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轮胎(3),特别是旧轮胎上的轮胎扇面区(12)的装置,其中的扇面区是在轮胎滚动区内彼此相连而有时是带孔的,至少可对轮胎两个侧面(9)上的从轮胎孔(8)至滚动层(10)区的切面(7)进行加工,但并不加工到轮胎侧面的上表面(11),其特征在于,轮胎(2)的机架(1)支承一垫板(2),该垫板至少设有切割过程中用于支承轮胎侧面(9)的两支件(31),在轮胎(3)处于加工位置时,它支承于轮胎侧面,机架(1)上有导向件(4)以引导至少一把切刀(5),切刀(5)(一把或多把)通过其刀刃(35)来加工轮胎两个侧面(9)的切面,每把切刀(5)与一驱动装置相连接而沿着导向件(4)的方向运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装置用来加工轮胎,特别是旧轮胎的滚动面内的诸彼此相连的、有时是带孔的轮胎扇形区。至少可加工一个断面,该断面是沿着从轮胎两侧面上的孔至滚动层的方向分布的,但并不包括上表面。使用这种轮胎扇面可用来绿化布局,特别是限制行车道、停车面,也可用作直立隔壁的外伸梁,以起消音作用。带切口的轮胎在一个部位上是完全被切开的,这样,彼此相连的轮胎扇形面可以拉出,并按条块可固定到构架上。由于各个扇面被拉出后轮胎之间有个中间空腔,就可以生长绿色植物。通过轮胎材料可从边部防止溅水和风的侵袭,但是从上面可通过雨水并可从上部喷洒水,这样绿色植物可以生长很快很久。这种绿化布局方式已得到很好证明并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但至今对上述轮胎的加工处理方法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受轮胎材料的阻碍并且通常在轮胎侧面突起区还带有衬料的缘故。为了得到所希望的切面,至今对这些材料的处理都是由手工锯通,这项工作既费力又耗时。由此,人们就希望能够自动加工出这种切面。本专利技术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愿望并通过下面方式来解决的用于加工轮胎的机架设有一个用来支放轮胎的垫板,在轮胎加工位置至少设有两个朝轮胎侧面安放的支件以在切割过程中支承轮胎的侧面;机架上载有用来引导至少一把切刀的导向件,一把或多把切刀具有加工轮胎两个侧面的刀刃,每把切刀与一个驱动装置相连以沿着导向件方向运动。每把切刀皆可通过驱动装置沿着导向件方向运动到支件,此时在切刀的刀刃和支件之间有一个待加工的轮胎侧面。切刀能把轮胎侧面从突起区直到滚动面区切通而不到达上表面,因此,该切面不会使轮胎有关部位完全切通。按照相同方法,用另一切刀对轮胎另一个侧面加工。也可通过仅有的一把切刀切通轮胎两个侧面。因此,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种较好的结构形式用一把切刀在轮胎两侧面中分别加工两个侧面,该切刀装在两个彼此反向的刀滚边(Rndern)上,其刀刃是同向的。该切刀的起始位置处于轮胎两侧面之间,分别用一个支件使每个轮胎侧面得以支承。通过在轮胎侧面中一个方向运动,切刀先把轮胎一个侧面切通,然后切刀再退回并越过原始位置,随之把轮胎另一侧面切通。在这种情况轮胎的两个切面是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的。但并不一定非要这样做,因为上述加工方式也可以用两把分开的切刀来进行,其切刀的刀刃不处于同一平面,而是从轮胎圆周方向看去是相对错开的。在轮胎中除所提到的切割之外,如果还要在轮胎侧面区打出一些孔。这样做可能更有好处,因为,这些孔能促进绿色植物更好地从孔中生长出来。至今打这些孔,需通过手工或借助冲压机冲出,这样做费力耗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另一个优点是为了加工置于机架中的轮胎侧面区的孔(至少一个孔),设有为至少一个冲孔冲头用的导向件,该冲头通过驱动装置可沿导向件运动。冲头的多少可根据其上的切割情况来决定,即,用一个冲头也可以加工出轮胎两侧面上的众多孔。但是,一般在一个轮胎两侧面上要求有很多孔,使每个轮胎扇面区都带有一个孔。不过大多数情况是考虑每个轮胎扇面具有多个孔,这些孔可以随意地分布在轮胎两个侧面上。有一些情况,例如,把它用于减音场合时,这就特别有利。组装好的结构,其轮胎侧面皆朝向声源,由于上面有众多小孔,就形成了吸收声音的空腔。原则上可任意选取孔的数量、大小及其断面形状。当然了,圆形最为简单且常用。不过,藉助具适当断面形状的冲头,及/或者使冲头对每个孔作多次冲制,也可以加工出所希望的任一种特殊形状的孔来。冲头以及切刀是由内部,即,由轮胎两侧面之间的区域出来,还是从外部作用到相关的轮胎侧面上以制成孔及加工切面,原则上是一样的。但是冲头从外面进行加工,这在结构上是十分简单的,对于此种情况,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形式的优点就在于,至少有一个支件处于轮胎两侧面之间的工作位置中(轮胎所在的每个位置皆处于加工部位)。如所述那样,切割过程所遇到的材料既韧且硬,使切割受到很大阻力,这对冲孔同样如此。如果一次切割同另一次切割及/或者冲孔在时间上是同时发生的,则可能出现最大的驱动负荷。如果不是同时进行轮胎两侧面的切割和冲孔而只在局部上连续进行时,即在时间上有个推迟,在这种情况可减小负荷的峰值。通通一把切刀分别加工轮胎两侧面上的两个切面,而使该切刀在两个彼此相反的边上设有刀刃,这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即可满足此要求,此时,至少有两个冲头,它们按运动方向相对错开,从而起到相互冲制效果。原则上同样可设计出支承切刀及冲头的共用支件。此时当切刀的前缘碰到支件时,则可停止切割。冲头的前缘需设计成锐边形状,并且使冲出的轮胎侧面部件带到冲头前端。本专利技术极为有利的是支件设有切缝及开口,切刀及冲头可进入此中。这种结构形式极大地延长了切刀及冲头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还包括垫板及/或支件是可以更换的,其高度可以调节,从而通过简单方式即可使本装置能用于不同尺寸的轮胎。为避免在切割过程中发生倾斜并在切割及打孔时要尽可能地调换轮胎垫板,对此,本专利技术中的垫板要适合朝被加工的轮胎的内孔,有一适当的弯角度或弧度。轮胎较厚及尺寸较大时,如载座汽车,拖拉机的轮胎,根据使用的不同至少应有一把切刀能够伸入到轮胎的滚动层中进行切割。在切割时它可部分或全部地把嵌进到轮胎的填料中的滚动层切通。通过这种方式,即可针对不同的轮胎型号,按其切面名称很容易地把各个轮胎扇面区拉出来,然后把取出的轮胎按条块不费力地固定到建筑物的支架上。通常本装置是为加工轮胎的孔和切面考虑的,这些孔和切面并不使轮胎整体上断开。最后使轮胎完全切通—使一个部位上的滚动面断开,多数是借助手工或在一个专门的冲制设备上进行。但是,可按照本专利技术设计一个附加装置,它有一把附加切刀,通过该切刀使轮胎在一个部位上及滚动面区域完全切通。操作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比较简单。先把轮胎放到装置中,然后使驱动装置工作。这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使一把或多把切刀以及/或者冲头加到最大行程。当切面或孔被加工出来之后,通过手动操作使轮胎朝机架相对运动,直到从轮胎的圆周方向看上去能见到下一步要加工的孔及切面为止。但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也可以设一个例如提升夹钳,用该夹钳可以自动地翻转轮胎。附图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该装置的侧视图,图中示出有一个立放着的轮胎剖面;图2是沿图1中箭头“II”方向看去的该装置的正视图,为便于直观,有半个轮胎未表示出来;图3表示通过本装置加工好了的轮胎视图;图4及5表示轮胎中不同的孔眼结构;图6为沿图1中箭头“II”方向看去的轮胎插入位置;图7是图6的一个垂直剖视图;图8表示轮胎的两个切面及孔被加工出来之后,而没有进入下道切割及打孔工序之前是如何翻转的;图9为图8的垂直剖视图;以及图10,11及12是图2所示分别加工的4个切面先后加工的顺序,加工切面为图2中“a—a”,“b—b”,“c—c”及“d—d”所示之切面。图1及图2表示的装置有一机架1,机架上部固有一垫板(Au-flage)2,它可根据被加工的轮胎3的情况更换,例如,通过螺栓把垫板拧到机架1上。此外,机架1上装有导向件(Führungen)4,用来引导两个切刀(Schnittmesser)5及两个冲孔冲头(Lochstempel)6。切刀5用来加工(主要是径向转动)轮胎3的切面(Schnitt)7(见图3)。该切面从内孔8沿轮胎两侧面9朝滚动层(Laufschicht)10延伸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尔夫冈·拉德伯,
申请(专利权)人:沃尔夫冈·拉德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