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9724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铜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固定杆(10)的两端均通过滚轮嵌在两个U形支架(1)内,所述固定杆(10)连接有数个竖向的伸缩气缸(9),所述伸缩气缸(9)的伸缩杆(7)的端部与第一转向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中部与第一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另一端与竖向的连接杆(8)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与第二转向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中部与第二支架(4)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通过上述合理结构设计,使铜坯料能够逐一排出、提升,再进行运输,加工效率高,适应性较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材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J-U装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铜坯料需要通过加热炉使其进行加热处理,处理完成后,需要通过出炉平放机构使其运出并输送至下一工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提高出炉输送效率的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包括加热炉(2),所述加热炉(2)底部设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2)顶部固定有两个平行、相对排布的U形支架(I ),固定杆(10)的两端均通过滚轮嵌在两个U形支架(I)内,所述固定杆(10)连接有数个竖向的伸缩气缸(9),所述伸缩气缸(9)的伸缩杆(7)的端部与第一转向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中部与第一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另一端与竖向的连接杆(8)的底端铰接,所述 连接杆(8)的顶端与第二转向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中部与第二支架(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另一端置于出料口( 3 ) —侧。进一步,所述第二转向杆(11)呈Z形三段式结构,相邻两段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35度、90度。本技术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通过上述合理结构设计,使铜坯料能够逐一排出、提升,再进行运输,加工效率高,适应性较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包括加热炉2,所述加热炉2底部设有出料口 3,所述加热炉2顶部固定有两个平行、相对排布的U形支架I,固定杆10的两端均通过滚轮嵌在两个U形支架I内,所述固定杆10连接有数个竖向的伸缩气缸9,所述伸缩气缸9的伸缩杆7的端部与第一转向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中部与第一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另一端与竖向的连接杆8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与第二转向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中部与第二支架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另一端置于出料口 3—侧。为了便于铜坯料从加热炉2中能够均匀的出炉、提升平放,所述第二转向杆11呈Z形三段式结构,相邻两段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35度、90度。由于固定杆10可在两个U形支架I内移动,当调节好位置后,第二转向杆11的底端能够伸入加热炉2的出料口 3内,从而将铜坯料运载。通过移动使固定杆10在两个U形支架I内移动,实现铜坯料的排出。再而通过伸缩气缸9的工作,铜坯料通过第二转向杆11旋转,使其提升,进而将其平放置于工作台上。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 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包括加热炉(2),所述加热炉(2)底部设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2)顶部固定有两个平行、相对排布的U形支架(1),固定杆(10)的两端均通过滚轮嵌在两个U形支架(I)内,所述固定杆(10)连接有数个竖向的伸缩气缸(9),所述伸缩气缸(9)的伸缩杆(7)的端部与第一转向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中部与第一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另一端与竖向的连接杆(8)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与第二转向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中部与第二支架(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另一端置于出料口( 3 ) —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向杆(11)呈 Z形三段式结构,相邻两段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35度、90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铜材加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固定杆(10)的两端均通过滚轮嵌在两个U形支架(1)内,所述固定杆(10)连接有数个竖向的伸缩气缸(9),所述伸缩气缸(9)的伸缩杆(7)的端部与第一转向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中部与第一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另一端与竖向的连接杆(8)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与第二转向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中部与第二支架(4)转动连接。本技术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通过上述合理结构设计,使铜坯料能够逐一排出、提升,再进行运输,加工效率高,适应性较广。文档编号C21D1/26GK203159669SQ20132015765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日专利技术者汤昌东, 梅桂林, 何凡, 胡勇, 朱平 申请人: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退火铜坯料的出炉平放装置,包括加热炉(2),所述加热炉(2)底部设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2)顶部固定有两个平行、相对排布的U形支架(1),固定杆(10)的两端均通过滚轮嵌在两个U形支架(1)内,所述固定杆(10)连接有数个竖向的伸缩气缸(9),所述伸缩气缸(9)的伸缩杆(7)的端部与第一转向杆(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中部与第一支架(6)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杆(5)的另一端与竖向的连接杆(8)的底端铰接,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与第二转向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中部与第二支架(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向杆(11)的另一端置于出料口(3)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昌东梅桂林何凡胡勇朱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精诚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