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条上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30896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物体表面上色的组合设备,具体为一种藤条上色设备。该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放料机、引取机A、染色槽、烘干机、引取机B、卷取机,藤条缠绕在放料机的卷轴上,并从引取机A的上、下滚轮之间穿过,上、下滚轮轴与马达连接;经引取机A引出的藤条进入染色槽,染色槽上设有手动压入式转轮,染色槽的出口处设有手动调整高度压板,染色槽的尾端设有固定式滚轮;染色后的藤条进入烘干机,烘干机内设有可调节温度的电热管,烘干后的藤条经引取机B进入卷取机,缠绕在经马达带动的卷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藤条上色过程中涂料的回收,避免涂料的浪费,减少了人力与生产工时,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物体表面上色的组合设备,具体为一种藤 条上色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藤制家俱(包括塑料藤、树藤等)所使用上漆或上色的工序, 是将编织完成后的家俱成品经喷涂上漆上色后,由人工使用抹布加上 适度的化学药剂(天拿水或松香水)擦拭,让多余的涂料被擦拭掉,再 令其自然干燥,这样一来家俱产品会有层次上以及仿古效果。使用上述工艺方法,会在喷涂过程中无形浪费许多涂料或染料, 并无法回收,而且处理不需要的废料也相当困难,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加之使用人工方法去擦拭,相当浪费人力资源与生产工时;另外, 自然千燥方法造成工厂需准备相当大的空间去存放中间产品,干燥的 时间也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藤制家具在人工上色过程中所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专用于藤条上色的设备,该设备可以便于涂料 的回收,避免涂料的浪费,减少了人力与生产工时,并可以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藤条上色设备,包括顺次连接 的放料机、引取机A、染色槽、烘干机、引取机B、巻取机;藤条巻 放在放料机的巻轴上,并从引取机A的上、下滚轮之间穿过,下滚 轮轴与马达连接;经引取机A引出的藤条进入染色槽,染色槽上设 有手动压入式转轮,染色槽的出口处设有手动调整高度压板,染色槽 的尾端设有固定式滚轮;染色后的藤条进入烘干机,烘干机内设有可 调节温度的电热管,烘干后的藤条经引取机B进入巻取机,缠绕在经马达带动的巻轴上。如上所述的藤条上色设备,其中,在染色槽出口处的手动调整高 度压板上设有用于擦拭藤条的抹布或海绵。如上所述的藤条上色设备,其中,在烘干机内上部和下部设有风扇。将藤条原料利用简单马达带动的拉取原理送进引取机中,经过调 配好染料的染料槽中,进行浸泡上色,再由染料槽出口处利用抹布或 海绵(可更换)将藤条擦拭,染料或涂料可由染料槽出口处回收至染料槽;为了加速藤条干燥,经由设置好的烘干机以将近60r的温度, 使其快速干燥烘干,最后由马达带动的收巻机以和引取机相同速度进 行捆巻动作,所捆巻好的藤条巻便可直接进行编织生产藤制家俱。本 技术避免了染色上色当中染、涂料的浪费,减少了人力与生产工 吋,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藤条上色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引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染色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巻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放料机2.引取机A 3.染色槽4.烘干机5.引取机B 6.巻取机7.上、下滚轮8.减速马达9.手动压入式转轮10.手动 调整高度压板ll.固定式滚轮12.巻轴13.马达14.减速马达 15.进退轴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藤条上色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放料机1、弓l取机 A2、染色槽3、烘干机4、引取机B5、巻取机6,藤条缠绕在放料机 1的巻轴上,并从引取机A2的上、下滚轮7之间穿过,下壤轮轴与 马达8通过皮带连接,上滚轮上方设有压紧装置,见图2。经引取机 A2引出的藤条进入染色槽3,如图3所示,染色槽3上设有手动压入式转轮9,染色槽的出口处设有手动调整高度压板10,手动调整高 度压板10上设有用于擦拭藤条的抹布或海绵,染色槽的尾端设有周 定式滚轮11。染色后的藤条进入烘干机4,烘干机4内设有可调节温 度的电热管,在烘干机内上部和下部设有风扇。烘干后的藤条经引取 机B5进入巻取机6,引取机B由一力矩马达配合一个张力控制器实 现藤条的引取,藤条进入巻取机6缠绕在经马达13带动的巻轴12上, 马达13与巻轴之间采用皮带传动,巻取机内还设有减速马达14,减 速马达14带动进退轴箱15使藤条在巻轴12上自动缠绕,见图4。 藤条染色上色流程如下首先将藤条巻置放于放料机1中,把藤条^t出正确摆放进引取机 A2,弓I取机A2主要由马达8带动利用上、下滚轮7输送藤条,将藤 条往前拉出至染色槽3,到达染色槽3前需将藤条利用2个手动压入 式转轮9把藤条压进染色槽3中进行染色上色,染色槽3中已装有调 配好的染料或涂料,藤条完成上色后,在染色槽3出口处有一手动调 整高度压板10,压板上设有抹布或海绵,利用此压板将藤条擦拭使 其多余的涂料流回染色槽,在染色槽最尾端处设有一固定式滚轮11, 使藤条可导正方向顺利进入烘干机4中进行烘干动作,烘干机4中有 可调节温度的电热管,在将近60^C的温度下将藤条加速干燥,经过 烘干机4后,再由引取机B以和弓I取机A相同速度进行输送,弓陬 机B同样为马达带动利用滚轮输送藤条,最后动作便是利用马达带 动的巻取机6将藤条进行巻取收料动作,这样一来便完成染色和上 色。本技术的藤条上色设备具有如下优点1. 避免染色上色之染、涂料的浪费;2. 可轻易将染、涂料回收;使其充分利用;3. 可轻易清洗染料槽;4. 减少人力与生产工时;5. 减少环境污染与环保问犀的产生。权利要求1.一种藤条上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放料机(1)、引取机A(2)、染色槽(3)、烘干机(4)、引取机B(5)、卷取机(6),藤条缠绕在放料机(1)的卷轴上,并从引取机A(2)的上、下滚轮(7)之间穿过,下滚轮轴与马达(8)连接;经引取机A(2)引出的藤条进入染色槽(3),染色槽(3)上设有手动压入式转轮(9),染色槽(3)的出口处设有手动调整高度压板(10),染色槽(3)的尾端设有固定式滚轮(11);染色后的藤条进入烘干机(4),烘干机(4)内设有可调节温度的电热管,烘干后的藤条经引取机B(5)进入卷取机(6),缠绕在经马达(13)带动的卷轴(12)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藤条上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染色槽 (3)出口处的手动调整高度压板(10)上设有用于擦拭藤条的抹布或海绵。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藤条上色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烘 干机(4)内上部和下部设有风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物体表面上色的组合设备,具体为一种藤条上色设备。该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放料机、引取机A、染色槽、烘干机、引取机B、卷取机,藤条缠绕在放料机的卷轴上,并从引取机A的上、下滚轮之间穿过,上、下滚轮轴与马达连接;经引取机A引出的藤条进入染色槽,染色槽上设有手动压入式转轮,染色槽的出口处设有手动调整高度压板,染色槽的尾端设有固定式滚轮;染色后的藤条进入烘干机,烘干机内设有可调节温度的电热管,烘干后的藤条经引取机B进入卷取机,缠绕在经马达带动的卷轴上。本技术便于藤条上色过程中涂料的回收,避免涂料的浪费,减少了人力与生产工时,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文档编号B27K5/02GK201002292SQ20072000008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9日专利技术者侯全贵 申请人:东莞建铨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藤条上色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顺次连接的放料机(1)、引取机A(2)、染色槽(3)、烘干机(4)、引取机B(5)、卷取机(6),藤条缠绕在放料机(1)的卷轴上,并从引取机A(2)的上、下滚轮(7)之间穿过,下滚轮轴与马达(8)连接;经引取机A(2)引出的藤条进入染色槽(3),染色槽(3)上设有手动压入式转轮(9),染色槽(3)的出口处设有手动调整高度压板(10),染色槽(3)的尾端设有固定式滚轮(11);染色后的藤条进入烘干机(4),烘干机(4)内设有可调节温度的电热管,烘干后的藤条经引取机B(5)进入卷取机(6),缠绕在经马达(13)带动的卷轴(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全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建铨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