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竹材胶合板制造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3079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CNZL87100368的改进工艺,采用以水煮-高温软化-平板展平-辊压处理为核心的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由于取消了蜡煮工序,消除了生产现场的石蜡蒸汽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竹片残留石蜡对胶合强度的影响。高渐软化以空气为介质,温度调节范围宽、便于采用较高的软化温度,且可采取多种热源方式加热。采用辊压展平的方法对竹片进行处理,可取消平板展开的保压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展平效果更理想。(*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属人造板生产中的胶合板制造技术。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或其它径级较大的竹子(如麻竹、龙竹、巨竹等)代替木材制造胶合板存在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主要是由于竹秆为一自然生长形成的中空且带节的薄壁圆筒,沿其轴线方向的直径和厚度自根部至梢部逐渐减小,且横截面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圆。当竹秆长度超过一米时,已无法采用木材胶合板制造中的薄木旋切技术;勉强使用,竹材的利用率也极低。由于竹材的材质在许多方面明显优于木材,尤其是它的弹性模量比木材高出许多倍,且我国的竹材资源相当丰富,因此,已有多种使用竹材制造竹材胶合板或类似产品的方法。如1.CNZL 87100368 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2.CNZL 89212130.0 竹子胶合锯片板3.CNZL 88102689.1 竹胶积层板的制造方法等。以上各种方法,或胶粘剂耗量大;或产品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发挥出竹材的内在性能;或工艺不够完善合理。故大大影响了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主要针对现有CNZL 87100368的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中的一些工艺弱点进行改进,以进一步减轻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CNZL 87100368中提出的主要工艺流程为1.原料准备-采用直径大于50毫米、采伐后贮存期不超过半年的新鲜成熟毛竹。2.截断-将毛竹按生产胶合板的幅面大小,截断成需要的长度。3.去内外节-用专用设备将截断后的竹筒的内外节切除。4.剖分-将竹筒剖分为两块或两块以上。此工序也可安排在工序3之前。5.水煮-将剖分、去节后的竹材浸泡在80℃以上的热水中1小时以上。6.蜡煮-将水煮后的竹材放入115~140℃的普通工业石蜡熔液中处理。处理时间为每毫米厚的竹材0.5~0.8分钟。7.展开-将蜡煮后的竹材放入两块热平板中加压展平,展平压力为6~8公斤力/厘米2,保压时间120秒以上。8.刨削加工-将展平后的竹片用木工压刨或其它刨削设备适当刨平内外表面至工艺所需的厚度。9.干燥、定形-将竹片在压力不大于0.5公斤力/厘米2、温度为120~150℃的条件下进行加压干燥至竹片的终含水率小于8%。经干燥定形后的竹片即可作为胶合板生产所需的面板、背板、芯板使用。改进后的工艺流程为1.原料准备-采用直径大于50毫米、采伐后贮存期不超过半年的新鲜成熟毛竹或其他径级较大的竹子。2.截断-将毛竹按生产胶合板的幅面大小,截断成需要的长度。3.去外节-用专用设备将截断后的竹筒的外节切除。4.剖分-将竹筒剖分为两块或三块。5.去内节-用专用设备将剖分后的竹筒的内节切除。6.水煮-将剖分、去节后的竹材浸泡在80℃以上的热水中1小时以上。7.高温软化-将水煮后的竹材放入以热空气为介质的高温软化箱中加热3~8分钟。8.展开-将高温软化后的竹材送入两块平板中一次加压展开,无保压要求。9.辊压展平-将加压展开后的竹片送入由若干对辊筒组成的辊压成形机中进行辊压展平。10.刨削加工-将展平后的竹片用木工压刨或其它刨削设备适当刨平内外表面至工艺所需的厚度。11.干燥、定形-将竹片在压力不大于0.5公斤力/厘米2、温度为120~150℃的条件下进行加压干燥至竹片的终含水率小于8%。经干燥定形后的竹片即可作为胶合板生产所需的面板、背板、芯板使用。以后的生产工艺流程与木材胶合板生产工艺基本相同。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由于取消了蜡煮工序,故消除了生产现场的石蜡蒸气污染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从根本上避免了竹片残留石蜡对胶合强度的影响问题。由于高温软化采用空气为介质,故温度调节范围宽、便于采用较高的软化温度,且加热可采取多种方式热源并进行连续加热软化。采用辊压展平的方法对竹片进行处理,可取消平板展开的保压过程,便于进行连续展平,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辊压处理可减小竹片的内应力,使竹片的展平效果更理想,有利于后道加工工艺。典型实施例1.原料准备-采用直径大于50毫米、采伐后贮存期不超过半年的新鲜成熟毛竹或其他直径较大的竹子。2.截断-将毛竹按生产胶合板的幅面大小,截断成需要的长度。3.去外节-用专用设备将截断后的竹筒的外节切除。4.剖分-将竹筒剖分为两块或三块。5.去内节-用专用设备将剖分后的竹筒的内节切除。6.水煮-将剖分、去节后的竹材浸泡在80℃以上的热水中1小时以上。7.高温软化-将水煮后的竹材放入以热空气为介质的高温软化箱中加热3~8分钟。高温软化箱中的空气温度控制在180±20℃的范围;空气的加热采用竹废料或竹废料与煤的混合物燃烧直接或间接加热的方式。8.展开-将高温软化后的竹材送入两块钢板中一次加压展开,无保压要求。9.辊压展平-将加压展开后的竹片送入辊压成形机中辊压处理。辊压成形机按照CNZL 89211191.7专利技术制造。以后的工艺同CNZL 87100368。附图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CNZL 87100368的工艺流程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框图;附图3为CNZL 89211191.7竹子滚压成形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1、1′;2、2′;n、n′分别为第一对、第二对、第n对辊筒。图中h1为第一对辊筒间的距离,h2为第二对辊筒间的距离,hn为第n对辊筒间的距离;L为相邻两对辊筒间的轴距;D为辊筒直径,3为机架,4为滑块,v为辊筒的线速度,P为压力。各对辊筒之间的间距满足以下关系h1≥h2≥…hn权利要求1.一种用毛竹制造胶合板的工艺方法,毛竹的展开工艺流程包括截断、去外节、剖分、去内节、软化、展开、刨削加工、干燥定形等工序,其特征是a.水煮处理后的竹材放入以热空气为介质的高温软化箱中加温软化,然后直接送入两块平板中一次加压展开,取消了蜡煮软化工序;b.经加压展开后的竹材送入由上下成对的若干对辊筒中辊压成形,使竹材的每一个局部和全部展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CNZL87100368的改进工艺,采用以水煮-高温软化-平板展平-辊压处理为核心的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由于取消了蜡煮工序,消除了生产现场的石蜡蒸汽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竹片残留石蜡对胶合强度的影响。高温软化以空气为介质,温度调节范围宽、便于采用较高的软化温度,且可采取多种热源方式加热。采用辊压展平的方法对竹片进行处理,可取消平板展开的保压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展平效果更理想。文档编号B27K9/00GK1060250SQ9110820公开日1992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齐生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毛竹制造胶合板的工艺方法,毛竹的展开工艺流程包括:截断、去外节、剖分、去内节、软化、展开、刨削加工、干燥定形等工序,其特征是:a.水煮处理后的竹材放入以热空气为介质的高温软化箱中加温软化,然后直接送入两块平板中一次加压展开,取消了 蜡煮软化工序;b.经加压展开后的竹材送入由上下成对的若干对辊筒中辊压成形,使竹材的每一个局部和全部展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