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工业测量设计对比分析的乱序点集自动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914333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9-12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测量设计对比分析的乱序点集自动匹配方法,包括以下401)服务器分别接收来自设计点集数据库中的设计点集数据和测量点集数据库中的测量点集数据;402)服务器分别计算两点集内各点间相对距离,得两点集相对距离序列;403)服务器对两点集相对距离序列按快速排序法分别进行降序排列;404)服务器进行边长匹配,即从两点集相对距离序列中分别取距离最长的边,按照边长匹配策略进行匹配,若匹配失败,则结束;若匹配成功,则获取一对匹配边;405)服务器分别计算两点集中各点到步骤404)获得的各自匹配边的距离,得两个点线距离序列等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作业效率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工业测量设计对比分析的乱序点集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401)服务器分别接收来自设计点集数据库中的设计点集数据和测量点集数据库中的测量点集数据;402)服务器分别计算两点集内各点间相对距离,得两点集相对距离序列;403)服务器对两点集相对距离序列按快速排序法分别进行降序排列;404)服务器进行边长匹配,即从两点集相对距离序列中分别取距离最长的边,按照边长匹配策略进行匹配,若匹配失败,则结束;若匹配成功,则获取一对匹配边;405)服务器分别计算两点集中各点到步骤404)获得的各自匹配边的距离,得两个点线距离序列;406)服务器将两个点线距离序列分别降序排列;407)服务器进行垂距匹配,即以最大点线距作为匹配对象,按垂距匹配策略进行匹配,若匹配失败,则以次大点线距进行匹配,直至匹配成功或遍历完所有点线距,若最终失败,则执行步骤408);若匹配成功则获取第1组点对,即最大点线距点,然后执行步骤409);408)服务器获取次长边,然后转到步骤404)进行边长匹配;409)服务器进行端点匹配,即确定匹配边两端点的对应关系,用步骤407)匹配得到的点对和步骤404)匹配得到的对应边,通过端点匹配策略来确定该边两端点在测量点集和设计点集中的对应关系,若确定失败,则执行步骤410);若确定成功,则获取了第2组和第3组点对,然后执行步骤411);410)服务器获取次长垂距,转到步骤407)进行垂距匹配;411)服务器通过得到的3对公共点,依据最小二乘原理,按照转换公式来计算测量点坐标系到设计点坐标系的转换参数;412)依据步骤411)中计算得到的坐标转换参数,服务器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计算;413)服务器通过统一坐标系后的设计点集和测量点集通过点间距离偏差来确 定所有点对关系,同时得到所有点对差值;414)服务器用所有差值不超限的点对参与坐标转换参数计算,以获取整体精度最优的转换参数;415)服务器重新计算设计偏差,若精度不满足设定值,则执行步骤416);若精度满足设定值,则执行步骤417);416)服务器将设计偏差大于阈值的点对剔除,然后执行步骤414);417)服务器输出设计对比分析结果,包括剔除的误差较大的测点,然后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荣郭巍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