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换大小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1636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变换大小不同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于刀剪的刀刃柄部凸设两个倒勾凸齿,塑胶握柄顶面凹设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两握柄之内侧边各凹设一道凹槽,并与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接通,握柄一侧面镂上下两枢结孔及尾段凹设一半圆形凹槽,另备长方形扣结块、*型驱动块、控制护盖,其扣结块一侧边凸设两个配合刀刃之扣勾凸齿,可利用一插梢将扣结块枢结于握柄之上枢结孔,用一四角插梢可将驱动块及护盖之间固定并枢结于握柄下枢结孔。(*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换大小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是于刀刃柄部凸设两个倒勾凸齿,塑胶握柄之顶面凹设一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及于内侧边凹设一凹槽并与容置刀刃之插结槽接通,握柄顶面镂上、下两枢结孔,上枢结孔供圆形插梢插入枢结扣结块,下枢结孔供四角形插梢插入枢结驱动块与护盖,四角形插梢并可使驱动块与护盖之间固定。目前市面上一般刀剪的刀刃大都是采用固定死的,无法进行拆换,且其使用之刀刃一有损坏,就必需整支刀剪丢掉,或者于使用时就欲剪切的物品种类、大小不同而需准备多把刀剪方能应付使用,其不但成本高,而且收藏、携带亦很不方便,故并非理想。这样,如何改良刀剪之刀刃与握柄结构,使其握柄具备可变换大小刀刃之功能,而使一把刀剪握柄不只局限于一付固定刀刃,达到不因刀刃损坏就必须更换一把刀剪,以及一把刀剪可更换大小不同的刀刃,使其适用性更大、更广,且于刀剪损坏后,可将柄部与刀刃分类回收,有助于环保作用的目的,是本技术所欲行解决之困难点。本技术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可变换大小不同刀刃之功能,使刀剪适用性更广之可变换大小刀刃之中性或称通用刀剪握柄拆换装置。本技术之再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增长剪刀使用寿命,并可于剪刀损坏后柄部与刀刃分类回收,达到环保作用之可变换大小不同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本技术之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只利用一中性握柄即可适用不同大小刀刃,收藏空间减小,携带方便之可变换大小不同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本技术之又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刀刃与握柄紧密结合时,无法分离及没有间隙之可变换大小不同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可变换大小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其特点在于于刀刃柄部的一侧边凸设两个倒勾凸齿,塑胶握柄之顶面凹设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握柄之内侧边亦凹设一道凹槽,其并与握柄顶面插结槽接通,再于握柄侧面镂上、下两枢结孔及于握柄下段凹设半圆形凹槽;另设长方形塑钢扣结块、 型驱动块、控制护盖,其扣结块一侧边凸设扣勾凸齿,再于另一侧面中央处镂一枢结孔而底段呈适当锥度, 型驱动块侧面镂一四角孔,控制护盖上段两侧封闭,尾段向内弯曲,侧面亦镂一四角孔又于下段内侧面凸设半圆形凸块;利用圆形插梢将扣勾块枢结于握柄之上枢结孔,再利用四角形插梢将驱动块枢结于握柄下枢结孔,并利用四角形插梢与控制护盖之间固定。余下,兹配合图式列举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技术构造内容,及其所能达成之功能效益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之立体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一之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一之拆换动作图。图4为本技术二之立体系统图。图5为本技术二之拆卸动作图。图6为本技术二之装置动作图。如图1所示系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之立体系统图,其主要包含刀刃10、刀刃柄部倒勾凸齿11、握柄20、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握柄插结槽21、握柄侧边凹槽22、握柄上枢结孔23、握柄下枢结孔24、握柄下段半圆形凹槽25、扣结块30、扣勾凸齿31、扣结块下段锥度32、扣结块枢结孔33、 型驱动块40、驱动块四角孔41、控制护盖50、控制护盖四角孔51、控制护盖下段半圆形凸块52、圆形插梢A、四角形插梢B。如图2所示系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之组合图,(请参阅图1)其中刀刃10插入握柄插结槽21中,利用扣结块30侧边之扣勾凸齿31勾住刀刃柄部的倒勾凸齿11使刀刃无法脱出,并以圆形插梢A穿过扣结块枢结孔33,枢结于握柄上枢结孔23,扣结块30下段锥度32紧接一驱动块40以迫紧刀刃柄部无间隙存在,以四角形插梢B穿过驱动块40之四角形41,驱结于握柄下枢结孔24,再穿过断面呈 形控制护盖50上之四角孔51,使驱动块40与控制护盖50之间固定。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之拆换动作图,(请参阅图1)其中拆卸刀刃10时先将控制护盖50尾端往握柄20外侧扳移(箭头a),使控制护盖50下段内侧面之半圆形凸块52与握柄20下段之凹槽25脱离,并联动驱动块40往内推移扣结块30之下段锥度32处(箭头b、c),使扣结块30上段往外侧偏移(箭头d),扣勾凸齿31脱离刀刃10之倒勾凸齿11(假想线部分),即可轻松将刀刃10往上拔离握柄20;而欲装置刀刃10时,先将刀刃10插入握柄20插结槽21内,再将控制护盖50尾端往握柄内侧扳动,使控制护盖50下段内侧面之半圆形凸块52与握柄20之半圆形凹槽25密合,并联动驱动块40推动扣结块30之下段锥度32处往外侧偏移,使扣结块39上段往内偏移,扣勾凸齿31扣住并迫紧刀刃10之倒勾凸齿11(假想线部分),完成装置刀刃10的动作。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之立体系统图,其主要包含刀片60、倒勾凸齿61、刀柄70,可容置刀片柄部之刀柄顶面插结槽71、刀柄侧边凹槽72、刀柄上枢结孔73、刀柄下枢结孔74、扣结块80、扣勾凸齿81、扣结块下段锥度82、扣结块枢结孔83、 型驱动块90、驱动块四角孔91、控制护盖92、控制护盖四角孔93、圆形插梢A、四角形插梢B。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之拆卸动作图,其主要于完成组合之餐刀上,先将控制护盖92往外侧扳移,(其控制护盖92以一四角形插梢B区结于刀柄20下枢结孔74,亦以四角形插梢B穿过驱动块四角孔91与驱动块90固定),联动驱动块90往内侧推移枢结于刀柄70之扣结块80之下段锥度82处,使扣结块80上段往外侧偏移,即可脱离刀片60之倒勾凸齿61,再将刀片60往上拔离即可。如图6所示系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之装置动作图,其先将刀片60插入刀柄70之插结槽71中,再将控制护盖92往刀柄70内侧压动,联动驱动块90并往外推移扣结块80下段锥度82处,使扣结块80上段往内侧偏移,扣勾凸齿81扣住并迫紧刀片60之倒勾凸齿61,完成装置动作。综上所陈,本技术已有能够达到可变换大小不同刀刃的简易拆卸与装置,延长使用寿命及具备环保之能源分类回收较进步性实用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可变换大小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刀刃柄部的一侧边凸设两个倒勾凸齿,塑胶握柄之顶面凹设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握柄之内侧边亦凹设一道凹槽,其并与握柄顶面插结槽接通,再于握柄侧面镂上、下两枢结孔及于握柄下段凹设半圆形凹槽;另设长方形塑钢扣结块、型驱动块、控制护盖,其扣结块一侧边凸设扣勾凸齿,再于另一侧面中央处镂一枢结孔而底段呈适当锥度,型驱动块侧面镂一四角孔,控制护盖上段两侧封闭,尾段向内弯曲,侧面亦镂一四角孔又于下段内侧面凸设半圆形凸块;利用圆形插销将扣勾块枢结于握柄之上枢结孔,再利用四角形插销将驱动块枢结于握柄下枢结孔,并利用四角形插销与控制护盖之间固定。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可变换大小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亦可于刀片插结基部之一侧边凸设两个倒勾凸齿,刀柄设一插结槽,手柄侧边亦凹设一道凹槽,扣结块枢结于手柄上枢结孔,驱动块与控制护盖之间以一四角形插梢固定,其四角形插梢并枢结于手柄上之下枢结孔,而适于刀片与刀柄之互换。专利摘要一种可变换大小不同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于刀剪的刀刃柄部凸设两个倒勾凸齿,塑胶握柄顶面凹设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两握柄之内侧边各凹设一道凹槽,并与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接通,握柄一侧面镂上下两枢结孔及尾段凹设一半圆形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换大小刀刃之中性刀剪握柄拆换装置,其特征在于:于刀刃柄部的一侧边凸设两个倒勾凸齿,塑胶握柄之顶面凹设可容置刀刃柄部之插结槽,握柄之内侧边亦凹设一道凹槽,其并与握柄顶面插结槽接通,再于握柄侧面镂上、下两枢结孔及于握柄下段凹设半圆形凹槽;另设长方形塑钢扣结块、*型驱动块、控制护盖,其扣结块一侧边凸设扣勾凸齿,再于另一侧面中央处镂一枢结孔而底段呈适当锥度,*型驱动块侧面镂一四角孔,控制护盖上段两侧封闭,尾段向内弯曲,侧面亦镂一四角孔又于下段内侧面凸设半圆形凸块;利用圆形插销将扣勾块枢结于握柄之上枢结孔,再利用四角形插销将驱动块枢结于握柄下枢结孔,并利用四角形插销与控制护盖之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卿
申请(专利权)人:笙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