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091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热交换器、送风机、在侧面具有吹出口的外壳以及向吹出口引导通过热交换器后的气流的导风部件,其中,导风部件从热交换器侧朝向吹出口侧依次具有第一导风部、第二导风部和第三导风部,第一导风部呈随着从热交换器侧朝向吹出口而向下方延伸并且朝向外壳的外侧凸起的弯曲形状,第二导风部呈从第一导风部的端部以直线状延伸的形状,第三导风部呈朝向外壳的内侧凸起的弯曲形状,第一导风部的曲率被设定为比第三导风部的曲率大。据此,能够减少从吹出口吹出的气流的压力损失和剥离的产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装置中的室内机,特别是涉及天花板吊顶式室内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空调装置中的天花板埋入式室内机,已知有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103702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室内机。该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室内机,从外壳的下表面中央部吸入室内的空气,利用热交换器使该空气热交换后,从设于外壳的侧面的四个吹出口吹出风。该室内机包括:所述热交换器;导入室内的空气并朝向所述热交换器输送风的送风机;收容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并且在侧面具有吹出口的外壳;以及向所述吹出口引导由所述送风机产生的气流中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后的气流的导风部件。在图4中示出了放大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导风部件附近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导风部件130沿其内表面从所述热交换器120侧到所述吹出口 IOOa侧的端部依次具有第一导风部131和第二导风部132。所述第一导风部131呈朝向所述外壳的外侧凸起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二导风部132呈从所述第一导风部131的下端部朝向所述吹出口 IOOa侧的端部而沿水平方向直线状延伸的形状。所述第一导风部131为了朝向所述吹出口 IOOa顺畅地引导由所述送风机产生的气流中通过所述热交换器120后的气流,如上所述地形成为弯曲的形状。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导风部件130的第二导风部132呈从朝向所述外壳的外侧凸起的弯曲形状的第一导风部131的下端部朝向外侧而沿水平方向直线状延伸的形状。因此,通过驱动所述送风机而产生的气流的压力梯度从两个导风部的交界起至该导风部件130的吹出口 IOOa侧的端部附近变大。由此,由于在所述吹出口 IOOa侧的端部附近产生气流的压力损失和剥离,所以到达室内的气流的程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从吹出口吹出的气流的压力损失和剥离的产生的室内机。为了解决所述课题,可考虑将所述导风部件的所述吹出口侧附近的部位设为朝向所述外壳的内侧凸起的弯曲形状。具体而言,将所述第二导风部设为朝向所述外壳的内侧凸起的弯曲形状,并且将两个导风部互相平滑地连接。这样,能够减少在所述导风部件的所述吹出口侧的端部附近的所述气流的压力损失和剥离的产生。在此,为了进一步增大所述气流的压力损失和剥离的产生的减少效果,优选将所述第二导风部的曲率设定得尽可能小,且将其水平方向的尺寸设定得尽可能大。并且,为了确保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气流的流速,优选不将该吹出口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设定得大。可是,若满足此种要求而形成所述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则所述导风部件的水平方向的尺寸显著地增大。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机,其包括:热交换器,制冷剂在其内部流动;送风机,产生从室内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气流;外壳,收容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并且在侧面具有吹出口 ;以及导风部件,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侧,向所述吹出口引导基于所述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的气流中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后的气流,其中,所述导风部件沿其内表面从所述热交换器侧朝向所述吹出口侧的端部依次具有第一导风部、第二导风部和第三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呈随着从所述热交换器侧朝向所述吹出口而向下方延伸并且朝向所述外壳的外侧凸起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二导风部呈从所述第一导风部的端部以直线状延伸的形状,所述第三导风部呈朝向所述外壳的内侧凸起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一导风部的曲率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三导风部的曲率大。根据本技术,能够减少从吹出口吹出的气流的压力损失和剥离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室内机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图2所示的导风部件的附近的图。图4是放大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以往的室内机的导风部件附近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室内机。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连接天花板和地板的方向,即室内机的厚度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室内机是从天花板悬吊的形式,即天花板吊顶式室内机。该室内机具备外壳,在该外壳内具备热交换器20、送风机24和导风部件30。并且,该室内机在外壳内具备支撑热交换器20的排水盘22、抽吸积存于该排水盘22的水并向室内机外排出的排水泵(未图示)、向送风机24引导从室内导入的空气W的喇叭口 25、检测室内的人的所在位置的人检测传感器26、搭载有进行各种控制的电子元件的电子设备单元27、以及捕捉从室内导入的空气中的尘埃的空气过滤器28等。此外,在该外壳安装有风向板13。外壳呈大致矩形形状,并从天花板悬吊。该外壳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镶框10 ;安装于镶框10的四个角的拐角罩11 ;安装于镶框10的上部的顶板12 ;以及安装于镶框10的下部的镶板14。镶框10在其各边分别具有用于朝向室内吹出风的吹出口 10a。各吹出口IOa分别呈在沿各边的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长的形状。此外,各吹出口 IOa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由导风部件30的外端部的下表面和排水盘22的外端部的上表面规定。拐角罩11为大致L字状,以覆盖镶框10的四个角的方式安装于该镶框10。顶板12以覆盖导风部件30的外侧面的方式安装于镶框10的上部。镶板14呈覆盖设于镶框10的下部的开口的形状。该镶板14在其中央具有吸入格栅14a。吸入格栅14a是吸入来自室内的空气W的部分。此外,该镶板14的一端侧(图1中的右侧)的边被轴支撑于镶框10,以该部分作为转动轴,另一端侦仪图1中的左侧)的边以向室内侧移位的方式转动并打开。风向板13调整从吹出口 IOa吹出的风的朝向。风向板13设于每个吹出口 10a。各风向板13呈在一方向上长的形状,以其长度方向与吹出口 IOa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外壳。该风向板13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具有转动轴。风向板13的外端部以转动轴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移位。图3表示风向板13在送风机24被驱动时处于朝向最下方的姿势的状态。另外,该风向板13在送风机24停止时,处于其外端部的内表面沿镶框10的外侧面的姿势。热交换器20的内部流动有制冷剂,与从室内导入的空气W进行热交换。该热交换器20呈围住送风机24的形状。具体而言,该热交换器20呈如下形状:沿镶框10的外形,且其两端部在镶框10内的同一角部相向。送风机24设置于外壳内的大致中央,朝向热交换器20输送从室内导入的空气W。具体而言,该送风机24产生使通过吸入格栅14a从室内导入的空气W经由热交换器20而从各吹出口 IOa吹出到室内的气流。该送风机24具有产生所述气流的形状的叶轮24a和驱动该叶轮24a旋转的马达24b。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离心送风机(涡轮风扇)、即能够向侧旁送出从下方导入的空气W的风扇来作为此种送风机24。另外,作为送风机24,不限于离心送风机,例如能够使用斜流送风机等。喇叭口 25将从室内导入的空气W引导至送风机24。具体而言,喇叭口 25在其中央具有在上下方向上敞开的开口,且呈该开口的直径从外壳的下表面侧朝向上表面侧而逐渐变小的形状。电子设备单元27具有:安装有进行各种控制的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板;收容该印刷电路板的壳体;以及装卸自如地安装于该壳体上的盖。该电子设备单元27安装于喇叭口25的外侧。导风部件30向各吹出口 IOa引导基于送风机24的驱动而产生的气流中通过热交换器20的上部的气流。该导风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制冷剂在其内部流动;送风机,产生从室内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气流;外壳,收容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并且在侧面具有吹出口;以及导风部件,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上侧,向所述吹出口引导基于所述送风机的驱动而产生的气流中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后的气流,其中,所述导风部件沿其内表面从所述热交换器侧朝向所述吹出口侧的端部依次具有第一导风部、第二导风部和第三导风部,所述第一导风部呈随着从所述热交换器侧朝向所述吹出口而向下方延伸并且朝向所述外壳的外侧凸起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二导风部呈从所述第一导风部的端部以直线状延伸的形状,所述第三导风部呈朝向所述外壳的内侧凸起的弯曲形状,所述第一导风部的曲率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三导风部的曲率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辻善治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