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与干涉原理的图像加密方法。按如下两大步骤进行:一是加密:两幅图分别用作待加密图像和生成假轮廓信息相位板的图像,运用假轮廓信息相位板与一随机相位板对待加密图像加密,利用干涉原理将加密结果分解成两块相位板,并通过数值方法实现两相位板之间元素的随机置换;二是解密:加密最后得到的两块相位板叠加后进行傅立叶变换,其结果与具有假轮廓信息的相位板相乘后再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取其振幅即为原始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用于图像的加密和解密,加密得到的相位板不存在原始图像的轮廓显现问题,方法中引入假的轮廓信息,不仅起了误导攻击者的作用,而且为合法解密者选择频谱面上的相位板提供了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双随机相位编码和干涉原理的图像加密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1)加密:(i)f(x,y)是待加密的原始图像,h(x,y)是一幅用来产生假轮廓信息的图像,R(x,y)是一块随机相位板,数学上可以具体表示成exp[2πm(x,y)],其中m(x,y)代表在区间[0,1]上具有均匀概率分布的随机矩阵,利用h(x,y)和R(x,y)得到一块具有假轮廓信息的相位板:P1(u,υ)=PR{FT[h(x,y)R(x,y)]}????(1)其中FT[]和PR{}分别表示傅立叶变换和相位保留操作,(u,υ)代表傅立叶频域的坐标,相位保留操作的结果是除去复振幅的振幅信息,只保留相位部分的信息;(ii)利用经典的基于4f系统的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对f(x,y)进行加密,输入面上和傅立叶频谱面上的两块相位板分别为R(x,y)和P1*(u,υ),其中“*”表示共轭,加密结果表示为:E(x,y)=IFT[FT[f(x,y)R(x,y)]×P1*(u,υ)]????(2)其中IFT[]表示逆傅立叶变换;(iii)用θ(x,y)与A(x,y)分别表示E(x,y)的相位分布和振幅分布,根据光学干涉原理,E(x,y)可进一步分解成两块相位板,即有E(x,y)=P(x,y)+P′(x,y),其中P(x,y)、P′(x,y)分别为:P(x,y)=exp{i[θ(x,y)?arccos(A(x,y)/2)]}????(3)P′(x,y)=exp{i[θ(x,y)+arccos(A(x,y)/2)]}????(4)由计算机随机生成一个与P(x,y)尺寸相同,元素为0和1且两元素概率各为1/2的二元矩阵M1,其互补矩阵为M2,即M1和M2之和是元素全为1的矩阵,利用M1、M2对P(x,y)和P′(x,y)两块相位板的部份元素进行随机置换,重新得到两块新的相位板P2(x,y)和P3(x,y),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P(x,y)+P′(x,y)=P2(x,y)+P3(x,y),其中P2(x,y)和P3(x,y)分别表示为:P2(x,y)=P(x,y)M1+P′(x,y)M2????(5)P3(x,y)=P(x,y)M2+P′(x,y)M1????(6)(2)解密:(i)将相位板P2(x,y)与P3(x,y)相干叠加,由式(3)、(4)、(5)、(6)可知,相加的结果为P2(x,y)+P3(x,y)=E(x,y);(ii)对相干叠加后得到的结果E(x,y)实行一次傅立叶变换,由式(2)得变换后的结果为FT{f(x,y)R(x,y)}×P1*(u,υ);(iii)对上一步骤中得到的结果与第一块相位板P1(u,υ)相乘,得到FT{f(x,y)R(x,y)},对其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并对变换后的结果进行切相操作,即保留复振幅的振幅信息,可得到明文f(x,y);综合以上各过程,解密结果可简单表示为:f(x,y)=PT{IFT[FT[P2(x,y)+P3(x,y)]×P1(u,υ)]}????(7)其中PT{}表示切相操作,即只取复振幅的振幅部分,3个作为加密结果的相位板P1(u,υ)、P2(x,y)和P3(x,y)分别由式(1)、(5)和(6)给出,解密过程中可根据假的轮廓信息判断出相位板P1(u,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刚,周国泉,徐一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