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9539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9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包括车头、底盘和车厢;车头与底盘连接;车厢包括箱体和尾门;箱体安装在底盘上;尾门安装在箱体上;尾门包括第一尾门部、第二尾门部、联动的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第一尾门部与箱体转动连接;第二尾门部与第一尾门部活动连接;第一升降机设置在第一尾门部上;第二升降机设置在第二尾门部上。上述服务车通过第一尾门部和第二尾门部之间的运动调节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乘用车保养维修所需宽度要求,从而可用于实施乘用车的实地保养维修服务以方便乘用车主。(*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动服务车,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
技术介绍
乘用车在我国普及度迅速提高,乘用车的保养维修服务量也随之增加。对于行驶中突发事故或出现质量问题的乘用车,现在通常的做法是通过拖车将乘用车运回4S店以便对乘用车进行维修和保养。然而,拖车的使用成本高,导致乘用车维修成本增大,并且将乘用车运回4S店进行维修和保养导致较长的延误时间。此外,在偏远地区,一种品牌的乘用车使用量不多,距离该品牌的4S店远,维修和保养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其可实现乘用车实地保养与维修,从而减小乘用车的保养或维修成本,缩短乘用车的保养或维修时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包括车头、底盘和车厢;所述车头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车厢包括箱体和尾门;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尾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尾门包括第一尾门部、第二尾门部、联动的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所述第一尾门部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尾门部与所述第一尾门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尾门部上;所述第二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尾门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尾门还包括液压油缸和导轨;所述第二尾门部与所述第一尾门部之间通过所述液压油缸和所述导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尾门还包括尾门液压系统;所述第一尾门部通过所述尾门液压系统与所述底盘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尾门部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尾门部的内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车厢包括隔离箱和发电机和/或空气压缩机;所述隔离箱设置在所述箱体上;所述隔离箱包括隔离门和抽屉;所述抽屉滑动地安装在所述隔离箱中;所述发电机和/或空气压缩机安装在所述抽屉上。进一步地,所述车厢还包括爬梯箱;所述爬梯箱安装在所述箱体或所述底盘上;所述爬梯箱包括爬梯门和爬梯。进一步地,所述车厢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装在所述箱体或所述底盘上。进一步地,所述车厢还包括两排可移动设备固定架:一排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车厢的侧板内侧,另一排所述固定架插入于所述箱体的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车厢还包括侧门。本技术的服务车的尾门包括可相互移动的第一尾门部和第二尾门部,而且第一尾门部和第二尾门部上分别设置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因而,可通过第一尾门部和第二尾门部之间的运动调节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之间的间距以满足乘用车保养维修所需宽度要求,从而可用于实施乘用车的实地保养维修服务以方便乘用车主。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的行车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中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100(以下简称“月艮务车100”)的行车状态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服务车100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服务车100包括车头110、底盘120和车厢130。其中,车厢130安装在底盘120上;车头110与底盘120连接,从而可以通过底盘120带动车厢130运动。具体地,如图1所示,车厢130包括箱体131、尾门132、侧门133、隔离箱134、控制系统135和爬梯箱136。箱体131安装在底盘120上,可用于收容/固定乘用车保养维修设备及配件。相对于车头110而言,尾门132安装在箱体131的尾部。如图2所示,尾门132包括第一尾门部1320、第二尾门部1321、尾门液压系统1322、液压油缸1323、导轨1324和联动的第一升降机1325、第二升降机1326。其中,第一尾门部1320的一端可通过尾门液压系统1322与底盘120连接,并且与箱体131转动连接;另一端可通过液压油缸1323和导轨1324与第二尾门部1321活动连接。第一升降机1325设置在第一尾门部1320的内表面即靠近箱体131内侧的表面。第二升降机1326设置第二尾门部1321的内表面即靠近箱体131内侧的表面。第一尾门部1320和第二尾门部1321可以在液压油缸1323的作用下沿着导轨1324运动从而分开一定距离或合为一体,进而调节第一升降机1325和第二升降机1326之间的宽度/距离以满足乘用车保养维修所需宽度要求。当第一尾门部1320和第二尾门部1321合为一体(即液压油缸1323收缩使得第一尾门部1320和第二尾门部1321相邻且并列设置)且第一升降机1325和第二升降机1326收起后,若尾门132在尾门液压系统1322作用下嵌入箱体131的尾部,此时,尾门132所起作用与现有尾门相同。可在尾门132与箱体131连接处设置密封条,以防止雨水渗入。当第一尾门部1320和第二尾门部1321合为一体(即液压油缸1323收缩使得第一尾门部1320和第二尾门部1321相邻且并列设置)且第一升降机1325和第二升降机1326收起后,若尾门132在尾门液压系统1322作用下使得尾门132的内表面与箱体131的底板大致在一个平面内,此时,尾门132可作为液压尾板使用,从而利用尾门132将箱体131中的设备及配件卸载到地面上按保养维修要求摆开或摆放好。当将尾门132放平到地面上,并令第一尾门部1320和第二尾门部1321在液压油缸1323的作用下沿着导轨1324运动从而分开一定距离,使得第一升降机1325和第二升降机1326之间的宽度满足乘用车保养维修所需宽度要求,在尾门132两侧放置斜面1328,此时,联动的第一升降机1325和第二升降机1326可以作为乘用车保养维修的工作平台。如上所述,尾门132可将现有尾门的功能、液压尾板的功能、乘用车保养维修平台三种功能于一体。侧门133通过液压油缸或气弹簧开关等安装在箱体131的一侧,如右侧。如图2所示,开启的侧门133可作为休息区的遮阳蓬。此外,可在开启的侧门133的外边缘安装遮阳蓬以加大遮阳面积。如图1所示,隔离箱134设置在箱体131的前端并可靠近车头110,可用于收容发电机和/或空气压缩机(图中未不)。如图2所不,隔尚箱134包括隔尚门1341和抽屉1342。抽屉1342滑动地安装在隔离箱134中,用以安装发电机和/或空气压缩机。在一实施例中,抽屉1342可从箱体131的两侧抽出,并在抽屉1342的中间和两侧分别设置限位,所以抽屉1342在每侧只能抽出一定距离。当需要使用电源或气源时,开启隔离门1341并解除限位,通过抽屉1342将隔离的发电机和/或空气压缩机抽出。启动发电机和/空气压缩机后再通过抽屉1342将启动的发电机和/空气压缩机放置于隔离箱134中,关闭隔离门1341,即可隔离启动的发电机和/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噪音。发电机发出的220V电源和空气压缩机产生的气源可通过固定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用车移动保养维修服务车,包括车头、底盘和车厢;所述车头与所述底盘连接;所述车厢包括箱体和尾门;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尾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包括第一尾门部、第二尾门部、联动的第一升降机和第二升降机;所述第一尾门部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尾门部与所述第一尾门部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尾门部上;所述第二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尾门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琛张超张会敏李伟涛周启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