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辉明专利>正文

铣板机的压料与进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581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铣板机的压料与进料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机台与至少一第一压料装置等所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机台内设有一输送带,于该输送带前、后端上方横设有多个组平行延伸的压挚滚轮,而于二组压挚滚轮之间则设有多个交错排列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第一压料装置是设置于输送带的前端,其是由一弹性片与固定于其上方一适当间距的一上支撑板组成,该弹性片的一侧是设成多个平行并列且向下斜伸的中间分叉部,并以各中间分叉部分别衔接一延伸压片延伸至铣刀旁侧,使各延伸压片于延伸端部设有一水平延伸的压挚部,且各压挚部于临输送带运行的方向设有一斜向延伸的导斜面,而各延伸压片依排列的位置而有长短的差异,可使各压挚部端缘保持与铣刀最接近的位置,而各中间分叉部与该上支撑板间设有一弹性组件,以使各延伸压片可分别保持一弹性下压力,藉由各延伸压片的导斜面可导引板材至压挚部下方受压,而各延伸压片分离且独立的弹性下压力,可适应不同的板材弹翘扭曲程度以保持均匀的压力,以使板材于最平整的状态进刀切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铣板机的压料与进料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于待切削板材铣切进刀前确实予以压挚,以避免板材弹翘而造成铣切尺寸精度的偏差,且可有效导引该板材,以防止旋转的刀具切削时带动板材转动的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铣板机的相关压料装置,如图1及图1A所示,其是于机台4的输送带41前、后端上方横设有多个组平行延伸的压挚滚轮42,而于二组压挚滚轮42间则设有多个交错排列的铣刀43,利用前侧的压挚滚轮42将由输送带41送入的板材31予以适当压挚,以便于向后输送供铣刀43切削加工,而切削加工后的板材31,则再由后方的压挚滚轮42向外送出;然而,此种结构其由于各压挚滚轮42与铣刀43间具有一较长的距离,当板材31本身是呈扭曲、弹翘等变形状态时,其经由压挚滚轮42压挚送出而欲由铣刀43进刀加工时,其端部仍会有翘曲的情形,致使其加工精度无法掌握,严重者,甚至会使加工工件报废。再者,传统机台4于输送带41旁侧是呈一平整的台面,其输送带41二侧并无任何支撑,板材31于该输送带41上移动仅是靠压挚滚轮42与输送带41间的压迫而有部份夹持的效果,当长度较短的板材31于铣切时,其通过压挚滚轮42后是处于无压挚状态,因此其与铣刀43的摩擦力会使板材31随之旋转,形成加工上的困扰及安全上的顾虑。有鉴于常见铣板机的相关压、送料机构有上述缺点,专利技术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之道,终于有本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铣板机的压料与进料结构,其主要是至少于输送带前端设有多个平行并列且向下斜伸的延伸压片分别延伸至铣刀旁侧,使各延伸压片于延伸端部以一斜向延伸的导斜面衔接一压挚部,且各延伸压片依排列的位置而有长短的差异,可配合上述各压挚部边缘设成适当的弧缘,以使各压挚部端缘保持与铣刀最接近的位置,而各延伸压片并具有一独立的弹性装置,可使各延伸压片分别保持一弹性下压力,藉由各延伸压片的导斜面可将送入的板材导引至压挚部下方受压挚,而各延伸压片分离且独立的弹性下压力,可适应不同的板材弹翘扭曲程度而保持均匀的压力,以使板材于最平整的状态进刀切削,以避免因板材端部翘曲而影响加工精度的情形,此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依本技术此种铣板机的压料与进料结构,其机台于输送带的二旁侧设有适当凸起的长条状侧导杆,利用该侧导杆于板材旁侧形成导引、挡止,可使待加工的板材于切削加工与铣刀产生摩擦时,不会随铣刀旋转而产生转动情形,避免形成送料的困扰,此为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至于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常见铣板机的外观结构说明图。图1A是常见铣板机的相关压料机构侧视平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压料装置的构造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压料装置的组合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各部结构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各压料装置的俯侧视平面图。图6B是本技术各压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C是本技术各压料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A所示,其为常见铣板机的相关压、送料机构,其主要构成以及其缺点,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外观图,由其参照第图3、图4的第一压料装置构造分解及组合外观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技术主要是于机台1的输送带11二旁侧设有适当凸起的长条状侧导杆13,并于输送带11的前、后二端上方横设有多个组平行延伸的压挚滚轮12,而于二组压挚滚轮12上方设有至少一驱动马达14,以驱动多个交错排列的铣刀15,而输送带11前、后二端上方另分设有一第一压料装置2与一第二压料装置2a,其中该第一压料装置2是由一弹性片21、一中间支架22、一上支撑板23及多个延伸压片24组成,该弹性片21是略呈一L断面,其一侧是为相互连结的结合部211,另一侧则是设成多个分叉且平行并列的中间分叉部212及二侧同形状的定位部213,各定位部213是以多个支撑件2131支撑于定位,各中间分叉部212的中段设有一螺孔2121,且其延伸端部是呈向下斜伸的斜伸部2122,中间支架22也是略呈一L断面,可与前述弹性片21相对结合成一方框形,该中间支架22于临弹性片21的各中间分叉部212部位设有一凹缩的镂空部221,于该镂空部221二侧分设有一弯折部222可供结合支撑于定位部213上,而上支撑板23的一侧设有多个并列的长孔231,以该上支撑板23固定于中间支架22上方,使各长孔231凸出于中间支架22边缘而与各中间分叉部212的螺孔2121相对应,以多个调整螺栓232分别贯穿长孔231并穿套一弹性组件233(如圈状弹簧)后,再螺合并穿过中间分叉部212的螺孔2121,最后以一螺帽234螺合,利用弹性组件233的抵顶,可使各中间分叉部212保持一适当的下压弹性力,而旋转调整螺栓232伸入螺孔2121的深度,则可改变弹性组件233的紧度,以调整其弹力,延伸压片24的一端侧是呈一斜翘的斜伸部241,以结合于各中间分叉部212的斜伸部2122,延伸压片24的另端则以一同向斜弯的导斜面242结合一水平延伸的压挚部243,且于各压挚部243端缘设有弯曲延伸的弧缘244,使各延伸压片24并合时,其各弧缘244可连成一完整的弧形。图5是本技术各部结构的俯视平面示意图,由其参照图6A各压料装置的侧视平面图,可知第二压料装置2a是设置于输送带11的后端上方而与原第一压料装2具有约略相同的组成结构,仅该第二压料装置2a的延伸压片24上压挚部243于外侧缘(临铣刀15的一侧)设有向上斜伸的导斜面242a,而第一压料装置2、第二压料装置2a的上述各延伸压片24依其排列的位置而有长短差异,可配合各压挚部243边缘设成适当的弧缘244,以使各压挚部243端缘保持与铣刀15前、后最接近的位置。图6B、图6C是本技术压料装置的各动作示意图,由该二图所示,当板材3由输送带11前端经压挚滚轮12下方向后运送时,板材3的前缘顶侧可由经由导斜面242下滑至压挚部243下方,此时,延伸压片24连动弹性片21的中间分叉部212向上翘,并压缩弹性组件233使螺栓232上端于上支撑板23的长孔231内倾斜,同时,利用各弹性组件233的弹性,可使各弹性片21连动延伸压片24分别保持一弹性下压之力,藉由各延伸压片24分离且独立的弹性下压力,可分别适应不同的板材3表面形状弹翘扭曲变化而保持均匀的压力,以使板材3于最平整的状态受铣刀15切削,当长度较短的板材3通过延伸压片24后受铣刀15切削时,利用该输送带11旁侧的侧导杆13于板材3旁侧形成导引、挡止,可使板材3于无其它辅助压挚的状态下与铣刀15产生摩擦时,不会随铣刀15旋转而转动;而板材3经铣削加工后经输送带11向后运送,可再由导斜面242a滑入另侧第二压料装 2a的延伸压片24 伸压挚部243下方,利用该第二压料装置2a的延伸压片24下压的弹性压抵该切削后的板材3,使其易于由另侧压挚滚轮12向外送出。由上所述可知,本技术的铣板机的压料与进料结构确实具有可适应不同的板材弹翘扭曲程度而保持均匀的压力,以于最平整的状态进刀切削,且板材于切削加工与铣刀产生摩擦时,不会随铣刀旋转而转动的功效,确已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明
申请(专利权)人:孙辉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