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文雅专利>正文

美发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406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美发剪,其系由第一、二本体叠设枢组而成,第一本体的第一切刃部具有复数间隙,间隙内分别设有左、右侧面及底端面,第一切刃部内、外侧分别具有一接触面与一远离面,间隙与第二本体剪切靠合时形成一容发空间,接触面与位于容发空间区域内的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处,以及远离面与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处,分别形成弧形面,藉由弧形面的设置,使美发剪裁切头发时,位于间隙及容发空间内未被剪切的头发,可于美发剪抽拉移动过程中,顺沿弧形面快速脱出间隙,剪切操作更为顺畅、快速无阻碍,并可防止刮伤未被剪切的余留头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发剪,尤指该美发剪于剪切头发时,可避免未被剪切的头发受损,且未被剪切的头发能快速脱离美发剪的技术。
技术介绍
按,习知美发剪A(如图1、图2所示),大致上系由第一、二本体100、200于预设以一枢接组件300枢组结合,第一本体100设有一第一握持部101及一第一切刃部102,第一切刃部102具有复数个间距排列的齿部103,二齿部103的间形成一间隙104,间隙104越宽,未被剪切的余留发量越多(如图1所示),反之,间隙104越窄,则未被剪切的余留发量越少(如图2所示),齿部103游离端缘分别形成有一切断部105,第一切刃部102内、外侧分别具有一接触面106及一远离面107,该第二本体200设有一第二握持部201及一第二切刃部202,第二切刃部202内、外侧分别设有一刀刃部203及一剪切部204,俾与第一本体100复数齿部103的切断部105相互靠合,而能剪切头发;惟,该第一切刃部102的接触面106及远离面107与间隙104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触皆呈「直线段X」(如图3、图4所示),当美发剪在进行剪切头发时,该间隙104供容置未剪切的头发,美发剪于剪切头发所进行的抽拉移动过程中,「直线段X」容易刮伤头发的毛麟片,造成头发受损,加上「直线段X」会「沾粘」未被剪切的头发,未被剪切的头发无法快速脱离美发剪而夹持于间隙104内,造成剪切操作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切操作顺畅且快速无阻碍的美发剪。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未被裁剪的头发1能顺畅无阻碍脱离美发剪,剪切头发的动作更为快速、流畅,且避免美发剪抽拉移动时刮伤头发,确保未被剪切的余留头发不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美发剪的平面外观图(间隙104较宽)图2为习知美发剪另一实施例平面外观图(间隙104较窄)图3为习知美发剪的纵向组合剖面4为习知美发剪的横向部份组合剖面5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结构示意6为本专利技术的部份放大立体外观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切刃部纵向剖面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切刃部横向剖面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切刃部纵向剖面动作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二切刃部横向剖面动作11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方向的部份放大立体外观12及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部份放大立体外观图(显示弧形面17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美发剪B,主要系由第一本体10、第二本体20相互叠设,并在第一、二本体10、20预设段落由枢接组件30予以枢组定位,第一本体10具有一第一握持部11及一第一切刃部12,第一切刃部12具有复数个间距排列的齿部13,二齿部13的间形成一间隙14,第一切刃部12内、外侧各形成一接触面15及一远离面16,且各齿部13游离端缘处形成一切断部17,当第一切刃部12与第二切刃部22相互靠合时,间隙14与第二切刃部22形成一容发空间C(如图6、图11所示),容发空间C系位于间隙14底部,该间隙14内具有一左侧面141、一右侧面142及一底端面143,接触面15与位于容发空间C区域内的左侧面141、右侧面142及底端面143交接处,分别形成弧形面151、152、153(如图7所示),远离面16除了切断部17以外的区域,与左、右侧面141、142及底端面143交接处,分别形成弧形面161、162、163(如图8所示);第二本体20具有一第二握持部21及一第二切刃部22,第二切刃部22内、外侧分别形成一刀刃部23及一剪切部24,俾与第一切刃部12的接触面15及切断部17相互靠合(如图6所示)据以遂行剪切头发动作。当剪切头发时,该第一、二本体10、20的第一、二切刃部12、22彼此相接近移动,刀刃部23与切断部17、接触面15连续接触,刀刃部23及切断部17即配合产生一切断作用力,将相对位置的头发加以剪切,经切断后的头发H顺沿切断部17滑离掉落(如图9所示),此时,间隙14及容发空间C内容置有不需剪切而欲保留的头发H1,第一、二本体10、20于剪切抽拉移动时,位于间隙14及容发空间C内的头发H1与各个弧形面151、152、153、161、162、163作「滑动」接触,进而顺利脱出间隙14及容发空间C,且各个弧形面151、152、153、161、162、163能完全避免刮伤头发H1(如图9、图10所示)。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间隙14的左、右侧面141、142与切断部17的交接处全部亦呈弧形面171,或上述的交接处底部系呈弧形面171(如图13所示),藉由该弧形面171供未被剪切的余留头发H1予以滑动接触,同样可保护未被剪切的余留头发H1不受损以及剪切动作流利顺畅无障碍。本专利技术经由以上结构组成,与习知者相较确实具有以下的进步性本专利技术藉由弧形面151、152、153、161、162、163、171的设置,间隙14及容发空间C内未被裁剪之头发H1可滑动接触上述各弧形面151、152、153、161、162、163、171,未被裁剪之头发H1能顺畅无阻碍脱离美发剪B,剪切头发的动作更为快速、流畅,且避免美发剪B抽拉移动时刮伤头发H1,确保未被剪切之余留头发H1不受损。权利要求1.一种美发剪,由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相互叠设枢组,第一、二本体分别具有第一、二切刃部,第一切刃部设有复数齿部,二齿部的间形成一间隙,第二切刃部与间隙剪切靠合时形成一容发空间,各齿部的游离端缘具有一切断部,间隙内分别具有一左侧面、一右侧面及一底端面,第一切刃部内、外侧分别具有一接触面及一远离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面与位于容发空间区域内的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触,以及远离面除了切断部以外的区域,与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触,分别形成弧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发剪,其特征在于其中,间隙内的左、右侧面与切断部的交接处全部呈弧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发剪,其特征在于其中,间隙内的左、右侧面与切断部的交接处底部呈弧形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美发剪,其系由第一、二本体叠设枢组而成,第一本体的第一切刃部具有复数间隙,间隙内分别设有左、右侧面及底端面,第一切刃部内、外侧分别具有一接触面与一远离面,间隙与第二本体剪切靠合时形成一容发空间,接触面与位于容发空间区域内的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处,以及远离面与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处,分别形成弧形面,藉由弧形面的设置,使美发剪裁切头发时,位于间隙及容发空间内未被剪切的头发,可于美发剪抽拉移动过程中,顺沿弧形面快速脱出间隙,剪切操作更为顺畅、快速无阻碍,并可防止刮伤未被剪切的余留头发。文档编号B26B19/38GK1745988SQ20041007465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叶文雅 申请人:叶文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美发剪,由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相互叠设枢组,第一、二本体分别具有第一、二切刃部,第一切刃部设有复数齿部,二齿部的间形成一间隙,第二切刃部与间隙剪切靠合时形成一容发空间,各齿部的游离端缘具有一切断部,间隙内分别具有一左侧面、一右侧面及一底端面,第一切刃部内、外侧分别具有一接触面及一远离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触面与位于容发空间区域内的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触,以及远离面除了切断部以外的区域,与左、右侧面及底端面交接触,分别形成弧形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叶文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