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846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41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锁解锁时发出噪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锁,其包括锁壳及锁体,所述锁体位于锁壳内;所述锁体包括相互啮合的棘轮和棘爪;其中所述棘轮和/或棘爪的表面设有摩擦部件。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门锁,由于在棘轮和/或棘爪上设置了摩擦部件,增加棘轮和/或棘爪与锁壳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增加棘轮、棘爪与锁壳之间的有效摩擦,从而减缓了解锁过程中,棘轮、棘爪的释放回位速度,有效地避免噪音的产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尤其指车门上车门锁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车门上设置的车门锁,普遍采用卡板式门锁结构。该种车门锁主要结构包括锁壳和锁体,锁体位于锁壳内,锁壳包括基板和外壳。锁体包括棘轮、棘爪等结构。目前,在汽车门锁棘轮与锁壳的配合方式中,棘轮与基板、棘轮与外壳都是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棘轮、棘爪在运动过程中,只有转轴提供径向约束力,在棘轮、棘爪转轴的轴线方向缺少约束力,解锁释放过程中棘轮、棘爪轴向摆动量大,受力不均,传递力波动变化,同时棘轮、棘爪转动速度没有约束,释放速度快,常常会发出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锁解锁时发出噪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门锁。一种车门锁,包括锁壳及锁体,所述锁体位于锁壳内;所述锁体包括相互啮合的棘轮和棘爪;其中所述棘轮和/或棘爪的表面设有摩擦部件。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车门锁,由于在棘轮和/或棘爪上设置了摩擦部件,增加棘轮和/或棘爪与锁壳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增加棘轮、棘爪与锁壳之间的有效摩擦,从而减缓了解锁过程中,棘轮、棘爪的释放回位速度,有效地避免噪音的产生。进一步地,锁壳包括基板及外壳,锁体设置于所述基板及外壳之间。进一步地,锁体包括开启臂及相互啮合的棘轮和棘爪,棘轮通过棘轮定位轴固定于外壳和基板上,且棘轮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棘轮回位弹簧,棘爪通过棘爪定位轴固定于外壳和基板上,且棘爪与外壳之间设置有棘爪回位弹簧。优选地,摩擦部件为圆形凸点、弧形凸筋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棘轮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摩擦部件,棘爪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摩擦部件。优选地,棘轮两个表面均设有摩擦部件,棘爪两个表面均设有摩擦部件。优选地,棘轮、棘爪与基板配合表面设有弧形凸筋,棘轮、棘爪与外壳配合表面设有圆形凸点;或者在棘轮、棘爪与基板配合表面设有圆形凸点,在棘轮、棘爪与外壳配合表面设有弧形凸筋。优选地,棘轮上弧形凸筋呈以棘轮定位轴为中心的圆弧状,所述棘爪上弧形凸筋呈以棘爪定位轴为中心的圆弧状。优选地,棘轮上设有一条弧形凸筋,棘爪上设有两条弧形凸筋。优选地,棘轮和棘爪均包括金属基体及包塑层,所述包塑层包覆在金属基体表面;所述摩擦部件为包塑层部分突起形成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车门锁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车门锁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车门锁去除基板后主视示意图;图4、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棘轮、棘爪啮合示意图;其中,1、棘轮;2、棘爪;3、外壳;4、基板;5、开启臂;11、棘轮定位轴;12、棘轮回位弹簧;13、棘轮轴孔;14、棘轮弧形凸筋;15、棘轮模具定位孔;16、棘轮圆形凸点;21、棘爪定位轴;22、棘爪回位弹簧;23、棘爪轴孔;24、棘爪弧形凸筋;25、棘爪模具定位孔;26、棘爪圆形凸点;41、门锁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为车门锁侧视示意图,该示图中为了看见棘轮回位弹簧和棘爪回位弹簧,去除了部分外壳和基板;图2为车门锁主视示意图,该图中包括基板和外壳;图3为车门锁去除基板后主视示意图,为显示锁体结构,此图中揭去了基板;图4、图5为棘轮、棘爪啮合示意图,图4中棘轮、棘爪的表面为棘轮、棘爪与基板配合的表面;图5中棘轮、棘爪的表面为棘轮、棘爪与外壳配合的表面。实施例1一种车门锁,包括锁壳及锁体,锁体位于锁壳内;如图1、图3-图5所示,锁体包括相互啮合的棘轮I和棘爪2 ;其中棘轮I和/或棘爪2的表面设有摩擦部件。请参考图2,锁壳包括基板4及外壳3,锁体设置于所述基板4及外壳3之间。另夕卜,本例中的基板4上还设有门锁安装孔41,该门锁安装孔41为用来安装门锁的螺纹孔。锁体上包括开启臂5及相互啮合的棘轮I和棘爪2,棘轮I通过棘轮定位轴11固定于外壳3和基板4上,且棘轮I与外壳3之间设有棘轮回位弹簧12,棘爪2通过棘爪定位轴21固定于外壳3和基板4上,且棘爪3与外壳4之间设有棘爪回位弹簧22。具体地,关于棘轮1、棘爪2的定位描述如下:如图4、图5所示,棘轮I上设有棘轮轴孔13,棘轮定位轴11穿设于棘轮轴孔13中;所述棘爪2上设有棘爪轴孔23,棘爪定位轴21穿设于棘爪轴孔23中。另外,在棘轮I上设有棘轮模具定位孔15,棘爪2上设有棘爪模具定位孔25。由于加入了该摩擦部件,因此增加了棘轮I和/或棘爪2与锁壳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增加棘轮1、棘爪2与锁壳之间的有效摩擦,减缓了解锁过程中棘轮1、棘爪2的释放回位速度,提闻传递效率,减小开启门解锁力,有效的避免噪首广生。从而提闻整车的品质,提闻顾客满意度。需要说明的是,本例中的主要改进点为在棘轮I和/或棘爪2表面增加设置摩擦部件,因此,对于该摩擦部件以外的特征并无特别限定,比如棘轮1、棘爪2的形状,其他如锁壳、开启臂5、棘轮定位轴11、棘爪定位轴21、棘轮回位弹簧12、及棘爪回位弹簧22等现有部件,均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因此此处只做简单说明,并不过多描述。设置该摩擦部件的目的是增加棘轮I和/或棘爪2与锁壳之间的摩擦力,只要其提供的摩擦力合适,能够达到缓解棘轮1、棘爪2释放回位速度的目的即可。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比如只在棘轮I的一个表面设置摩擦部件,或者只在棘爪2的一个表面设置摩擦部件;或者至少在棘轮I和棘爪2的各自一个表面上设置摩擦部件;即可另外表达为棘轮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摩擦部件,棘爪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摩擦部件。可只在棘轮I的两个表面设置摩擦部件,也可只在棘爪2的两个表面设置摩擦部件。可在棘轮I或棘爪2的其中一个部件的两个表面上均设置摩擦部件,而只在另一个部件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设置摩擦部件。当然,也可根据需要,在棘轮I两个表面均设置摩擦部件,在棘爪2两个表面均设置摩擦部件,采用此种方式提供的摩擦力将相对较高。当然,对于摩擦力大小的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获知本例思路的前提下,这样的工作并无需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只需简单的几次试验。对于摩擦部件的形状,比如可以设置成圆形凸点、弧形凸筋,也可设置成具有其他三角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体的突出形状,只要使得棘轮、棘爪上的摩擦部件能与基板或外壳形成摩擦即可。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例给出了摩擦部件的一种优选方式,优选摩擦部件为圆形凸点、弧形凸筋中的一种或几种。圆形凸点或弧形凸筋形状规则,运动磨损程度均匀,不易产生局部脱落导致摩擦力突变,且圆形凸点或弧形凸筋更易于在工艺上实现。实施例3如图4、图5所示,优选地,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棘轮、棘爪与基板配合表面设有弧形凸筋,在棘轮、棘爪与外壳配合表面设有圆形凸点。比如图4中,棘轮与基板配合的表面上设有棘轮弧形凸筋14 ;棘爪与基板配合的表面上设有棘爪弧形凸筋24。图5中,棘轮与外壳配合的表面上设有棘轮圆形凸点16,棘爪与外壳配合的表面上设有棘爪圆形凸点26。当然,也可反过来设置,在棘轮1、棘爪2与基板4配合表面设有圆形凸点,在棘轮1、棘爪2与外壳3配合表面设有弧形凸筋。采用此种方式,其棘轮1、棘爪2与外壳3和基板4之间的摩擦力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锁,包括锁壳及锁体,所述锁体位于锁壳内;所述锁体包括相互啮合的棘轮和棘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和/或棘爪的表面设有摩擦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华李俊周奕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