和两个水平的后下叉16被连接到其上安装后轮(未示出)的后叉的端部。换句话说,座位组(KN1)是位于座管11、上管12和两个倾斜的后上叉15之间的连接点。底部托架轴(KN2)顺次为座管11、下管13和两个水平后下叉16之间的连接点。前三角部200优选但不是必须被制作成一个单独的部件,例如,通过模制的方式。优选的,与前三角部200的其他部分一起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被制造的单独的上部连接件11A,从所述座管11的后表面向外突出(其原因将在下面做更好的解释)。基本上圆筒状的通孔座(ST)被设置于与底部托架轴(KN2)相对应的位置(图1,2)。在装配时,首先,轴衬(BSH)被插入到通孔座(ST)中。轴衬(BSH)相对于通孔座(ST)横向突出。轴衬(BSH)两侧横向突出部被称为(LFP)和(RGP)。根据前三角部200和轴衬(BSH)各自制造的材料,所述轴衬(BSH)被使用已知的方法固定在前三角部200的通孔座(ST)中,如,例如,钎焊或胶接。然后,两个水平后下叉16沿着箭头(F1)和(F2)所指的方向被引入到轴衬(BSH)上。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水平后下叉16被成型为连接杆。与连接杆的第一自由端16A对应设置有穿孔头(HD),而与连接杆的第二自由端16B对应设置有下部连接件16C和凹槽16D,后者适于容纳用于其上安装后轮的后叉的端部(未示出)。每个穿孔头(HD)具有各自的圆形通孔(HL),其基本具有与轴衬(BSH)的两个突出部(LFP)、(RGP)相同的外径。对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轴衬(BSH)必须被设计为以便能够容纳包含在自行车(未完整显示)的所谓的底部托架(未示出)中的至少一部分机构。如果对比图1和图2所示的两种组装系统,我们可以发现,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组装系统中,两个水平后下叉16被引入到前三角部200,而后插入轴衬(BSH),在图2所示的组装系统中,轴衬(BSH)被插入到通孔座(ST)中,而后水平后下叉16被引入到轴衬(BSH)的两个突出部(LFP)、(RGP)。无论如何,在两种情况下,组装的最后均得到了图3所示的整体结构。现在,两个水平后下叉16能够通过使用已知的方法固定到轴衬(BSH)上,如,例如,在金属上钎焊或胶接。如图3所示,当两个水平后下叉16被固定到轴衬(BSH)上后(即前三角部20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行车车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车架(10),包括前三角部(200)和后三角部(300);所述前三角部(2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座管(11);??上管(12);??下管(13);以及??转向管(14);并且所述后三角部(3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两个后上叉(15),其整体连接到座管(11);以及??两个后下叉(16),其对应于底部托架轴(KN2)整体连接到所述座管(11)和所述下管(13);所述车架的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前三角部(200)的所述部件(11、12、13、14)被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制造,且所述两个后下叉(16)通过被插入到与所述底部托架轴(KN2)相对应设置的座(ST)中的轴衬(BSH)而接合到所述前三角部(200),所述轴衬(BSH)适于容纳底部托架。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08 IT BO2012A0002531.一种自行车车架(10),包括前三角部(200)和后三角部(300);所述前三角部(2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座管(11);--上管(12);--下管(13);以及--转向管(14);并且所述后三角部(3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两个后上叉(15),其整体连接到座管(11);以及--两个后下叉(16),其对应于底部托架轴(KN2)整体连接到所述座管(11)和所述下管(13);所述车架的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前三角部(200)的座管(11)、上管(12)、下管(13)及转向管(14)被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制造,且所述两个后下叉(16)通过被插入到与所述底部托架轴(KN2)相对应设置的座(ST)中的轴衬(BSH)而接合到所述前三角部(200),所述轴衬(BSH)适于容纳底部托架,其中,所述轴衬(BSH)相对于座(ST)横向突出,从而形成两个突出部((LFP),(RGP)),并且每个后下叉(16)被布置在各自的突出部((LFP),(RGP))的旁边,以便每个各自的突出部((LFP),(RGP))被插入到属于每个后下叉(16)的头(HD)的各自的通孔(HL)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叉(16)被成型为连接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前三角部(200)的座管(11)、上管(12)、下管(13)及转向管(14)一起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被制造的单独的上部连接件(11A)从所述座管(11)的后表面向外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每个头(HD)设置有至少一个突出钮(BTN),其被插入到设置于所述座管(11)外表面的各自的座部(SD)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个后下叉(16)的自由端(16B),具有下部连接件(16C)和凹槽(16D),后者适于容纳其中适于安装后轮的后叉的端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连接件(11A)面对两个所述下部连接件(16C);通过将每个后上叉(15)的两个自由端配合到所述上部连接件(11A)和其中一个所述下部连接件(16C)上完成所述后三角部。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不同的部件通过根据部件的材料而选择的方法彼此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金属上的钎焊或胶接。9.一种自行车车架(10),包括前三角部(200)和后三角部(300);所述前三角部(2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座管(11);--上管(12);--下管(13);以及--转向管(14);并且所述后三角部(300)顺次包括如下管状部件:--两个后上叉(15),其整体连接到座管(11);以及--两个后下叉(16),其对应于底部托架轴(KN2)整体连接到所述座管(11)和所述下管(13);所述车架的特征在于,包含于所述前三角部(200)的座管(11)、上管(12)、下管(13)及转向管(14)被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制造,且所述两个后下叉(16)通过被插入到与所述底部托架轴(KN2)相对应设置的座(ST)中的轴衬(BSH)而接合到所述前三角部(200),所述轴衬(BSH)适于容纳底部托架,其中,在所述前三角部(200)上,对应于所述底部托架轴(KN2)具有两个横向切口(SK1)和前切口(SK2);所述两个后下叉(16)通过刚性桥(BDG1)被机械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行车车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横向切口(SK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佩·泽凯托
申请(专利权)人:迪亚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