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6456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该气密检测头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上的垫片,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扳手件,所述第一扳手件由所述筒体向外侧延伸凸出。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电池气密检测头进行蓄电池气密检测时,用手抓住筒体上的第一扳手件后旋转气密检测头,将气密检测头的螺纹头旋入与螺纹头匹配的蓄电池盖中,之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蓄电池气密检测,旋转操作更加方便,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手在筒体上滑动,以防螺纹头不能紧密与蓄电池盖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密检测头结构简单,旋转操作方便,在进行气密检测时,由于旋转操作更加方便,因而能够提升蓄电池的气密检测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生产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在胶封之后,会有一个气密性检测胶水密封效果的工艺,要求是将气密检测头和蓄电池阀座口处拧紧,然后用设备向蓄电池内部打气,使蓄电池内部气压变大。如果胶水密封效果不好,蓄电池内部气压就无法保持,因此可以检出气密性是否合格。目前在对螺纹结构蓄电池盖所做的蓄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时,多使用外壁被削平的圆筒状结构气密检测头,说明书附图图1、图2和图3分别为现有技术中气密检测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及气管接入口 3的示意图,包括有被削平的圆筒状的筒体1、垫片2、气管接入口 3和螺纹头4,这种气密检测头需要用手握住圆筒状的筒体1,以旋转筒体I将螺纹头4旋入匹配的蓄电池盖中进行蓄电池的气密性检测,在旋转筒体I时,旋转操作十分不便,必须用手紧紧抓住筒体1,以防手与筒体I产生相对滑动,导致螺纹头4不能紧密与蓄电池盖结合,并且,长期使用这种气密性检测头进行气密性检测,手腕的劳动量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该气密检测头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上的垫片,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扳手件,所述第一扳手件由所述筒体向外侧延伸凸出。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中,所述第一扳手件设置在所述筒体的末端。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中,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第二扳手件,所述第二扳手件与所述第一扳手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的末端。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中,所述第一扳手件为条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中,所述第二扳手件为条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中,所述第一扳手件为圆柱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中,所述第二扳手件为圆柱状。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中,所述筒体的中段凸起有一环状台阶,所述垫片设置于所述环状台阶的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技术的气密检测头进行蓄电池气密检测时,用手抓住筒体上的第一扳手件后旋转气密检测头,将气密检测头的螺纹头旋入与螺纹头匹配的蓄电池盖中,之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蓄电池气密检测,旋转操作更加方便,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手在筒体上滑动,以防螺纹头不能紧密与蓄电池盖结合。并且,本技术的气密检测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升检测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气密检测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气密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气密检测头的气管接入口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4、5和6,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气密检测头包括筒体101,垫片103、气管接入口 104和螺纹头105,在筒体101的末端上设置有第一扳手件102和第二扳手件106,第一扳手件102和第二扳手件106对称设置在筒体101的末端,且第一扳手件102和第二扳手件106都由筒体101向外侧延伸凸出,在筒体101的中段还设置有一环状台阶107,该环状台阶107沿筒体101中段向外凸起。进一步地,第一扳手件102可以设置为条状,也可以设置为圆柱状,第二扳手件106可以设置为条状,也可以设置为圆柱状。在利用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气密检测头进行蓄电池气密检测时,将螺纹头105放入蓄电池盖内,用手同时抓住筒体101末端的第一扳手件102和第二扳手件106,之后在第一扳手件102和第二扳手件106的旋转下旋转筒体101,在筒体101的旋转带动下,螺纹头105被紧紧旋入蓄电池盖中,之后,在气管接入口 104处插上气管,通过气管和本实施方式中的蓄电池气密检测头,往蓄电池壳内输入气体进行检测。利用本技术的蓄电池气密检测头进行蓄电池气密检测时,用手抓住筒体101末端的第一扳手件102和第二扳手件106后,旋转气密检测头,将气密检测头的螺纹头105旋入与螺纹头105匹配的蓄电池盖中,之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蓄电池气密检测,旋转操作更加方便,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手在筒体101上滑动,以防螺纹头105不能紧密与蓄电池盖结合。本技术的蓄电池气密检测头结构简单,旋转操作方便,在进行气密检测时,由于旋转操作更加方便,因而能够提升蓄电池的气密检测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包括筒体(101)和设于筒体(101)上的垫片(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上设置有第一扳手件(102),所述第一扳手件(102)由所述筒体(101)向外侧延伸凸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手件(102)设置在所述筒体(101)的末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上还设置有第二扳手件(106),所述第二扳手件(106)与所述第一扳手件(102)对称设置在所述筒体(101)的末端。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手件(102)为条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扳手件(106)为条状。6.如权利 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扳手件(102)为圆柱状。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密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扳手件(106)为圆柱状。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检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的中段凸起有一环状台阶(107),所述垫片(103)设置于所述环状台阶(107)的一侧。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该气密检测头包括筒体和设于筒体上的垫片,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第一扳手件,所述第一扳手件由所述筒体向外侧延伸凸出。利用本技术的蓄电池气密检测头进行蓄电池气密检测时,用手抓住筒体上的第一扳手件后旋转气密检测头,将气密检测头的螺纹头旋入与螺纹头匹配的蓄电池盖中,之后即可进行正常的蓄电池气密检测,旋转操作更加方便,这样,还可以有效避免手在筒体上滑动,以防螺纹头不能紧密与蓄电池盖结合。本技术的气密检测头结构简单,旋转操作方便,在进行气密检测时,由于旋转操作更加方便,因而能够提升蓄电池的气密检测效率。文档编号G01M3/26GK203148635SQ20122074858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熊正林, 张涛, 运国龙, 李荣明 申请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气密检测头,包括筒体(101)和设于筒体(101)上的垫片(103),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1)上设置有第一扳手件(102),所述第一扳手件(102)由所述筒体(101)向外侧延伸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正林张涛运国龙李荣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