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铭炫专利>正文

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825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包括一本体单元、一可收纳在该本体单元一容纳空间中的起子匣、一可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内部的工具杆、多数可插设在该起子匣中或任选其中之一插设在该工具杆上的第一起子头、多数可插设在该起子匣中的第二起子头。借此,利用该本体单元可达到锤击操作的目的,且该起子匣可从该本体单元中取出,利用该工具杆与第一起子头配合,而达到操作螺丝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适合操作不同大小、不同型式的螺丝,且可提升构件定位性的功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适合操作不同大小、不同型式的螺丝,且可提升构件定位性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的一种可更换锤头的手工具分解立体图。现有的一种可更换锤头的手工具,包括一握柄单元1、一安装在该握柄单元1上的本体2、一安装在该本体2一侧的第一锤头3、二第二锤头4、一与该第一锤头3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杆5以及一可以安装在该握柄单元1中的工具单元6。该握柄单元1具有一第一管件101、一与该第一管件101互相螺接的第二管件102,该连接杆5是穿设在该本体2中,且使该第一锤头3位于该本体2的一第一侧部201,其中一个第二锤头4螺锁定位在该本体2的一第二侧部202上,如此一来就具有双锤头的使用功能。该工具单元6具有一定位件601、二支安装在该定位件601上的精密起子602以及四支起子头603。该工具单元6可从该握柄单元1中取出,且利用该精密起子602操作较小的螺丝。或者,可将该第二管件102从第一管件101上拆下,且将不同型式的起子头603插设在该第二管件102中,就可操作不同型式的螺丝。虽然,利用上述的手工具可以达到双头锤击及具有多功能操作螺丝的目的,但是在实际使用时仍在有下列问题一、用来操作螺丝的工具只有2支精密起子602及4个起子头603,在使用时仍然较为不足,且无法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式的螺丝。二、前述起子头603只有一端套设在该定位件601中,另一端并未产生定位,且在利用该本体2进行锤击操作时,起子头603可能从该定位件601中甩出,且在欲取出该工具单元6时,起子头603就会散落在该第二管件102中,造成使用不方便。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锤类工具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锤类工具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便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锤类工具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锤类工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锤类工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适合操作不同大小、不同型式的螺丝且可以提升构件定位性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包括一本体单元、一收纳在该本体单元中的起子匣、一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内部的工具杆、多数第一起子头及多数第二起子头,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单元,具有一操作部、一与该操作部固接的握柄及一与该操作部相反设置且组设在该握柄上的封盖,该握柄是沿一长方向延伸,并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呈单向开放的容纳空间的筒部,该筒部具有一趋近于该操作部且相邻于该容纳空间的内侧端面、一沿该长方向远离于该内侧端面且与该操作部相反设置的外侧端面及一介于该内侧端面与该外侧端面之间的限位面,该容纳空间的一开口设于该外侧端面,该封盖是定位在该外侧端面上,且将该开口封闭;该起子匣,是呈柱状且收纳在该容纳空间中,并具有一相对于该内侧端面的第一端面、一与该第一端面相背设置且对应该开口的第二端面、一由该第一端面沿长方向朝内凹设的沉孔、多数由该第一端面沿长方向凹设且环设在该沉孔外部的第一凹孔及多数由该第二端面沿长方向凹设的第二凹孔;该工具杆,具有一插置定位在该沉孔中的第一端部及一与该第一端部呈相反设置且抵止定位在该内侧端面上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二者其中之一凹设有一六角孔;前述的第一起子头,其中一端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的第一凹孔中,另一端抵止定位在该限位面上,且可任选其中之一插设在该工具杆的六角孔中;前述的第二起子头,其中一端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的第二凹孔中,另一端可抵止定位在该封盖上。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其中所述的本体单元的筒部还具有一由该内侧端面延伸至该外侧端面且相邻于该容纳空间的内环面,该内环面是呈阶级状,并具有一趋近于该内侧端面的小径部位、一趋近于该外侧端面的大径部位及一介于该大、小径部位之间的肩面,该本体单元还具有一安装在该容纳空间的弹簧及一抵止件,该弹簧是抵靠在该肩面上,且该抵止件具有供起子头抵止定位的限位面。前述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其中所述的本体单元的握柄还具有一与该操作部固接的第一杆件及一沿长方向与该第一杆件相螺接的第二杆件,该第一杆件具有一沿该长方向延伸的内孔,该第二杆件具有一伸设至该内孔中的延伸部及一凹设于该延伸部中的六角孔。前述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其中所述的起子匣的第二凹孔径宽大于第一凹孔的径宽,且第二凹孔及该第二杆件的六角孔是供插置具有较大径宽的第二起子头,该第一凹孔及工具杆的六角孔是供插置具较小径宽的第一起子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包括一本体单元、一可收纳在该本体单元一容纳空间中的起子匣、一可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内部的工具杆、多数可插设在该起子匣中或任选其中之一插设在该工具杆上的第一起子头、多数可插设在该起子匣中的第二起子头。借此利用该本体单元可达到锤击操作的目的,且该起子匣可从该本体单元中取出,利用该工具杆与第一起子头配合,而达到操作螺丝的目的。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利用该操作部可作锤击操作,且利用该容纳空间收纳该起子匣、工具杆、第一起子头及第二起子头,不但可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锤类工具增加更多的操作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新颖的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具有可适合操作不同大小、不同型式的螺丝,且可提升构件定位性的功效。本技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锤类工具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可更换锤头的手工具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一工具杆可插接一第一起子头以构成精密起子。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一第二杆件可插接一第二起子头单独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内藏工具杆及起子匣的锤类工具,包括一本体单元、一收纳在该本体单元中的起子匣、一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内部的工具杆、多数第一起子头及多数第二起子头,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单元,具有一操作部、一与该操作部固接的握柄及一与该操作部相反设置且组设在该握柄上的封盖,该握柄是沿一长方向延伸,并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呈单向开放的容纳空间的筒部,该筒部具有一趋近于该操作部且相邻于该容纳空间的内侧端面、一沿该长方向远离于该内侧端面且与该操作部相反设置的外侧端面及一介于该内侧端面与该外侧端面之间的限位面,该容纳空间的一开口设于该外侧端面,该封盖是定位在该外侧端面上,且将该开口封闭;    该起子匣,是呈柱状且收纳在该容纳空间中,并具有一相对于该内侧端面的第一端面、一与该第一端面相背设置且对应该开口的第二端面、一由该第一端面沿长方向朝内凹设的沉孔、多数由该第一端面沿长方向凹设且环设在该沉孔外部的第一凹孔及多数由该第二端面沿长方向凹设的第二凹孔;    该工具杆,具有一插置定位在该沉孔中的第一端部及一与该第一端部呈相反设置且抵止定位在该内侧端面上的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二者其中之一凹设有一六角孔;    前述的第一起子头,其中一端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的第一凹孔中,另一端抵止定位在该限位面上,且可任选其中之一插设在该工具杆的六角孔中;    前述的第二起子头,其中一端插设定位在该起子匣的第二凹孔中,另一端可抵止定位在该封盖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铭炫
申请(专利权)人:林铭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