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31220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1-06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低温加注系统的增压方式带来的低可靠度问题,提供了一种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及方法。该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包括低温贮罐B及配套汽化器、低温贮罐A、低温真空管路和低温发泡管路、多个低温气动阀门、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22、两个63μ液氧过滤器、液氧过冷器、流量计Q、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V1~V3。该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具备了汽化器对自身贮罐增压、汽化器“一对二”给贮罐增压、外气源增压等多种增压模式的功能,同时对动作频繁的控制阀门并联了备份阀门,系统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和较高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温介质输送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及方法。该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及方法应用在某型号低温型火箭的液氧加注系统中,也可推广应用至其它低温介质加注系统及民用低温介质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外低温加注系统的增压方式通常为贮罐自带汽化器给自身增压或外气源增压,而外气源(氮气)挤压可能导致液氧固定罐剩余液氧品质下降的问题,贮罐自带汽化器给自身增压仅可满足对自身的增压要求。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830491A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灭菌装置过氧化氢加注系统,包括支架、储液箱、汽化器和输送管路,储液箱和汽化器上连接有气体喷头,汽化器为两级汽化筒,两级汽化筒内分别设有温度控制系统对两级汽化筒进行温度控制,这种过氧化氢加注系统,由于汽化器为两级汽化筒,两级汽化筒内分别设有温度控制系统对两级汽化筒进行温度控制,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申请号为CN201010191223.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过氧化氢定量加注系统,包括储液罐、加注泵、双温度汽化器和电磁阀,主要结构特点是,储液罐下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经两个电磁阀与双温度汽化器进液口连通,两个电磁阀之间设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分别与两个电磁阀及加注泵连通,双温度汽化器出汽口连接灭菌舱。该装置结构复杂,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包括:低温贮罐B及配套汽化器、低温贮罐A、低温真空管路和低温发泡管路、多个低温气动阀门、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22、两个63μ液氧过滤器、液氧过冷器、流量计Q、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V1~V3;所述低温贮罐A和低温贮罐B分别连接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2,用于通入23MPa的氮气;低温气动阀门18和低温气动阀门13分别控制介质自低温贮罐A和低温贮罐B流出;低温贮罐A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V1,低温贮罐B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V2;低温贮罐B还通过低温气动阀门19、低温气动阀门10、温度传感器T5、低温气动阀门9、低温气动阀门24以及低温气动阀门23与低温贮罐A连接;在低温气动阀门18和低温气动阀门13旁边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1和温度传感器T4;低温贮罐B还通过低温气动阀门15、低温气动阀门17、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6和低温气动阀门16与流量计Q连接,低温贮罐A与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6和低温气动阀门16通过低温气动阀门28连接;在该低温气动阀门28旁边设置温度传感器T2;流量计Q的另一端通过低温气动阀门25和低温气动阀门8以及第一个63μ液氧过滤器连接液位传感器V2,低温气动阀门8与第一个63μ液氧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10,低温气动阀门8和低温气动阀门25之间设置有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7和低温气动阀门30,且低温气动阀门7和低温气动阀门30之间有一支路连接至氧排管;低温气动阀门25两端连接液氧过冷器;低温气动阀门17和低温气动阀门15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3;低温气动阀门15与温度传感器T3之间设置有一支路,该支路上串接有低温气动阀门5和第二个63μ液氧过滤器;上述组件之间通过低温真空管路或低温发泡管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气动阀门25的两端并联有连接液氧过冷器的两个支路,一条支路连接液氧过冷器的低温气动阀门27-1和低温气动阀门27-2,该支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7;另一条支路连接低温气动阀门29-1和低温气动阀门29-2,低温气动阀门29-1与液氧过冷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8,低温气动阀门29-2与液氧过冷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9;低温气动阀门27-1与低温气动阀门29-1分别连接液氧过冷器的一组换热管,低温气动阀门27-2与低温气动阀门29-2分别连接液氧过冷器的另一组换热管。进一步地,所述冗余低温加注系统还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低温贮罐A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1,低温贮罐B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4,在该低温气动阀,门28旁边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2,所述液位传感器V2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9,低温气动阀门8与第一个63μ液氧过滤器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8,低温气动阀门25两端还并联有两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7,低温气动阀门17和低温气动阀门15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冗余低温加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作为主加注贮罐的低温贮罐A不含汽化器,保留外气源增压作为备份增压加注方式;b)在关键的低温气动阀门——低温气动阀门16设置并联冗余备份的低温气动阀门6,实现低温气动阀门6与低温气动阀门16阀的在线备份;c)采用汽化器增压方式进行加注;将低温气动阀门开度控制与汽化器出口温度结合,采用系统自动控制和适时人工干预的综合控制方法进行贮罐增压。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的增压加注方式包括:汽化器给低温贮罐B单独增压完成加注;低温贮罐B汽化器同时给低温贮罐A、B增压完成加注;外气源给低温贮罐A或B单独增压完成加注。进一步地,所述外气源为氮气源。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包括:正常加注过程中(预冷、大流量加注、补加加注等),低温气动阀门17为常开状态,低温气动阀门16作为加注过程主控制阀门,控制加注过程的开始和停止,低温气动阀门6作为备份加注控制阀门。加注过程中一旦低温气动阀门16无法正常打开,系统将启用备份加注通道,即低温气动阀门6所在通道,打开低温气动阀门6继续加注;而一旦低温气动阀门16无法正常关闭,系统将启用备份低温气动阀门17,通过关闭低温气动阀门17停止加注。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包括:正常情况下,贮罐按照分段逐级增压的方式自动控制增压,即每5min增压0.05MPa,直至压力满足要求,低温气动阀门开度根据增压速度进行自动调节;同时人工实时在线监测汽化器出口温度,当汽化器出口温度低于118K,即液氧设计压力下饱和温度的时候,适时进行人工干预,减小低温气动阀门开度,确保贮罐增压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具备了汽化器对自身贮罐增压、汽化器“一对二”给贮罐增压、外气源增压等多种增压模式的功能,同时对动作频繁的控制阀门并联了备份阀门,系统具有较强的冗余能力和较高的使用可靠性。该低温加注系统经过XX-3A系列火箭共11次加注发射任务考核,低温贮罐气枕压力控制稳定,加注流量及液氧品质满足总体技术指标要求。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低温加注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包括:低温贮罐B及配套汽化器、低温贮罐A、低温真空管路和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贮罐B及配套汽化器、低温贮罐A、低温真空管路和低温发泡管路、多个低温气动阀门、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22、两个63μ液氧过滤器、液氧过冷器、流量计Q、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V1~V3;所述低温贮罐A和低温贮罐B分别连接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2,用于通入23MPa的氮气;低温气动阀门18和低温气动阀门13分别控制介质自低温贮罐A和低温贮罐B流出;低温贮罐A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V1,低温贮罐B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V2;低温贮罐B还通过低温气动阀门19、低温气动阀门10、温度传感器T5、低温气动阀门9、低温气动阀门24以及低温气动阀门23与低温贮罐A连接;在低温气动阀门18和低温气动阀门13旁边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1和温度传感器T4;低温贮罐B还通过低温气动阀门15、低温气动阀门17、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6和低温气动阀门16与流量计Q连接,低温贮罐A与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6和低温气动阀门16通过低温气动阀门28连接;在该低温气动阀门28旁边设置温度传感器T2;流量计Q的另一端通过低温气动阀门25和低温气动阀门8以及第一个63μ液氧过滤器连接液位传感器V2,低温气动阀门8与第一个63μ液氧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10,低温气动阀门8和低温气动阀门25之间设置有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7和低温气动阀门30,且低温气动阀门7和低温气动阀门30之间有一支路连接至氧排管;低温气动阀门25两端连接液氧过冷器;低温气动阀门17和低温气动阀门15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3;低温气动阀门15与温度传感器T3之间设置有一支路,该支路上串接有低温气动阀门5和第二个63μ液氧过滤器;上述组件之间通过低温真空管路或低温发泡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温贮罐B及配套汽化器、低温贮罐A、
低温真空管路和低温发泡管路、多个低温气动阀门、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22、两个
63μ液氧过滤器、液氧过冷器、流量计Q、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V1~V3;所述低温
贮罐A和低温贮罐B分别连接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1和外气源增压截止阀22,用于通入
23MPa的氮气;低温气动阀门18和低温气动阀门13分别控制介质自低温贮罐A和低温
贮罐B流出;低温贮罐A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V1,低温贮罐B上设置有液位传感器V2;
低温贮罐B还通过低温气动阀门19、低温气动阀门10、温度传感器T5、低温气动阀门9、
低温气动阀门24以及低温气动阀门23与低温贮罐A连接;在低温气动阀门18和低温气
动阀门13旁边分别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1和温度传感器T4;低温贮罐B还通过低温气动
阀门15、低温气动阀门17、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6和低温气动阀门16与流量计Q连接,
低温贮罐A与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6和低温气动阀门16通过低温气动阀门28连接;在
该低温气动阀门28旁边设置温度传感器T2;流量计Q的另一端通过低温气动阀门25和
低温气动阀门8以及第一个63μ液氧过滤器连接液位传感器V2,低温气动阀门8与第一
个63μ液氧过滤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10,低温气动阀门8和低温气动阀门25之间
设置有并联的低温气动阀门7和低温气动阀门30,且低温气动阀门7和低温气动阀门30
之间有一支路连接至氧排管;低温气动阀门25两端连接液氧过冷器;低温气动阀门17
和低温气动阀门15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3;低温气动阀门15与温度传感器T3之间
设置有一支路,该支路上串接有低温气动阀门5和第二个63μ液氧过滤器;上述组件之
间通过低温真空管路或低温发泡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冗余低温加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气动阀门25的两端并
联有连接液氧过冷器的两个支路,一条支路连接液氧过冷器的低温气动阀门27-1和低温
气动阀门27-2,该支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7;另一条支路连接低温气动阀门29-1和低温
气动阀门29-2,低温气动阀门29-1与液氧过冷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8,低温气动阀
门29-2与液氧过冷器之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T9;低温气动阀门27-1与低温气动阀门29-1
分别连接液氧过冷器的一组换热管,低温气动阀门27-2与低温气动阀门29-2分别连接液
氧过冷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唐强刘忠明王立张波章洁平罗强刘聪聪刘照智田青亚高靖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