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766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包括:两根电力传输单元和两根光单元,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由圆形导体和包覆于圆形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光单元包括两根光纤、挤包形成的第一聚乙烯层,第一聚乙烯层和光纤之间填充有缆膏;一阻水带绕包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和光单元外表面,由厚度为0.2~0.4mm的铜带组成的阻水屏蔽层包覆于所述阻水带外表面,一第二聚乙烯层挤包于所述阻水屏蔽层外表面,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和光单元的成缆节径比为40~45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弥补了常规防水光纤复合缆防水性能的缺陷,使其防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可减少电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光纤到户工程的正式启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应运而生,该产品集光纤、输电铜线、铜信号线于一体,可以解决宽带接入、设备用电、应急信号传输等问题。用于连接智能小区或办公楼区的变电箱到各住宅楼或办公楼的配电房所用的光纤复合缆,其敷设方式一般都采用室外直埋或管道敷设,对产品的防水性有一定要求。常规的防水光纤复合缆,多采用绕包一层防水包带和使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护套材料,但其防水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容易造成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此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弥补了现有防水光纤复合缆防水性能的缺陷,使其防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可减少电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包括:两根电力传输单元和两根光单元,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由圆形导体和包覆于圆形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光单元包括两根光纤、挤包形成的第一聚乙烯层,第一聚乙烯层和光纤之间填充有缆膏;一阻水带绕包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和光单元外表面,由厚度为0.2^0.4mm的铜带组成的阻水屏蔽层包覆于所述 阻水带外表面,一第二聚乙烯层挤包于所述阻水屏蔽层外表面,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和光单元的成缆节径比为4(Γ45倍。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圆形导体的截面为6mm2。2、上述方案中,所述阻水带的厚度为0.05mm。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层厚度为2.(Γ2.2mm。4、上述方案中,所述铜带厚度为0.3mm。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本技术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弥补了常规防水光纤复合缆防水性能的缺陷,使其防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可减少电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其次,所述屏蔽层采用铜带连锁铠装,在满足屏蔽要求的同时实现阻水,即使聚乙烯层阻水出现缺陷,也能通过屏蔽层来实现阻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电力传输单元;2、光单元;3、圆形导体;4、绝缘层;5、光纤;6、缆膏;7、第一聚乙烯层;8、阻水带;9、第二聚乙烯层;10、铜带;11、阻水屏蔽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包括:两根电力传输单兀I和两根光单元2,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由圆形导体3和包覆于圆形导体3外表面的绝缘层4组成,所述光单元2包括两根光纤5、挤包形成的第一聚乙烯层7,第一聚乙烯层7和光纤5之间填充有缆膏6 ;—阻水带8绕包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兀I和光单兀2外表面,由厚度为0.25mm的铜带10组成的阻水屏蔽层11包覆于所述阻水带8外表面,铜带10加工方式为连锁铠装,故具有阻水性能;一第二聚乙烯层9挤包于所述阻水屏蔽层11外表面,所述电力传输单元I和光单元2的成缆节径比为4(Γ45倍。上述第二聚乙烯层9厚度为2.1mm,上述第一聚乙烯层7的厚度为1.1mm。实施例2: —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包括:两根电力传输单兀I和两根光单元2,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由圆形导体3和包覆于圆形导体3外表面的绝缘层4组成,所述光单元2包括两根光纤5、挤包形成的第一聚乙烯层7,第一聚乙烯层7和光纤5之间填充有缆膏6 ;—阻水带8绕包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兀I和光单兀2外表面,由厚度为0.35mm的铜带10组成的阻水屏蔽层11包覆于所述阻水带8外表面,铜带10加工方式为连锁铠装,故具有阻水性能;一第二聚乙烯层9挤包于所述阻水屏蔽层11外表面,所述电力传输单元I和光单元2的成缆节径比为4(Γ45倍。`上述圆形导体3的截面为6mm2 ;上述阻水带8的厚度为0.05mm。上述第二聚乙烯层9厚度为2.2mm,上述第一聚乙烯层7的厚度为1.1mm,上述铜带10厚度为0.3mm。采用上述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弥补了常规防水光纤复合缆防水性能的缺陷,使其防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可减少电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其次,所述屏蔽层采用铜带连锁铠装,在满足屏蔽要求的同时实现阻水,即使聚乙烯层阻水出现缺陷,也能通过屏蔽层来实现阻水。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电力传输单元(I)和两根光单元(2),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由圆形导体(3)和包覆于圆形导体(3)外表面的绝缘层(4)组成,所述光单元(2)包括两根光纤(5)、挤包形成的第一聚乙烯层(7),第一聚乙烯层(7)和光纤(5)之间填充有缆膏(6); 一阻水带(8)绕包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兀(I)和光单兀(2)外表面,由厚度为0.2^0.4mm的铜带(10)组成的阻水屏蔽层(11)包覆于所述阻水带(8)外表面,一第二聚乙烯层(9)挤包于所述阻水屏蔽层(11)外表面,所述电力传输单元(I)和光单元(2 )的成缆节径比为40 45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体(3)的截面为6m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带(8)的厚度为 0.0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乙烯层(9)厚度为2.0 2.2_。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10)厚度为0.3 臟。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包括两根电力传输单元和两根光单元,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由圆形导体和包覆于圆形导体外表面的绝缘层组成,所述光单元包括两根光纤、挤包形成的第一聚乙烯层,第一聚乙烯层和光纤之间填充有缆膏;一阻水带绕包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和光单元外表面,由厚度为0.2~0.4mm的铜带组成的阻水屏蔽层包覆于所述阻水带外表面,一第二聚乙烯层挤包于所述阻水屏蔽层外表面,所述电力传输单元和光单元的成缆节径比为40~45倍。本技术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弥补了常规防水光纤复合缆防水性能的缺陷,使其防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可减少电能、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文档编号H01B9/02GK203150276SQ20132011169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赵凯斌, 任金玲, 孙建卫, 赵行斌, 刘猛 申请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芯阻水屏蔽光纤复合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电力传输单元(1)和两根光单元(2),所述电力传输单元由圆形导体(3)和包覆于圆形导体(3)外表面的绝缘层(4)组成,所述光单元(2)包括两根光纤(5)、挤包形成的第一聚乙烯层(7),第一聚乙烯层(7)和光纤(5)之间填充有缆膏(6);一阻水带(8)绕包于所述电力传输单元(1)和光单元(2)外表面,由厚度为0.2~0.4mm的铜带(10)组成的阻水屏蔽层(11)包覆于所述阻水带(8)外表面,一第二聚乙烯层(9)挤包于所述阻水屏蔽层(11)外表面,所述电力传输单元(1)和光单元(2)的成缆节径比为40~45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斌任金玲孙建卫赵行斌刘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