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2288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所述转接盒体包括灌胶体、数套裸光纤组件、灌胶体两侧的第一光纤插座板和第二光纤插座板。每个光纤插座板上均分布安装光纤连接器。所述灌胶体沿中心轴对称设置有数个贯穿灌胶体的灌胶筒。裸光纤组件从灌胶筒穿过,与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上的光纤连接器连接形成光纤转接插座,通过在灌胶筒内分次注入液态密封胶实现对裸光纤组件的密封,从而隔断裸光纤组件两端的气体通路,裸光纤组件外设置有光纤保护筒,光纤保护筒与灌胶体内外两侧外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使用光纤转接装置在密闭高压容器内引入光纤时信号传输衰减过大以及装置经高压冲击后的气密封问题,具有信号传输衰减低、密封性能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尤其是能抵抗高压气体冲击压强的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
技术介绍
光纤纤芯结构和纤芯主体材料决定了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线在使用中具有易粹、不耐挤压、不耐冲击等特点,因此,通常使用的光纤都在其纤芯外设置内、外保护层及缓冲层以保护纤芯;纤芯保护层的设置,对于需要密封引入处的光纤,其内、外保护层间的间隙、内保护层与纤芯间的间隙即成为光纤密封后的主要泄漏通道。为避开这两处泄漏通道,已有的一种解决途径是采取切削或化学溶剂的方式去除光纤保护层直接对光纤纤芯密封处理,如“直通式光纤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101697025A),另一种途径是采用陶瓷插针插头对接的方式连接密封设备两侧的光纤信号传输通路,并对陶瓷插针或陶瓷插针对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实现光纤密封转接,如“一种光纤气密封转接插座”(CN102411172A)、“光纤穿墙密封插座”(CN101634732A)、“一种隔离式光纤密封转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CN101697026A)。“直通式光纤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101697025A)和“一种隔离式光纤密封转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CN101697026A)两种密封方式用于光纤引入压力容器的密封。CN101697025A由于采用光纤金属化焊接密封,其密封性能可靠,在高压气体冲击压强下具有较好的的密封效果,但金属化光纤与金属筒体焊接技术难以准确掌握,焊接过程中极易损伤纤芯,导致光信号在该处传输的额外损耗增大;CN101697026A米用玻璃-金属封接窗将容器内外光纤隔离,信号传输光路由光学玻璃连接,加强了密封装置在容器内压力冲击较小情况下密封的时效性,但光学玻璃在传输通路中的加入使光信号在连接处形成较大的耦合损耗,这两种密封方式都造成光信号在密封位置传输时具有不同程度的损耗,不能可靠地控制转接处的信号衰减,且光学玻璃-金属封接窗的抗高压气体冲击能力相对较弱。“光纤穿墙密封插座”(CN101634732A)、“一种光纤气密封转接插座”(CN102411172A)密封方式用于光纤穿墙密封或管道内引出光纤的密封。这两种密封方式均采用光纤连接陶瓷插针对接的方式连通密封转接处的光路,并对陶瓷插针内外注胶实现光纤通路的密封。由于现在连接光纤的陶瓷插针制作及端面研磨工艺相对较完善,密封装置的光传输衰减小,但由于陶瓷插针有效密封段短,导致装置的抗冲击能力弱,有效密封时间短,仅能用于墙体两侧或管道内外无压强差或压强差较小情况下的密封隔离,不能应用于密闭高压容器内高压气体冲击压强下弓丨入光纤。因此,如果直接将现有的光纤密封装置设计方式用于密闭高压容器引入光纤的气密封转接装置设计,将不能兼顾装置的光传输性能和高压气体冲击后的密封性能。不利于密闭高压容器内光信号完整,安全地传输到容器外被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以解决密闭高压容器在高压气体冲击压强下引入光纤作为信号传输线时密封转接装置对信号传输的完整性和经高压气体冲击后的密封问题。本技术的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其特点是,所述转接盒体包括圆形的灌胶体、数套结构相同的裸光纤组件、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立柱、第一光纤保护筒、第二光纤保护筒;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灌胶体沿中心轴对称设置有贯穿灌胶体且结构相同的数个灌胶筒;所述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上分别设置有数个光纤连接器,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在灌胶体两侧背向对称设置;所述裸光纤组件包括两个光纤插头和一段连接两个光纤插头的裸光纤,裸光纤组件分别穿过灌胶筒与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上的光纤连接器对应连接;所述灌胶筒内灌注有液态密封胶,液态密封胶填满灌胶筒内部空间并于裸光纤组件中间部位密封隔离裸光纤组件两端;所述灌胶体与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之间分别通过数根结构相同的立柱连接,灌胶体两侧的立柱及裸光纤组件外设置有与灌胶体两侧外壁连接的第一光纤保护筒和第二光纤保护筒。所述灌胶筒内包括第一光纤定位环、第二光纤定位环、第一光纤压环、第二光纤压环、密封胶挡板、压销;所述灌胶筒分别在其两端靠近端口处收口形成灌胶筒的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第一内环和第二内环外分别设置有第一光纤定位环和第二光纤定位环,在第一光纤定位环内嵌入第一光纤压环,第一光纤压环外设置有用于封闭灌胶筒内侧端的密封胶挡板,在密封胶挡板外设置有固定密封胶挡板的压销,压销安装在第一光纤定位环外端面上设置的压销槽中并通过螺钉与第一光纤定位环固定连接;在第二光纤定位环内嵌入第二光纤压环,在第二光纤定位环的外侧端面上设置有固定第二光纤压环的压销。所述第一光纤定位环、第二光纤定位环均包括有小孔径段和大孔径段;所述第一光纤定位环的小孔径段的一端在光纤定位环端部径向外延形成边幅并与灌胶筒的第一内环通过螺钉连接,小孔径段的另一端向内收口形成定位台阶;第一光纤定位环的大孔径段为一段薄壁的直圆筒状,大孔径段在灌胶筒内伸进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光纤定位环在定位台阶及小孔径段的内壁平行于第一光纤定位环的轴线方向设置有数个光纤定位槽;光纤定位槽的槽底为半圆形状,槽底距第一光纤定位环轴心的距离与大孔径段内孔半径相同;所述第二光纤定位环与第一光纤定位环的基本结构相同。所述裸光纤组件在灌胶筒内外两端的裸光纤分别由第一光纤压环、第二光纤压环固定在第一光纤定位环、第二光纤定位环相应的光纤定位槽中。所述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结构相同,其上均设置有连接器安装孔,所述光纤连接器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器安装孔上。所述立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短螺纹和长螺纹,灌胶体的两侧端面均布设置有供立柱连接的数个立柱连接孔,所述第一光纤插座板、第二光纤插座板对应灌胶体两侧端面的立柱连接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供立柱插入的数个通孔,立柱的短螺纹端由立柱连接孔拧入与灌胶体连接,立柱的长螺纹端分别穿出第一光纤插座板和第二光纤插座板的通孔;在通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夹紧第一光纤插座板和第二光纤插座板的螺母。所述灌胶体外壁中部设置有与对应的高压容器接口法兰连接的安装法兰,安装法兰在与接口法兰配合的侧面上设置有密封圈槽,内置密封圈以实现与高压容器接口法兰的密封连接。所述灌胶筒的数量设置为一个或以上;所述灌胶体两侧连接第一光纤插座板和第二光纤插座板的立柱的数量分别设置为三根或以上。所述液态密封胶通过每个灌胶筒外侧端的第二光纤压环中心分次注入,液态密封胶采用收缩率低于1%的环氧树脂组合胶。所述第一光纤定位环、第一光纤压环、第二光纤定位环、第二光纤压环、密封胶挡板、压销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灌胶筒内的密封胶采用收缩率低于1%的环氧树脂组合胶密封裸光纤组件中部的裸光纤,其灌胶过程根据密封长度分次完成,控制每次灌胶密封长度,可避免密封胶凝固过程中胶体收缩产生的内应力对裸光纤形成损伤;同时由于裸光纤涂敷层的完整存在,其在纤芯玻璃体和密封胶之间起到弹性缓冲层的作用,进一步减小了密封胶固化过程中对纤芯玻璃体产生的内应力;密封装置设计中使用光纤定位环配合灌胶筒内环将灌胶筒内部裸光纤与灌胶筒内壁隔离,避免了在裸光纤组件安装及灌胶过程中对裸光纤的擦挂损伤。同时运用上述四种技术途径,保证了裸光纤组件中的信号传输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压光纤气密封转接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盒体包括圆形的灌胶体(1)、数套结构相同的裸光纤组件、第一光纤插座板(4)、第二光纤插座板(14)、立柱、第一光纤保护筒(6)、第二光纤保护筒(16);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灌胶体(1)沿中心轴对称设置有贯穿灌胶体(1)且结构相同的数个灌胶筒;所述第一光纤插座板(4)、第二光纤插座板(14)上分别设置有数个光纤连接器,第一光纤插座板(4)、第二光纤插座板(14)在灌胶体(1)两侧背向对称设置;所述裸光纤组件包括两个光纤插头和一段连接两个光纤插头的裸光纤,裸光纤组件分别穿过灌胶筒与第一光纤插座板(4)、第二光纤插座板(14)上的光纤连接器对应连接;所述灌胶筒内灌注有液态密封胶,液态密封胶填满灌胶筒内部空间并于裸光纤组件中间部位密封隔离裸光纤组件两端;所述灌胶体(1)与第一光纤插座板(4)、第二光纤插座板(14)之间分别通过数根结构相同的立柱连接,灌胶体(1)两侧的立柱及裸光纤组件外设置有与灌胶体内外两侧外壁连接的第一光纤保护筒(6)和第二光纤保护筒(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易平王振通魏建民杨昊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