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条播式水培设施。其结构包括顶盖和槽体,顶盖盖于槽体上;所述顶盖上设有长条状种植孔,种植孔边缘竖向延伸,形成加强垫,种植孔内安装有长条状种植筐;种植筐内设营养液导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对株距要求不高的作物种植,作物间无种植孔间距离的限制,用户可根据条件将植株调整种植,能够在保证单株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顶盖面积过大时由多个顶盖单体组合而成,既防止了顶盖因面积过大、强度不足而断裂,又保证了设施装配使用和拆卸清理时的简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种植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播式水培设施。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不用土壤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水培是不需要基质、植物根系直接生长在营养液环境中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营养液为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用于大规模生产种植的现有的带顶盖的水培设施,由顶盖和槽体构成种植空间,槽体或顶盖上开有用于种植植株的种植孔。这种水培设备有以下不足:1)水培的种植方式使得植株不容易直立,为防止这种情况,种植孔一般较为狭小,一个种植孔仅能容一株或较少的几株植株生长,而出于材料强度的考虑,种植孔之间距离较远,种植对于行距和株距要求不高的作物时,该设施中能够种植的植株较少,对于空间和营养液的利用率不高;2 )槽体开口较大时,顶盖也相应较大,而作为顶盖的材料一般强度不会很高,面积较大的顶盖往往会因此出现断裂等情况,报废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条播式水培设施,保证有限的空间内多植株种植,提升提闻空间利用率,。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条播式水培设施,包括顶盖和槽体,顶盖盖于槽体上;所述顶盖上设有长条状种植孔,种植孔边缘竖向延伸,形成加强垫,种植孔内安装有长条状种植筐;种植筐内设营养液导通孔。上述条播式水培设施,所述顶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顶盖单体构成;所述顶盖单体一侧横向延伸,形成外台阶,与其不相邻的另一侧横向缩进,形成与所述外台阶配合的内台阶;所述种植孔开于顶盖单体上且种植孔较长边平行于顶盖单体的延伸的一侧。上述条播式水培设施,所述顶盖上与内台阶相邻的两侧设置有纵向挡臂,所述挡臂上设有利用槽体侧壁插入的插槽。上述条播式水培设施,所述挡臂之间设有加强筋。上述条播式水培设施,所述种植孔内设置用于搭放种植筐的搭板。上述条播式水培设施,所述种植筐内导通孔开于底部和/或侧壁。上述条播式水培设施,所述种植筐边缘外翻,形成边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种植孔呈长条状,适于对株距要求不高的作物种植,作物间无种植孔间距离的限制,用户可根据条件将植株调整种植,能够在保证单株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2、顶盖面积过大时由多个顶盖单体组合而成,既防止了顶盖因面积过大、强度不足而断裂,又保证了设施装配使用和拆卸清理时的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条播式水培设施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条播式水培设施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条播式水培设施顶盖单体顶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条播式水培设施顶盖单体底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种植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种植筐和顶盖单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1、顶盖单体;2、槽体;3、种植筐;101、种植孔;102、加强垫;103、搭板;104、外台阶;105、内台阶;106、挡臂;107、插槽;108、加强筋;301、边垫;302、导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条播式水培设施,包括顶盖和槽体2,顶盖盖于槽体2上。顶盖由一个顶盖单体I构成(如图1所示)或由一个以上顶盖单元I构成(如图2所示);顶盖单体I上设有长条状种植孔101。种植孔101边缘竖向延伸,形成加强垫102 ;加强垫102提高了种 植孔101边缘的结构强度,能够防止种植孔101边缘因承压过大而出现断裂,有助于提高设施寿命。种植孔101内还设置有搭板103 ;搭板103的存在一方面起到加强作用,提高了种植孔的强度,另一方面使得同一种植孔101可安装多个种植筐,降低了种植筐的长度要求。如图3和图4所示,顶盖单体I 一侧横向延伸,形成外台阶104 ;与其不相邻的另一侧横向缩进,形成与外台阶104配合的内台阶105。种植孔101较长边平行于顶盖单体I的延伸的一侧。顶盖由一个以上顶盖单体I构成时,其中一个顶盖单体I的外台阶104插入另一顶盖单体I的内台阶105里,每两个顶盖单体I之间均按照此方法连接,直至形成所需大小的顶盖。这种连接方式,能够防止污水灰尘等污物自顶盖单体I间的缝隙中进入槽体2对营养液形成污染。顶盖单体I上与内台阶105相邻的两侧设置有纵向挡臂106,挡臂106上设有利用槽体2侧壁插入的插槽107。挡臂106以插槽107为界,靠近顶盖单体I中心的部分为内层,远离顶盖单体中心的部分为外层。内层自内台阶第二阶1052延伸至外台阶第一阶1041 ;外层自外台阶第二阶1042延伸至内台阶第一阶1051。槽体2侧壁插入插槽107中,挡臂106内层完全卡于槽体2内部,外层卡于槽体2外部,既防止槽体2在垂直于挡臂方向上的移动,又进一步减少热量的从槽体2侧壁与顶盖单体I的缝隙中的交换。槽体2靠近内台阶105的侧壁完全处于内台阶第一阶1051的覆盖下;能够防止污水、灰尘等污物进入槽体2 ;插槽107深度大于挡臂内层的纵向长度,因而靠近外台阶104的槽体2侧壁与顶盖I之间的缝隙完全由外台阶第一阶1041封闭,能够防止污水灰尘等污物落入槽体2。挡臂106之间设有加强筋108,加强筋108与种植孔101平行,进一步加强了顶盖单体I的强度,提高了顶盖板特别是种植孔I边缘的承重能力。加强筋108与顶盖单体I底面连接的部分为圆滑过渡,提升了顶盖单体的使用寿命和抗压强度。如图5所示,种植筐3为与种植孔101相匹配的长条形,边缘外翻,形成边垫301,边垫301搭放于加强垫102上(如图6所示),既利于种植筐3的拆装,又增加了种植筐3的强度。种植筐3内设营养液导通孔302,使得筐内空间与槽体2中的营养液环境导通,种植筐3内导通孔开于底壁和/或侧壁,植株种植在种植筐3中,既可以靠吸取筐体中的营养液生长,也可依靠根部由导通孔深入槽体中直接吸取营养液。底壁和/或侧壁上的导通孔利于筐内营养液与槽体内营养液的交换。本技术中,种植孔呈长条状,适于对株距要求不高的作物种植,作物间无种植孔间距离的限制,用户可根据条件将植株调整种植,能够在保证单株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顶盖面积过大时由多个顶盖单体组合而成,既防止了顶盖因面积过大、强度不足而断裂,又保证了设施装配使用和拆卸清理时的简易程度。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 仍处于本专利技术创造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条播式水培设施,包括顶盖和槽体,顶盖盖于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长条状种植孔,种植孔边缘竖向延伸,形成加强垫,种植孔内安装有长条状种植筐;种植筐内设营养液导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播式水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顶盖单体构成;所述顶盖单体一侧横向延伸,形成外台阶,与其不相邻的另一侧横向缩进,形成与所述外台阶配合的内台阶;所述种植孔开于顶盖单体上且种植孔较长边平行于顶盖单体的延伸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播式水培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与内台阶相邻的两侧设置有纵向挡臂,所述挡臂上设有利用槽体侧壁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条播式水培设施,包括顶盖和槽体,顶盖盖于槽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长条状种植孔,种植孔边缘竖向延伸,形成加强垫,种植孔内安装有长条状种植筐;种植筐内设营养液导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晓云,段家福,刘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