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增压器回油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10019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3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增压器回油软管,它包括氟橡胶内管,所述氟橡胶内管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所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外包有芳纶线编织套层,所述芳纶线编织套层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外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高温条件下密封性能好、爆破压力高、管体柔韧性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压器回油软管。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增压器回油橡胶软管基本上都是以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为主,用聚酯线做增强层。由于微型化和动力强劲化作为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对汽车某些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耐温要求。新型汽车的发动机仓,内部空间越来越小,配件越来越密集,强动力产生了更多的热量,而小的自由空间限制了空气流通,这样就产生了更高的温度。而乙烯丙烯酸酯橡胶随着温度的升高压缩永久变形会增大,密封性能会下降,再加上汽车行驶中的震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接头位置漏油。另外,由于聚酯线在高温长时间条件下强度损失很大,那么会严重影响管体的抗爆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温条件下密封性能好、爆破压力高、管体柔韧性好、性能稳定的新型增压器回油橡胶软管。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氟橡胶内管,所述氟橡胶内管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所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外包有芳纶线编织套层,所述芳纶线编织套层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外管。由于氟橡胶在高温下有更小压缩永久变形,但其价格昂贵,因此本技术采用其做为对密封性能起关键作用的内管,中间层和外管选用乙烯丙烯酸酯橡胶,这样既对成本影响不大又克服了以往增压器回油软管的缺陷,解决了以往成品软管内壁穿孔泄漏问题;由于聚酯线在高温时会产生硬化和强度损失,所以本技术采用耐高温、质量轻、强度高的芳纶线作为增强层。由于氟橡胶很难与其它橡胶粘合,本技术的氟橡胶内层和中间层通过复合共挤使氟橡胶内管和中间层之间形成粘结,使得两者之间具有更好的粘合效果,管体的整体性能好,不脱层;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在高温条件下密封性能好、爆破压力高、管体柔韧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该图为将本技术所提供实施例层层剥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它包括氟橡胶内管I,所述氟橡胶内管I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2,所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2外包有芳纶线编织套层3,所述芳纶线编织套层3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外管4。橡胶内管I采用耐高温、耐老化、耐油、耐多种化学药品侵蚀及高温压变性能优异的氟橡胶制成,用来输送相应介质;中间层2和橡胶外管4采用耐油、耐老化、耐高温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制成,中间层2与橡胶内管I及芳纶线编织套层3粘合;编织套层3采用耐高温、比重轻、高强度的芳纶线,芳纶线采用编织的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管体的整体性,降低产品的膨胀,另一方面又可保证产品在高温工作状态下良好的抗爆破性能。本技术的制造过程如下:第一步,氟橡胶内管I和中间层2复合挤出,使用冷喂料挤出机按工艺要求将氟橡胶内管I和中间层2同时挤出包覆在芯棒上,具体操作是按工艺规定安装芯型和口型,将挤出机内腔、芯型内表面清理干净,启动自动温控系统,对挤出机各部位升温,直到各部位温度达到操作要求并保持稳定,设定牵引速度,打开冷却水,将软芯穿过挤出机头包覆内胶。牵引内管经冷却水槽、内胶隔离剂箱,送入牵引机,牵引压力松紧适宜,不能使内管变形。将合格内管均匀盘卷在铝盘上,用手捻动内管,检查内胶与软芯之间的松紧度,以免在编织过程中内胶向后移动;第二步,芳纶线套层编织,按工艺要求将一定根数的芳纶线用棉线合股机合并到线轴上,将合好的线轴装到编织机上,由于中间层2橡胶比较软,因此要求编织机锭子的张力要调整均匀,以防止在编织时由于张力不均将内管勒漏;第三步,橡胶外管4挤出,使用冷喂料挤出机按工艺要求将橡胶外管4包覆在芳纶线编织套层3上,具体操作是按工艺规定安装芯型和口型,将挤出机内腔、芯型内表面清理干净,启动自动温控系统,对挤出机各部位升温,直到各部位温度达到操作要求并保持稳定,设定牵引速度,打开冷却水,启动真空泵,将包覆有芳纶线编织套层3的编织半成品穿过挤出机头包覆外胶,经冷却水槽后将管体均匀盘卷在铝盘上;第四步,缠尼龙水布,由于尼龙在高温下会产生收缩,因此采用要缠尼龙水布的方式进行硫化,这样可以使软管各胶层之间、胶层与编织之间的粘合性能进一步提高,防止外胶层起泡,从而提高管体的整体性,在缠水布时要将缠绕的张力调到最小,以免管体表面变形;第五步,硫化,将带有软管的硫化辊筒放到硫化车上,送入到硫化罐中,通入蒸汽,在151 °C下硫化90分钟;第六步,解尼龙水布,将硫化辊筒从硫化罐中拉出后,冷却3 4小时开始解布;第七步,脱芯、试压,解布后的软管用高压水泵将管体内的芯棒冲出,然后按工艺要求的压力对整个管体进行渗漏试验;第八步,二段硫化,为进一步降低产品的永久压缩变形,因此要求软管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二段硫化。按照上述结构和步骤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在高温条件下密封性能好、爆破压力高、管体柔韧性好、使用寿命长。权利要求1.新型增压器回油软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氟橡胶内管,所述氟橡胶内管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所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外包有芳纶线编织套层,所述芳纶线编织套层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外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增压器回油软管,其特征在于氟橡胶与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共挤复合形成所述氟橡胶内管 及外包的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增压器回油软管,它包括氟橡胶内管,所述氟橡胶内管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所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外包有芳纶线编织套层,所述芳纶线编织套层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外管。本技术在高温条件下密封性能好、爆破压力高、管体柔韧性好。文档编号F16L11/08GK203162376SQ20132011241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以余, 郑军领, 苏大辉, 薛殿伟 申请人:浙江铁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增压器回油软管,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氟橡胶内管,所述氟橡胶内管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所述乙烯丙烯酸酯橡胶中间层外包有芳纶线编织套层,所述芳纶线编织套层外包有乙烯丙烯酸酯橡胶外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以余郑军领苏大辉薛殿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铁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