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又景专利>正文

具有截锯功能的移动式木工带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5481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截锯功能的移动式木工带锯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顺长锯开树干的方便、两用和手工进料的卧式木工带锯机。其特征是:有一个手工进料的托木紧固装置,既能固定原木,又为原木提供了一个加工基准面;有一个升降式工作台,与托木紧固装置配合使用可将原木直接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板、方材;有一个简易便于装拆的横截锯装置,增加了作业范围;在机座下方安装一套简易的行走装置,便于转移。适用于小型制材厂、基建工地、乡村及其他木材不集中的地方。(*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顺长锯开树干的木工带锯机,特别是同时具有横截木材和锯割板材功能并能方便转移的卧式木工带锯机。现有的木工带锯机分为立式带锯机和卧式带锯机。立式木工带锯机又分为跑车木工带锯机和普通木工带锯机;卧式带锯机又分为锯剖原木的卧式带锯机和再剖用卧式带锯机。跑车木工带锯机功效高,制材精度高,但机体庞大,结构复杂,造价高,只适应大中型制材厂;普通木工带锯机用手工进料,进料时除需手、腹用力向前推进外,因原木没有基准面,故还需要用手努力控制木材在锯割过程中不致转动,此外控制板材厚度是依靠面积窄小的导板,因而劳动强度大,操作技术要求高,制材精度低;锯剖原木的卧式带锯机亦需具备进料跑车,也因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等原因很少采用;大多数的卧式带锯机只作为再剖带锯机用于大制材厂锯割板皮用,因它没有跑车,只有固定工作台及滾筒装置,所以加工板材时,只能依靠锯身升降和再剖板皮的已有平面作为基准面才能进行加工,而原木是没有基准面的,故它无法将原木直接加工成符合要求的板材。此外,上述各种木工带锯机都只能固定在木材集中的地方使用而不便于经常流动作业,而且只能用于单一的制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心低,采用手工进料,操作简易、省力、加工精度高、便于经常流动作业并具有横截木材功能的卧式木工带锯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将两锯轮置于垂直平面内,通过两锯轮的中心连线呈水平布置,即设计成卧式;支承主动锯轮的两轴承支架固定在机座上;支承从动锯轮的两轴承支架则可以在机座上适当移动,以适应一定长度范围的锯条和便于装卸、张紧锯条;从动锯轮支架上还设置有锯条张紧自动调整机构;两锯轮之间的水平工作台能沿支架垂直平面的燕尾导轨升降,便于控制各种制材厚度;厚木在加工前没有作为基准面的平面,无法在水平工作台面上推动进料,解决的办法是附加一个特制的托木紧固装置,将待锯原木放在托木紧固装置内固定,这就给原木附加了一个基准面,该基准面与水平工作台面接触,作业时用手工推动进料达到制材目的;锯条的固定导向装置(固定锯卡)设在支架垂直面的背面;活动的锯条导向装置(活动锯卡)能沿特设的导轨移动,以适应各种大小直径的木材,特设的导轨的上平面与两锯轮的上外公切面平行,导轨支座固定在机座上;在从动锯轮轴的一端安装一个输出三角带轮和一个可以方便装卸的且能绕从动锯轮轴摆动的横截锯臂,在横截锯臂的另一端通过横截锯轴安装一个输入三角带轮和圆锯片;在机座的左端有一方便装卸的供截锯时用来搁料的搁料架;机座下部装有前后行走装置,便于牵引转移到各制材点。锯机工作前先将行走装置卸下,让机座的支撑脚落地并加以固定就可工作。本技术是现有木工带锯机的一种补充形式,主要优点是锯机设计成卧式,重心低,稳定性好,制材精度高,固定简单,使用特设的托木紧固装置,使锯机能直接将原木加工成各种规格的成材;不但能制材,还能完成制材的前道工序——截料扩大了作业范围;在机座下安装有行走装置为移动提供了方便。适用于农村、基建工地及其他木材分散的地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所示。图1是本技术的整机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机座〔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从动锯轮〔16〕、从动锯轮支承与锯条张紧装置〔21〕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从动锯轮〔16〕、从动锯轮支承及锯条张紧装置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活动导锯器(活动锯卡)装置〔13〕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活动导锯器图5的C-C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升降工作台装置〔11〕的纵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升降工作台装置〔11〕图7的K向视图。图9是本技术托木紧固装置〔12〕的俯视图。图10是本技术托木紧固装置图9的D-D剖视图。图11是本技术横截锯装置〔20〕的主视图。图12是本技术横截锯装置图11的E-E局部剖视图。图13是本技术前行走装置〔23〕的主视图。图14是本技术前行走装置图13的F-F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后行走装置〔30〕的剖视图。图16是本技术后行走装置图15的A向视图。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机座〔1〕、主动锯轮〔3〕、主动锯轮支承装置〔2〕、从动锯轮〔16〕、从动锯轮支承与锯条张紧装置〔21〕、主动锯轮防护装置〔6〕、从动锯轮防护装置〔17〕、活动导锯器(活动锯卡)〔13〕、升降工作台〔11〕、托木紧固装置〔12〕、副工作台〔8〕、横截锯装置〔20〕、搁料架〔18〕、前行走装置〔23〕、后行走装置〔30〕、电机〔26〕、三角带轮〔4〕等构成,下面分别作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机座〔1〕是本技术的基础件,承装所有零部件,其基体用槽钢焊接而成,上下及两侧均焊有安装有关机件的钢板。如图2所示,上部沿纵向两边各焊有一块钢板〔33〕,两钢板中间的导槽相互平行,是为保证两个从动轮轴承支架〔44〕能相互平行移动设置的,导槽两边的通槽是为通过螺栓固定轴承支架〔44〕用的;机座下部前后两侧各焊有一块撑脚板〔35〕,每块板上有两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圆孔是联接前后行走装置上的联接板用的,方孔则用来固定锯机。锯机的固定分长期固定和临时固定,长期固定时通过埋设地脚螺栓固定;移动频繁时采用临时固定法,即用四棱锥体固定脚〔34〕通过撑脚板〔35〕上的方孔压入泥土中予以固定。四棱锥体固定脚设计有不同长度的几种规格,锯机到达制材点后,先卸下前后行走装置,让四块撑脚板接地,然后根据土质的松硬选用长度合适的四棱锥体固定脚将锯机固定。参照图1,主动锯轮〔3〕和主动锯轮支承装置〔2〕的结构型式与现有立式带锯机的下锯轮及支承装置完全相同,只是该处的两轴承支架的安装面朝下,用螺栓〔31〕固定在机座上。在主动锯轮轴的一端用键联接一个三角带轮〔4〕,通过三角带〔29〕将电机〔26〕的动力输入给主动锯轮。电机〔26〕是用螺栓固定在机座〔1〕上的,因螺栓孔为长形孔,故能调整电机的位置使三角带〔29〕的松紧适宜。如图3、图4所示,从动锯轮〔16〕的结构型式、各零件的联接及轴承的选用均与现有的立式带锯机的上锯轮部分相同,即锯轮〔16〕由轮圈〔50〕、轮毂〔51〕通过条幅螺栓〔56〕、螺母〔57〕联接而成,轮毂〔51〕与轴〔55〕采用锥度配合并用螺母〔58〕予以轴向定位,轴承〔48〕采用自动调心滾柱轴承。支承从动锯轮轴两端轴承〔48〕的轴承壳〔43〕,轴孔两端有压盖〔47〕、〔49〕;如图3所示,沿孔轴线中垂线方向的右方伸出一段导柱部分,导柱部分分为直径大小不同的两段。从动锯轮轴承支架〔44〕是一个中空的框式铸件,在顶部右方的凸台上有一缺口,在缺口两端沿水平方向有直径大小不同的两个同心孔。分别与轴承壳〔43〕上导柱部分的大小圆柱段形成孔轴间隙配合,在缺口位置的小径圆柱上套装一个压簧〔42〕,压簧的左端顶在由小径圆柱过渡到大径圆柱所形成的台肩上,右端则直接顶在缺口右方的端面上;轴承支架〔44〕的左上方是一个水平面,与轴承壳〔43〕下部的凸出平面接触,且在左端用螺栓固定一个限位块〔41〕;轴承支架的底面,沿纵向对称中心线位置开有一条槽,并在槽中用销〔45〕固定一根导键〔46〕,该导键与机座〔1〕上的钢板〔33〕上的导槽形成间隙配合;轴承支架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木工带锯机,由机座、主动锯轮装置、主动锯轮支承装置、从动锯轮装置、从动锯轮支承与锯条张紧装置、导锯器(锯卡)、工作台、防护装置、锯条、前后行走装置、电机构成,其特征在于:A、一个可以垂直升降的工作台,包括一根垂直丝杆〔100〕, 丝杆的下端与固定在机座〔1〕上的螺母支座〔102〕旋合,其上部通过安装在台肩上的推力轴承〔98〕直接支承着升降台〔94〕,顶部与其固定联接的传动件〔96〕则与安装在升降台两端的手轮〔89〕构成一条传动链,升降台一侧与支架〔101〕的一个垂直平面活动联接并使升降台面与支架〔101〕的垂直面相互垂直;B、一种至少为一个尺寸规格的手工进料用的托木紧固装置〔12〕,包括一个由纵梁〔106〕和横梁〔113〕联接组成的框架,框架的上面至少联接一对齿形相向的卡木爪〔108〕、〔110〕 C、在从动锯轮轴〔55〕的一端,联接一个带轮〔15〕和一个可以绕其摆动的横截锯臂〔62〕,在上述横截锯臂的自由端,有一个与其长向垂直并平行于从动锯轮轴〔55〕的孔,通过安装在上述孔中的横截锯油〔69〕的两端,分别装上一个带轮〔68〕和圆 片〔6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木工带锯机,由机座、主动锯轮装置、主动锯轮支承装置、从动锯轮装置、从动锯轮支承与锯条张紧装置、导锯器(锯卡)、工作台、防护装置、锯条、前后行走装置、电机构成,其特征在于A、一个可以垂直升降的工作台,包括一根垂直丝杆[100],丝杆的下端与固定在机座[1]上的螺母支座[102]旋合,其上部通过安装在台肩上的推力轴承[98]直接支承着升降台[94],顶部与其固定联接的传动件[96]则与安装在升降台两端的手轮[89]构成一条传动链,升降台一侧与支架[101]的一个垂直平面活动联接并使升降台面与支架[101]的垂直面相互垂直;B、一种至少为一个尺寸规格的手工进料用的托木紧固装置[12],包括一个由纵梁[106]和横梁[113]联接组成的框架,框架的上面至少联接一对齿形相向的卡木爪[108]、[110];C、在从动锯轮轴[55]的一端,联接一个带轮[15]和一个可以绕其摆动的横截锯臂[62],在上述横截锯臂的自由端,有一个与其长向垂直并平行于从动锯轮轴[55]的孔,通过安装在上述孔中的横截锯轴[69]的两端,分别装上一个带轮[68]和圆锯片[66]。2.根据照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又景
申请(专利权)人:夏又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