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中禄专利>正文

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2315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电机与减速器直联齿轮,齿轮与“工”形双联齿轮啮合传动,双联齿轮下端与花键齿轮啮合,带动主轴转动产生主切削运动,同时双联齿轮上端与螺母齿轮啮合,传动主轴丝杆,产生差动,完成主切削的自动进给,解决了现有磨削开孔时,手动进刀劳动强度大,进给量不易控制,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因而可广泛应用于在管道内部不停止输送介质的情况下开孔引接分支管路。(*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金属管道内部不停止输送介质的情况下引接分支管路的专用开孔装置。目前在城市供水、煤气以及石油化工行业中,使用管道输送介质,在需要增设分支管路时,常有二种施工方法。第一种是先停止主管道内部的介质输送,然后切断主管道中的一段,在其中安装三通管,实施分支管的引接,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要停止主管道的介质输送,其次是施工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且安装过程复杂;第二种是不停止管道内部介质的输送,利用管卡取代三通管,在管卡上安装阀门,利用开孔机,在主管道上开孔。目前市场上使用磨削套料大口径开孔机,采用金刚石工程薄壁钻刀具,不适宜对黑色金属的加工多为手动进给,进给运动依靠蜗轮蜗杆传动,蜗轮与螺母经键联接,带动螺母转动,通过螺母压迫主轴移动完成主轴的进给运动,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落后,采用手动进刀时,进给量不宜控制,且操作不方便。本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在管道内部不停止输送介质的情况下引接分支管路的开孔装置,采用铣削套料的方法,能实现手动、电动操作,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由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带刀盘的主轴以及机体组成,电机与减速器直联齿轮Z1,齿轮Z1与“工”形双联齿轮Z2啮合传动,双联齿轮Z2下端与花键齿轮Z3啮合,带动主轴转动产生主切削运动,同时双联齿轮Z2上端与螺母齿轮Z3'啮合,花键齿轮与螺母齿轮Z3'为同轴齿轮,且齿数不相同,产生差动实现主切削的自动进给。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装置的传动系统原理图;图2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实现管道开孔要完成二种运动,一种是对管壁垂直方向的进给运动;一种是进给运动的同时要完成旋转运动,本装置的旋转运动由齿轮传动来实现,进给运动由差动产生。其工作原理如下一、电动开孔将操作手柄13转到电动位置,这时“工”形双联齿轮Z27处于最下端位置,接通电源,电机又通过减速器5将回转运动传至齿轮Z16,再通过双联齿轮Z27与花键齿轮Z312和螺母齿轮Z3'11的啮合,带到刀盘1旋转,刀盘1与主轴3的联接为端面齿联接结构形成,主轴3安装在机体4内,主轴3上部为螺纹与花键重叠的结构形式,即在主轴3上部螺纹上铣花键,因花键齿轮Z312与螺母齿轮Z3'11的齿数不相同,因而与主轴3丝杆螺纹产生差动,获得主轴3工作进给,完成对金属管道进行电动镜削套料,开孔所必需的成形运动。二、手动开孔将操作手柄13转到手动位置,这时“I”形双联齿轮Z27处于中间位置,其下端一侧脱离与齿轮Z26的啮合,这时板动棘轮板手14,使花键轴8带动双联齿轮Z27转动,通过双联齿轮Z27分别与花键齿轮Z312和螺母齿轮Z3'11啮合,花键齿轮Z312带动主轴3转动,即刀盘1旋转切削,自动进给则是通过螺母齿轮Z3'11旋转与主轴3丝杆螺纹产生差动,实现差动进给,完成开孔工作。三、快速进(退)将操作手柄13转到快速进(退)档位,这时“工”形双联齿轮Z27处于最上端位置,其上端一侧与快速齿轮Z410啮合,一侧与螺母齿轮Z3'11啮合,转动快速摇手9使快速齿轮Z410转动,与之相啮合的双联齿轮Z27转动带动螺母齿轮Z3'11转动,此时主轴3不旋转,即可实现主轴3(即刀盘1)的快速进(退)运动。本机工作时,将上、下金属管卡固定在管道上(上管卡与管道表面有密封垫),然后把闸阀与上管卡联接,再将本机与闸阀联接,打开闸阀,快速移动主轴,使刀盘接近管壁,然后电动(或手动),使刀盘旋转并自动进行差动进给,对金属管道进行镜削套料开孔,孔开通后,停机,快速移动主轴,使刀盘退回,关闭闸阀,卸下本机,至此,开孔及分支管的引接工作一并完成。实现在管道内部不停止输送介质的情况下引接分支管路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本装置能电动、手动两用,因而适用面广,对工作场所有电源可电动开孔,无电源能手动开孔。二、由于采用了主轴丝杆的差动进给,因而具有自动进给功能,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不会出现卡刀闷车现象,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三、由于本机采用了电机直联式的传动方式,因而结构紧凑,且操作简单、方便。四、主轴在螺纹上铣花键特殊结构,可将花键移动行程与螺纹进给行程重叠在一起,大大减省了主轴长度,使整机结构尺寸小、重量轻。权利要求一、一种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由电机2减速器5,传动齿轮,带刀盘1的主轴3以及机件体4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2与减速器5直联齿轮Z16、齿轮Z112与“工”形双联齿轮Z27啮合传动,双联齿轮Z27下端与花键齿轮Z312啮合,带动主轴3转动产生主切削运动,同时双联齿轮Z27上端与螺母齿轮Z3'11啮合,花键齿轮Z312与螺母齿轮Z3'11为同轴齿轮,且齿数不相同,产生差动,实现主切削的自动进给。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其特征在于,双联齿轮Z27在操作手柄13的控制下能上下移动,处于不同的三种位置,上端位置与快速齿轮Z4,螺母齿轮Z3'11以及花键齿轮Z312啮合,下端位置与齿轮Z16、螺母齿轮Z3'11以及花键齿轮Z312啮合,中间位置与螺母齿轮Z3'11花键齿轮Z312啮合。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其特征在于,主轴3上部为螺纹与花键槽重叠的结构形式。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其特征在于,带有钻头的刀盘1与主轴3的联接为端面齿联接结构形式。专利摘要一种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电机与减速器直联齿轮,齿轮与“工”形双联齿轮啮合传动,双联齿轮下端与花键齿轮啮合,带动主轴转动产生主切削运动,同时双联齿轮上端与螺母齿轮啮合,传动主轴丝杆,产生差动,完成主切削的自动进给,解决了现有磨削开孔时,手动进刀劳动强度大,进给量不易控制,且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因而可广泛应用于在管道内部不停止输送介质的情况下开孔引接分支管路。文档编号B26F1/00GK2294825SQ9722745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7日专利技术者康中禄, 程绪高 申请人:康中禄, 程绪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进式电动、手动两用开孔机,由电机2减速器5,传动齿轮,带刀盘1的主轴3以及机件体4组成,其特征在于,电机2与减速器5直联齿轮Z↓[1]6、齿轮Z↓[1]12与“工”形双联齿轮Z↓[2]7啮合传动,双联齿轮Z↓[2]7下端与花键齿轮Z↓[3]12啮合,带动主轴3转动产生主切削运动,同时双联齿轮Z↓[2]7上端与螺母齿轮Z↓[3]′11啮合,花键齿轮Z↓[3]12与螺母齿轮Z↓[3]′11为同轴齿轮,且齿数不相同,产生差动,实现主切削的自动进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中禄程绪高
申请(专利权)人:康中禄程绪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