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和装置,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秸秆茎叶之间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差异较大,混合利用会降低产品性能或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采收后的秸秆成批去除梢头,铺成单层压扁,再经碾搓使叶从茎秆上剥离,最后通过梳刷和气流清选结合的方法实现秸秆茎叶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进料机构、一对压辊、两对剥叶辊、清理机构、出料机构、驱动机构以及机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于玉米、高粱秸秆的茎叶分离,工艺简单,成本低,便于规模化连续作业。由于利用了秸秆可压扁而不影响其后续加工利用,甚至有利于后续加工利用的特点,使得秸秆茎叶分离率高,为秸秆资源工业化利用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适于玉米、高粱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 和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可产生秸秆7亿多吨。近年来,秸秆就地焚烧日趋严重,产生的 烟雾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随着全球能源和环保问题的紧迫性加剧,对农作物 秸秆这一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 可再生的秸秆资源应用途径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大。秸秆可代替木材造纸、 生产纤维板、复合板、轻体墙、复合门窗、隔热板、包装托盘,也可代替泡沬 塑料生产一次性餐具、包装缓冲板等。秸秆汽化、秸秆饲料等技术也在不断普 及。所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目前已成为一大产业。但是,研究表明,秸秆的 茎和叶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差异较大,混合利用会降低产品的性能或质量。 因此,在生产中,秸秆的茎叶往往必须分离,分别利用。目前,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秸秆特别是玉米、高粱等秸秆茎叶分 离方法和装置。有人曾借鉴甘蔗去叶的方法用冲击法对玉米秸秆进行茎叶分离 试验研究。其法是借鉴甘蔗去叶方法,利用钢丝绳等物代替甘蔗去叶机中的胶 指对玉米秸秆高速打击。结果表明该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去叶率受秸秆含水 率和抗冲击能力影响较大, 一次分离率较低(小于80%)。且钢丝绳使用寿命比 较短,分离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高粱等 秸秆高效分离方法和装置。其思路是利用秸秆在加工利用中可压扁而不影响后 续加工利用,甚至有利于后续加工利用的特点,采用压扁碾搓法进行茎叶分离。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是一种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 去除秸秆梢头10 80cm;(2) 将去除梢头后的单根或多根秸秆单层铺平并相互保持10 50cm的间 距,沿秸秆长度方向将秸秆送入一对对辊压扁,使秸秆叶绝大多数分布在秸秆 压扁后形成的两个平面上;(3) 将压扁的秸秆送入一对或数对具有一定线速度差的对辊,对辊在秸秆 压扁后形成的两个平面上沿秸秆长度方向施加的碾搓、搓擦、撕裂作用力使秸 秆叶从秸秆茎上剥离;(4) 利用刷辊的梳刷作用和气流清选共同作用使秸秆茎叶分离。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实现所述的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的装置,它包 括进料槽、下压辊、机架、电机、出料槽、风机、—风选装置、剥叶辊IV、剥叶辊n、剥叶辊m、剥叶辊i、上压辊、理料辊。所述的上压辊和下压辊上下对 称安装在机架上的压辊支座上,所述的剥叶辊iv和剥叶辊n、剥叶辊in和剥叶 辊i分别对称安装在机架上的两个剥叶辊支座上,剥叶辊iv与剥叶辊in和剥叶 辊ii与剥叶辊i之间分别用下剥叶带和上剥叶带连接;所述的电机安装在机架的安装台上,通过三角带与安装在机架上的安装板 上的三角带轮连接,三角带轮的同轴链轮通过链条i与剥叶辊i链轮、上压辊 链轮和下压辊链轮i连接,上压辊链轮带动上压辊顺时针方向旋转,下压辊链轮I带动下压辊逆时针方向旋转;下压辊链轮I通过下压辊轴与下压辊链轮II连接,下压辊链轮II通过链条 II与剥叶辊链轮III连接;所述的进料槽安装在下压辊中间前方的机架右上端,在进料槽的上边靠近 压辊处设有理料辊;所述的出料槽安装在剥叶辊中间前方的机架左上端,在出料槽的上面设有 刷辊,刷辊上边正对着风选装置的出风口,风选装置的入风口与安装在架机上 的风机座上的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在刷辊下面设有叶出料口,出料槽的左端与 茎秆接料板连接。所述的两个压辊与两对剥叶辊(剥叶辊i与剥叶辊in及剥叶辊n与剥叶辊IV)的长度相同,并且两个压辊轴中心线与两对剥叶辊轴中心线在一个水平面 上。所述的上压辊和下压辊的线速度相同。所述的剥叶辊i和剥叶辊n的线速度相同,剥叶辊m和剥叶辊iv的线速度 相同。所述的剥叶辊i和剥叶辊ii的线速度大于剥叶辊m和剥叶辊iv的线速度,剥叶辊III和剥叶辊IV的线速度略大于上压辊和下压辊的线速度。所述的刷辊是一个表面固定有多根具有一定刚度的钢丝的滚筒。所述的理料辊是在一根轴上等距固定有多个轮子,轮间距为10 50mm。所述的上剥叶带和下剥叶带采用帆布输送带。所述的剥叶辊支座II上还置有一对可调节剥叶辊前后距离的剥叶带张紧装电机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三角带把动力传给三角带轮,三角带轮顺时针方 向旋转再把动力通过链条I依次传递给剥叶辊I链轮、上压辊链轮和下压辊链 轮。剥叶辊I链轮带动剥叶辊I顺时针方向旋转。上压辊链轮带动上压辊顺时 针方向旋转。下压辊链轮I带动下压辊逆时针方向旋转。下压辊链轮i通过下压辊轴把动力传给下压辊链轮n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下压辊链轮ii通过链条n带动剥叶辊ni链轮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剥叶辊i通过上剥叶带带动剥叶辊n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剥叶辊ni通过下 剥叶带带动剥叶辊iv作逆时针方向旋转。本专利技术中秸秆茎叶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手工将去梢头后的秸秆平铺在进料槽中,并轻推使其接触到理料辊,在理 料辊的作用下秸秆被分隔成单层并保持一定的间距。随后,秸秆被理料辊送入 一对压辊压扁,使秸秆叶绝大部分分布在秸秆压扁后形成的两个平面上。接着 秸秆在压辊的向前推送力作用下,相继被送入两对剥叶辊。由于剥叶辊i与剥 叶辊ni之间,以及剥叶辊n与剥叶辊iv均存在线速度差,由此可在秸秆压扁后 形成的两个平面上沿秸秆长度方向产生一定的碾搓、搓擦和撕裂作用,使秸秆 叶从秸秆茎上剥离。最后,秸秆在通过出料槽时,刷辊对秸秆进行梳刷,使缠 绕在茎秆上的叶脱离茎秆,同时,在风机和风选装置的配合下,使分离后的叶 子落入到叶出料口中,而茎秆继续前进,沿茎秆接料板滑下,最终实现秸秆茎 叶分离。本专利技术同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① 一次分离率高。由于利用了秸秆可压扁而不影响其后续加工利用,甚至 有利于后续加工利用的特点,使得秸秆茎叶一次分离率很高。 ② 适用范围广。本专利技术适于各种品种的玉米、高梁等采收后不同含水率的 秸秆的茎叶分离。③ 工艺简单,分离成本低,便于规模化连续作业。④ 为秸秆的后续加工利用带来便利。如压扁后有利于后续的干燥、粉碎等 作业。附图说明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秸秆茎叶分离方法和装置。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茎叶分离方法的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茎叶分离装置主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茎叶分离装置主视图A-A剖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秸秆茎叶分离装置理料辊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表1原料4f安装台10b叶出料口2进料槽4e安装板11风机3下压辊4g风机座lla刷辊3a下压辊轴5链条I12风选装置3b下压辊链轮I6链轮13剥叶辊IV3c下压辊链轮II7三角带轮14剥叶辊n4机架8三角带15上剥叶带4a压辊支座9 电机15a下剥叶带4b剥叶辊支座I10 出料槽16剥叶辊m4c剥叶辊支座II10a茎秆接料板16b剥叶辊III链轮 17剥叶辊I 19上压辊 22剥叶带张紧装置17b剥叶辊I链轮 19b上压辊链轮18链条II 21理料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秸秆茎叶分离的装置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它包括进料槽2、下压辊3、机架4、电机9、出料槽io、风机ii、风选装置i2、剥叶辊iv、剥叶辊n、剥叶辊ni、剥叶辊I 、上压辊19、理料辊21组成,所述的上压辊19和下压辊3上下对称安装在机架4的装板4a上,所述的剥叶辊w和剥叶辊n、剥叶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茎叶分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1)去除秸秆梢头10~80cm;(2)将去除梢头后的单根或多根秸秆单层铺平并相互保持10~50cm的间距,沿秸秆长度方向将秸秆送入一对对辊压扁,使秸秆叶绝大多数分布在秸秆 压扁后形成的两个平面上;(3)将压扁的秸秆送入一对或数对具有一定线速度差的对辊,对辊在秸秆压扁后形成的两个平面上沿秸秆长度方向施加的碾搓、搓擦、撕裂作用力使秸秆叶从秸秆茎上剥离;(4)利用刷辊的梳刷作用和气流清选共同作用使秸 秆茎叶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华,郭文川,郭康权,党小选,刘永利,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