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色剂瓶、补给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75723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24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良好地执行调色剂补给的调色剂瓶、补给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闸门(74)覆盖形成于主体的外周面的补给口(73)。一对引导部(79)在沿着主体的外周面的外周方向上引导闸门(74)。锁定机构(76)以使补给口(73)成为闭锁状态的方式固定闸门(74)。锁定机构(76)的突起部(77)能够与形成于主体的外周面的凹部(78)卡合。突起部(77)在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从凹部(78)脱离,由此锁定机构(76)进行的固定被解除。另外,突起部(77)、凹部(78)、补给口(73)分别沿位于一对引导部(79)之间的假想曲线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色剂瓶、补给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色剂瓶、补给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通过用容器闸门覆盖开口,来封闭调色剂补给容器内的调色剂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另外,以往还公知有利用伴随引导部件设置的卡合部来锁定容器闸门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并且,以往还公知有沿调色剂瓶的旋转轴移动的闸门部件(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3082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02133公报此处,在专利文献1的调色剂补给容器中,引导部件设于容器闸门的两端,并使容器闸门在调色剂补给容器的外周方向移动。另外,如上所述,伴随各引导部件设置有用于锁定容器闸门的卡合部。这样,利用各卡合部锁定容器闸门的两端。其结果是,产生由于引导部件、卡合部以及容器闸门在成形时的尺寸的偏差导致无法稳定地执行容器闸门的开闭动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良好地执行调色剂补给的调色剂瓶、补给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主体内存积调色剂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闸门,其覆盖形成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的第一补给口,并且能够在沿着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面的外周方向上移动;一对引导部,它们设于所述第一闸门的两端,并在所述外周方向上引导所述第一闸门;以及锁定机构,其以使所述第一补给口成为封闭状态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闸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设于所述第一闸门,并能够与形成于所述外周面的凹部卡合,所述突起部在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从所述凹部脱离,由此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固定被解除,并且所述突起部、所述凹部以及所述第一补给口分别沿着位于所述一对引导部之间的假想曲线配置。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调色剂瓶,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主体的形状为圆筒状。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调色剂瓶,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闸门在上述主体的外周方向的长度比上述主体的外周长度短。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瓶,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利用上述锁定机构固定上述第一闸门的情况下,上述突起部的固定端设于隔着上述凹部与上述第一补给口相反一侧的位置。另外,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调色剂瓶,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突起部以悬臂梁状设置于上述第一闸门。另外,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是用于将调色剂补给至显影部的补给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技术方案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瓶;副漏斗,其暂时存积从上述调色剂瓶被供给的上述调色剂,并且将上述调色剂供给至上述显影部,上述副漏斗包括:支承部,其支承上述调色剂瓶;存积部,其存积从上述支承部所支承的上述调色剂瓶经由第二补给口被供给的上述调色剂;以及第二闸门,其覆盖形成于上述存积部的上述第二补给口,使上述调色剂瓶以被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状态相对于上述副漏斗相对转动,由此上述第一补给口以及上述第二补给口成为开放状态,形成经由上述第一补给口以及上述第二补给口的上述调色剂的供给路径。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补给单元,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密封部,该密封部以包围上述第一补给口的周围的方式设于上述主体,在利用上述支承部支承上述调色剂瓶的情况下,上述第一闸门抵接于设于上述存积部的上部的抵接部,在上述第一补给口以及上述第二补给口成为开放状态的情况下,上述密封部覆盖上述第一闸门与上述抵接部接触的接触部。另外,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补给单元,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凹部对应的形状并使上述凹部露出的切口形成于上述密封部。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补给单元,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闸门在上述接触部附近的厚度随着从上述接触部沿上述主体的上述外周方向远离而变大。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补给单元,技术方案10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抵接部在上述接触部附近的厚度随着从上述接触部沿上述主体的径向远离而变大。另外,根据技术方案6~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补给单元,技术方案11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上述副漏斗还包括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上述突起部向上述主体侧施力。另外,技术方案12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备:技术方案6~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补给单元;图像载体;以及使上述图像载体上的静电潜影显影的上述显影部。在技术方案1~1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锁定机构以及一对引导部是不同的部件。另外,突起部、凹部以及补给口分别沿着位于一对引导部之间的假想曲线配置。即,不利用同一部件执行第一闸门的固定和第一闸门的引导动作。由此,能够确保第一闸门的开闭动作的稳定性。因此,在更换调色剂瓶时,能够有效地防止调色剂从第一补给口漏出。特别是,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第一闸门仅覆盖主体在外周方向的一部分,就能够防止调色剂漏出。因此,能够降低第一闸门的制造成本。特别是,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在利用锁定机构固定第一闸门的情况下,突起部的固定端设于隔着凹部与第一补给口相反一侧的位置。因此,在利用锁定机构固定第一闸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调色剂从第一补给口漏出的情况。特别是,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在第一补给口以及第二补给口成为开放状态的情况下,密封部覆盖第一闸门与抵接部接触的接触部。因此,能够防止从调色剂瓶被供给的调色剂进入接触部附近的间隙。特别是,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由于来自第一闸门的摩擦力引起密封部的端部打卷的情况。另外,根据技术方案10所述的专利技术,能够防止由于来自抵接部的摩擦力引起密封部的端部打卷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补给单元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后立体图。图3是调色剂瓶驱动部的传动系统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调色剂瓶以及副漏斗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立体图。图5是表示调色剂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侧剖视图。图6是表示调色剂瓶的闸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表示调色剂瓶的闸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是表示调色剂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调色剂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密封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密封部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2是表示锁定机构附近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10…打印机部;13…感光体鼓(图像载体);17…显影部;30…供纸部;40…定影部;50…排纸部;60…调色剂瓶驱动部;70(70Y、70M、70C、70K)…调色剂瓶;70a…主体;71(71Y、71M、71C、71K)…收容部;72(72Y、72M、72C、72K)…盖部;73(73Y、73M、73C、73K)…补给口(第一补给口);74(74Y、74M、74C、74K)…闸门(第一闸门);76(76Y、76M、76C、76K)…锁定机构;77(77Y、77M、77C、77K)…突起部;78(78Y、78M、78C、78K)…凹部;79(79Y、79M、79C、79K)…一对引导部;80(80Y、80M、80C、80K)…副漏斗;81(81Y、81M、81C、81K)…支承部;82(82Y、82M、82C、82K)…存积部;83(83Y、83M、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调色剂瓶、补给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色剂瓶,其能够在主体内存积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具备:(a)第一闸门,其覆盖形成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的第一补给口,并且能够在沿着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面的外周方向上移动;(b)一对引导部,它们设于所述第一闸门的两端,并在所述外周方向上引导所述第一闸门;以及(c)锁定机构,其以使所述第一补给口成为封闭状态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闸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c?1)突起部,该突起部设于所述第一闸门,并能够与形成于所述外周面的凹部卡合,所述突起部在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从所述凹部脱离,由此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固定被解除,并且所述突起部、所述凹部以及所述第一补给口分别沿着位于所述一对引导部之间的假想曲线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4.02 JP 2012-0838131.一种调色剂瓶,其能够在主体内存积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具备:(a)第一闸门,其覆盖形成于所述主体的外周面的第一补给口,并且能够在沿着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面的外周方向上移动;(b)一对引导部,它们设于所述第一闸门的两端,并在所述外周方向上引导所述第一闸门;以及(c)锁定机构,其以使所述第一补给口成为封闭状态的方式固定所述第一闸门,所述锁定机构包括:(c-1)突起部,该突起部设于所述第一闸门,并能够与形成于所述外周面的凹部卡合,所述凹部与所述一对引导部是不同的部件,所述突起部在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从所述凹部脱离,由此所述锁定机构进行的固定被解除,并且所述突起部、所述凹部以及所述第一补给口分别沿着位于所述一对引导部之间的假想曲线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形状为圆筒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门在所述主体的外周方向的长度比所述主体的外周长度短。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在利用所述锁定机构固定所述第一闸门的情况下,所述突起部的固定端设于隔着所述凹部与所述第一补给口相反一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以悬臂梁状设置于所述第一闸门。6.一种补给单元,其将调色剂补给至显影部,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色剂瓶;以及副漏斗,其暂时存积从所述调色剂瓶被供给的所述调色剂,并且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英词浅井贤吾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