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梦麟专利>正文

一种葵花秆去外表皮及髓芯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92972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类似木材材料的加工,特别适用于植物秸秆去外表皮、去髓芯的工艺及其装置。提出一种有效的清除葵花秆外表皮、髓芯的方法及设备,也就是说提供一种生产人造板或人造材的非木质原料。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平台、电机、传动系统和两个上、下进料压辊和去外表皮辊、去髓芯辊构成,电机通过传动系统变速驱动上、下压辊和去外表皮辊、去髓芯辊转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类似木材材料的加工,特别适用于植物秸秆去外表皮、去髓芯的工艺及其实现该工艺的装置。传统的木材加工综合利用,一般是将木材用机械的方法破碎成碎料或木质纤维,经传统的铺装、热压工艺后形成众所周知的刨花板、纤维板。专利技术人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研究植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提出为什么一定要将长纤维材料破坏成短纤维材料,如碎料或木纤维,而不直接利用长纤维材料生产人造板或结构材的观点,于是专利技术人经六余年苦心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实现了利用葵花秆生产结构材,并在1991年申请专利技术专利“葵花秆制层压材的方法”(专利号91103826。4)。从该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可以很容易地注意到,为了提高葵花秆之间的粘合强度,必须将葵花秆的外表皮及髓芯清除干净,这是利用长纤维原材料--整葵花秆生产人造板或人造材的关键所在。如何更好的解决将葵花秆的外表皮及髓芯清除干净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葵花秆的相对完整性,这直接关系到葵花秆制层压材的质量及生产效率,以及涉及到进一步利用葵花秆原料开发其它类型人造木材产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根据以上所述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请除葵花秆外表皮、髓芯的方法,以便能够提供一种良好的生产人造板或人造结构材的非木材原料。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实现有效的清除葵花秆外表皮、髓芯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葵花秆去外表皮及髓芯的方法是指将截去根部及头部的葵花秆,将其沿纵向剖开,形成断面为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的长条状,之后进行辊压碾平,再之后进行双面磨削或刨削或滚刷去掉外表皮及髓芯,形成双面近似白色的片状长条状木质纤维层。所述的进行辊压碾平,之后进行双面磨削或刨削或滚刷的设备主要由支架(19)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平台(18)、电机(17)、传动系统和包括沿平台上下固定的至少两个相对进料压辊(5)(8)和至少一个去外表皮辊(9)和至少一个去髓芯辊(12),电动机通过传动系统变速驱动上、下进料压辊及去外表皮辊和去髓芯辊转动。所述的去外表皮辊(9),最好采用钢丝刷辊(用普通的钢丝刷作成滚筒状),还可以是砂轮辊或装有刨刀的其它去外表皮辊轮(近似于木工机床平刨的刨刀),所述的去髓芯辊(12)是指钢丝刷辊或棘轮。所述的支架平台在与去外表皮棍、去髓芯辊的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导向压板(10)(11),所述的进料压辊的轴承座上最好设有压力弹簧(16),当然也可以直接调好间距0.5mm~3mm时不设压力弹簧。去外表皮辊的转向与进料压辊的转向即可同向也可反向。去外表皮辊和去髓芯辊的转动方向即可同向也可反向。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清除葵花秆外表皮、髓芯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装置,为利用葵花秆开发人造木材产品提供了广阔、良好的原料。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示意图之一;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示意图之二;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产品去髓芯层形态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法产品去外表层形态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工艺流程框图;附图6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方式设备主视图;附图7为附图6左视图;附图8为附图6俯视图;附图9为附图6A-A剖视图;附图10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另一种方式设备主视图;附图11为附图10后视图;附图12为附图10俯视图;附图13为附图10左视图;附图14为实现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又一种方式设备主视图;附图15为附图14后视图;附图16为附图14俯视图;附图17为附图14左视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5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葵花秆去外表皮及髓芯的方法是指将截去根部(1)及头部(3)的葵花秆(2),将其沿纵向剖开,形成断面为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4)的长条状(7),上述加工方法可以采用园锯或类似的机具很容易实现。之后,如图2示,用压辊(5)(8)进行辊压碾平,再形成片状(6)之后进行双面刷削去掉外表皮及髓芯,留下双面近似发白的长条状木质纤维部。附图3显示了被辊压碾平后的片状葵花秆的滚刷掉髓芯处(21)与未滚刷掉髓芯处(20)之对比,附图4显示了被辊压碾平后的片状葵花秆滚刷掉外表皮处(23)与未滚刷掉外表皮处(22)之对比。如附图6、7、8、9所示的实现上述方法的设备是指用于对剖半后的葵花秆(7)进行辊压碾平,并同时进行双面刷削的设备。其主要由支架(19)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平台(18)、电动机(17)、传动变速系统(如附图8、9示)和包括沿平台上下固定的两进料压辊(5)(8)和去外表皮辊(9)、去髓芯辊(12),在与去外表皮棍、去髓芯辊的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导向压板(10)(11),导向压板用螺栓(13)固定在支架上,在螺栓上设有压力弹簧(14)。电动机(17)通过传动系统变速驱动上、下进料压辊(5)(8)及去外表皮辊(9)和去髓芯辊(12)转动,本实施例所述的进料压辊(5)和去髓芯辊(12)转动方向相同,进料压辊(8)和去外表皮辊(9)的转动方向相同,进料压辊(5)和(8)的转动方向相反。变速传动系统可根据需要的转速、转向(在下面的论述中将说明转向、转速的界定方法)通过常规机械技术实现,如可以采用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或其组合形式的传动方式。进料压辊(5)的轴承座(15)上最好设有压力弹簧(16),当然也可以直接调好间距0.5mm~3mm时不设压力弹簧,其功能主要是对葵花秆进行辊压碾平,并送料,可选择直径φ100~φ400mm、长度200~1000mm、线速度10m/min~180m/min;去髓芯的钢丝刷辊可选择直径φ100~φ300mm、长度200~1000mm、线速度10m/min~2700m/min;去外表皮的钢丝刷辊可选择直径φ80~φ300mm、长度200~1000mm、线速度100m/min~3000m/min。很显然,进料压辊即有进料的功能,还有碾平之功能,进料压辊的直径、长度、转速并不特定,可根据生产量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从理论上讲,压辊的直径大一点比较容易进料,两个上、下进料压辊(5)(8)最好均采用主动轮,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个主动轮,这为一般技术人员所容易理解。去外表皮辊(9)可采用钢丝刷辊或砂轮辊或装有刨刀的辊轮,去髓芯辊(12)可采用钢丝刷辊或棘轮,但最好(9)(12)均用钢丝刷辊,效果比较好。钢丝刷辊的钢丝选择,一般为直径φ0.1~0.8mm,长度30~100mm,排列的越密越好。本实施例对进料压辊(5)(8)为直径(φ200mm、长度400mm、线速度63m/min,转速约100r/min;去髓芯的钢丝刷辊为直径φ200mm、长度400mm、线速度950m/min,转速约1450r/min;去外表皮的钢丝刷辊为直径200mm、长度400mm、线速度1790m/min,转速约2850r/min。显然,去髓芯的钢丝刷辊和去外表皮的钢丝刷辊位置可以更换,但一般在连续化生产过程中,将葵花秆剖半后,直接进入进料压辊,此时髓芯部面向上,所以一般情况是将去髓芯的钢丝刷辊设置在平台的上方,去外表皮的钢丝刷辊设置在平台的下方。关于去外表皮辊、去髓芯辊的直径、长度、线速度的选择并不严格特定,但阅者应当注意到两个上、下进料压辊(5)(8)和去外表皮的钢丝刷辊(9)、去髓芯的钢丝刷辊(12)的线速度差异,一般情况下,进料压辊(8)和去外表皮的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葵花秆去外表皮及髓芯的方法及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葵花秆去外表皮及髓芯的方法是指将截去根部及头部的葵花秆段,将其沿纵向剖开,形成断面为半圆形或近似半圆形的长条状,之后进行辊压碾平,再之后进行双面磨削或蚀削或滚刷去掉外表皮及髓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梦麟
申请(专利权)人:段梦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