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17232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9 21:51
一种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器件,为基于聚酰亚胺膜-苏打玻璃复合衬底的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由玻璃、聚酰亚胺、钼背接触层、铜铟镓硒吸收层、硫化镉缓冲层、透明窗口层高阻本征氧化锌薄膜、透明窗口层低阻氧化锌铝薄膜和铝上电极组成并形成叠层结构,其制备方法是:首先将聚酰亚胺胶涂于玻璃表面,固化成聚酰亚胺膜-苏打玻璃复合衬底,然后依次在其表面依次制备各层薄膜,在完整的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制备完成后,将其与苏打玻璃衬底分离,得到以聚酰亚胺膜为衬底的柔性铜铟镓硒太阳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种基于聚酰亚胺膜-苏打玻璃复合衬底的铜铟镓硒薄膜结晶晶粒大;其制备方法是以钢性衬底制备柔性电池,易于实施,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器件,其特征在于:为基于聚酰亚胺膜?苏打玻璃复合衬底的铜铟镓硒太阳电池,由玻璃、聚酰亚胺、钼背接触层、铜铟镓硒吸收层、硫化镉缓冲层、透明窗口层高阻本征氧化锌薄膜、透明窗口层低阻氧化锌铝薄膜和铝上电极组成并形成叠层结构,其中衬底由苏打玻璃及生长于其表面的聚酰亚胺膜构成,苏打玻璃的厚度为1.5?2mm,聚酰亚胺膜厚度为25?30μm;钼背接触层包括高阻层薄膜和低阻层薄膜,其中高阻层薄膜的厚度为80?120nm,低阻层薄膜的厚度为600?700nm;铜铟镓硒吸收层的化学分子式为CuIn1?xGaxSe2,式中x为0.25?0.35,导电类型为p型,薄膜厚度为1.5?2μm;硫化镉缓冲层的的导电类型为n型,厚度为45?50nm;透明窗口层包括高阻本征氧化锌薄膜和低阻氧化锌铝薄膜,导电类型为n型,本征氧化锌薄膜的厚度为50?100nm,氧化锌铝薄膜的厚度为0.4?0.6μm;铝上电极薄膜的厚度为0.8?1.5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玉明张嘉伟许楠乔在祥赵彦民李微尹富红刘浩冯少君宋殿友潘宏刚李鹏海刘君朱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