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26276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10-17 01:11
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包括,安装座组件,与尾箱盖连接的支耳铰接在安装座组件上;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的定子固定在安装座组件上,其芯轴的转动轴线与支耳相对于安装座组件的转动轴线重合;摆动连杆,该摆动连杆的上端与角度传感器的芯轴同步联接,下端与支耳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角度传感器准确的读取尾箱盖的翻转角度,依据实时测得的角度值与扭杆弹簧设计的要求进行比对,实现对扭杆弹簧性能的检测以及校对,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测量尾箱盖翻转角度时,不会增加尾箱盖的重量,提高了其角度测量的精确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
技术介绍
轿车尾箱盖的扭杆弹簧是保证轿车尾箱盖能够按照设计的运行轨迹翻转的关键部件,其安装在轿车尾箱和尾箱盖之间,用于在翻转时对尾箱盖提供弹性应力,使尾箱盖能够按照需要翻转或扣合。现阶段,扭杆弹簧按照设计要求加工完成后,即送至整车装配线进行整车的装配,也就是说,现有的轿车生产厂家在装配前,仅对外形尺寸进行检测,未对扭杆弹簧的性能做全面的检测;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使扭杆弹簧的实际性能通常与设计性能存在差异,也就导致尾箱盖安装完成后,不能按照设计要求工作,影响了轿车的性能。随着人们对车辆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扭杆弹簧的生产厂家及整车生产厂家开始利用疲劳试验的方式检测扭杆弹簧的性能,其通常是将扭杆弹簧置于一个与整车装配要求相同的环境下,不断的翻转与扭杆弹簧配装的尾箱盖。参见图1所示,扭杆弹簧100安装在铰链板101上,然后由支耳102联接尾箱盖103,尾箱盖103的正常打开过程为,尾箱盖103从A0关闭状态经自由弹起段A1、平衡区间A2,直到完全开启状态B,其中,在自由弹起段A1的过程中,扭杆弹簧100提供使支耳102向上转动的弹性应力,在平衡区间A2的任何一个位置,尾箱盖103均是平衡状态,即扭杆弹簧100提供的弹性应力与尾箱盖103及支耳102的重力相等,使尾箱盖103能够静止于平衡区间A2的任何一个位置,在尾箱盖103转动到平衡区间A2的上部最大角度位置时,扭杆弹簧100提供一个使支耳102继续向上转动的弹性应力,直到尾箱盖103停留在完全开启状态B。在尾箱盖103关闭时,下压外力F0直接使尾箱盖103扣合呈关闭状态A0。以上为正常尾箱盖103完成的动作,其能够正常的完成以上动作完全基于扭杆弹簧100在相应状态提供相应的弹性应力来实现的。因此,参照以上实际使用的过程,来判断扭杆弹簧100的性能。在疲劳试验过程中,要验证扭杆弹簧的性能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就需要针对上述的弹起段A1、平衡区间A2转动末端的角度及完全开启状态B的角度进行检测,现有的方式是利用角度测量仪量取上述角度,或者在尾箱盖103上吸附一个角度测量器量取尾箱盖103的翻转角度,前者的测量方式较为复杂,后者由于在增加了尾箱盖103的重量,改变了扭杆弹簧实际工作的环境,影响扭杆弹簧性能检测、校对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其能够简化尾箱盖翻转角度的检测过程,并且保证扭杆弹簧疲劳试验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包括,安装座组件,与尾箱盖连接的支耳铰接在安装座组件上;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的定子固定在安装座组件上,其芯轴的转动轴线与支耳相对于安装座组件的转动轴线重合;摆动连杆,该摆动连杆的上端与角度传感器的芯轴同步联接,下端与支耳联接。该角度测量机构还包括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一连杆部以及固定于连杆部一端的一夹持部,连杆部的轴线与角度传感器芯轴的转动轴线平行且相互错开,且连杆部穿接在摆动连杆的下端部,夹持部则夹持固定在支耳上。安装座组件包括支撑座,固定在支撑座侧面的支撑块,固定在支撑块上的连接座以及固定在支撑块上的连接板,支耳铰接在连接板上,角度传感器的定子固定在连接座上,支撑块上枢接有一连接轴,该连接轴的一端与角度传感器的芯轴同步联接,另一端与摆动连杆的上端同步联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角度传感器准确的读取尾箱盖的翻转角度,依据实时测得的角度值与扭杆弹簧设计的要求进行比对,实现对扭杆弹簧性能的检测以及校对,同时,本技术在测量尾箱盖翻转角度时,不会增加尾箱盖的重量,提高了其角度测量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轿车尾箱盖使用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角度测量机构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角度测量机构的剖视图;其中:102、支耳;21、支撑座;22、支撑块;23、连接座;24、连接板;30、角度传感器;31、芯轴;40、连接轴;41、轴承;50、摆动连杆;60、连接件;61、连杆部;62、夹持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2、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其包括,安装座组件,角度传感器30、摆动连杆50,安装座组件包括支撑座21、支撑块22、连接座23以及连接板24,支撑块22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1上部内侧面,连接座23和连接板24均固定于支撑块22的底面,并且连接板24位于连接座23的内侧,与尾箱盖固定连接的支耳102的后端部铰接在连接板24上,角度传感器30的定子(即角度传感器30的外壳)固定在连接座23上,且该角度传感器30的芯轴31的转动轴线与支耳102相对于连接板24的转动轴线重合。连接座23内部通过轴承41枢接有一连接轴40,该连接轴40的转动轴线与上述芯轴31的转动轴线重合,连接轴40的外侧端部与芯轴31同步联接,连接轴40的外侧端部则与摆动连杆50的上端部同步联接,从而使摆动连杆50可在一垂直于芯轴31转动轴线的平面内摆动,且其摆动的轴线即为芯轴31的转动轴线。摆动连杆50的下端部与支耳102联接,具体的是,上述角度测量机构还包括一连接件60,该连接件60包括一连杆部61和夹持部62,其中,连杆部61的轴线与芯轴31的转动轴线平行且相互错开,夹持部62固定于连杆部61的内侧端,连杆部61穿接在摆动连杆50的下端部预设的通孔中,夹持部62则夹持固定在支耳102上,当支耳102相对于连接板24转动时,连接件60随着支耳102转动,随即带动摆动连杆50摆动,从而使角度传感器30的芯轴31转动,最终通过角度传感器30得出支耳102的翻转角度。上述结构中,摆动连杆50摆动的角度与支耳102的翻转角度一致,其具体是由连接件60将摆动连杆50的自由端与支耳102联接,在本技术中,也可以将摆动连杆50设置成“L”形,将摆动连杆50自由端直接穿接在支耳102上,实现摆动连杆50与支耳102的同步联接,使得摆动连杆50能够随着支耳102的转动而摆动相应的角度。本技术在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角度传感器30准确的读取尾箱盖的翻转角度,依据实时测得的角度值与扭杆弹簧设计的要求进行比对,实现对扭杆弹簧性能的检测以及校对,同时,本技术在测量尾箱盖翻转角度时,不会增加尾箱盖的重量,提高了其角度测量的精确度。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组件,与尾箱盖连接的支耳铰接在安装座组件上;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的定子固定在安装座组件上,其芯轴的转动轴线与支耳相对于安装座组件的转动轴线重合;摆动连杆,该摆动连杆的上端与角度传感器的芯轴同步联接,下端与支耳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组件,与尾箱盖连接的支耳铰接在安装座组件上;
角度传感器,该角度传感器的定子固定在安装座组件上,其芯轴的转动轴线与支耳相对于安装座组件的转动轴线重合;
摆动连杆,该摆动连杆的上端与角度传感器的芯轴同步联接,下端与支耳联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尾箱盖扭杆弹簧疲劳试验装置的角度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角度测量机构还包括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一连杆部以及固定于连杆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树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德汽车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