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昌达专利>正文

多用扫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59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扫帚,它包括杆体(10)、横杆(20)和刷头(31),横杆(20)在杆体(10)的下端与之构成一体,刷头(31)向下安装,所述杆体(10)上还向上安装有次刷头。在对日光灯罩等悬挂物和柜体顶部进行扫除作业时不再需要架设支撑物,扫除作业方便、效率高,而且消除了攀高作业的危险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扫帚,特别涉及一种可用于扫除日光灯罩等悬桂物和 拒体顶部灰尘的多用扫帚
技术介绍
扫帚作为一种清洁用具常用于扫除地面或墙面的灰尘,但如用于扫除 曰光灯罩等悬挂物或柜体顶部灰尘时,传统结构的扫帚则显得力不从心, 就需要架设支撑物,如梯子、板凳、桌子等,以供人们处在便于进行扫除 作业的高度。因此,现有的扫帚存在扫除作业不方便、效率低的不足,而 且攀高作业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扫帚,利用该多用扫 帚可方便、快捷地清扫除日光灯罩等悬挂物和柜体顶部灰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多用 扫帚,包括杆体、横杆和刷头,横杆在杆体的下端与之构成一体,刷头向 下安装,其特征是所述杆体上还向上安装有次刷头。在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后,仍用刷头扫除地面的灰尘,而用次刷头扫除 日光灯罩等悬挂物和拒体顶部灰尘,由于杆体具有足够的长度,因此在对 日光灯罩等悬挂物和柜体顶部进行扫除作业时不再需要架设支撑物,扫除 作业方便、效率高,而且消除了攀高作业的危险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增强使用的便利性,所述横杆由相连接的上 橫杆、下横杆构成,刷头、次刷头分别安装在下横杆、上橫杆上;所述次 刷头的数量为两个,该两个次刷头分别位于杆体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为能更方便地扫除较宽柜体顶部灰尘,所述上横杆与下横杆在横向一侧通过铰链形成铰接,并在该侧设置 有的第一锁止机构,而在上横杆与下横杆之间设置有防止其发生张合动作 的第二锁止机构。作为本技术的另 一种优选方案,为能更方便地扫除较宽拒体顶 部灰尘,所述下横杆包括两个独立的下横杆单元构成,所述刷头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下横杆单元上的刷头单元;该两个下横杆单元在其横向外侧分 别通过铰链与上横杆形成铰接,并在该横向外侧分别设置有的第 一锁止机 构,而在上横杆与两个下横杆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止其发生张合动作的 第二锁止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对日光灯罩等悬桂物和柜体顶部进行扫 除作业时不再需要架设支撑物,扫除作业方便、效率高,而且消除了攀高作业的危险性。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图l是本技术多用扫帚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用扫帚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杆体10、握杆11、主杆12、锁紧螺母13、橫杆20、下横杆21、下橫杆单元21a、下横杆单元21b、上 橫杆22、铰链23、第一锁止机构24、第二锁止机构25、刷头31、刷头单 元31a、刷头单元31b、次刷头32、次刷头3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多用扫帚,包括杆体10、横杆M和刷头31。 横杆20在杆体10的下端与之构成一体,刷头31向下安装在杆体10上, 所述杆体10上还向上安装有次刷头。仍用刷头31扫除地面的灰尘,而用 次刷头扫除日光灯罩等悬挂物和拒体顶部灰尘,由于杆体10具有足够的 长度,因此在对日光灯罩等悬挂物和柜体顶部进行扫除作业时不再需要架 设支撑物,扫除作业方便、效率高,而且消除了攀高作业的危险性。参照图1和图2,为增强使用的便利性,所述横杆20由相连接的上 橫杆22、下横杆21构成,刷头31、次刷头分别安装在下橫杆21、上橫杆 22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次刷头的数量宜为两个,即分别 安装在上^f黄杆的次刷头32、 33,该两个次刷头32、 33分别位于杆体10的 两侧。所述杆体10由套插的握杆11、主杆12构成,其中主杆12的下端 与上橫杆21连接构成一体,握杆11与主杆12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母13, 即可通过改变握杆11、主杆12套插长度来调整杆体10的长度,以更好地 适应各种扫除作业的需要。为能更方便地扫除较宽拒体顶部灰尘,在由图1示出的实施例1中, 所述上橫杆22与下横杆21在橫向一侧通过铰链23形成铰接,并在该側设 置有的第一锁止机构24,而在上横杆22与下横杆21之间设置有防止其发 生张合动作的第二锁止机构25。第一锁止机构24的作用是使刷头31只能向外旋转180度,并在扫除 过程中使刷头31与次刷头保持平齐。在由图2示出的实施例2中,所述下横杆21包括两个独立的下橫杆 单元21a、 21b构成,所述刷头31包括分别安装在两个下橫杆单元21a、 21b 上的刷头单元31a、 31b,该两个下横杆单元21a、 21b在其横向外側分别通 过铰链23与上横杆22形成铰接,并在该横向外侧分别设置有的第一锁止 机构24,而在上橫杆21与两个下横杆单元21a、 21b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止 其发生张合动作的第二锁止机构25。用于地面、日光灯罩等宽度较窄的 悬挂物的扫除时,第二锁止机构25使上横杆22、下横杆21 (或下横杆单 元21a、 21b)保持闭合状态。而在扫除较宽拒体顶部灰尘时,则先解除锁 止机构25,使下横杆21 (或下橫杆单元21a、 21b)绕铰链23向外侧旋转 180度,并由第一锁止机构24锁止,此时可用于扫除作业的最大宽度为 刷头31、次刷头的宽度之和。在由图1和图2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 述第一锁止机构24采用的是分别设置在上横杆22、下横杆21横向侧壁上 的一组相对应的钩形结构和钩槽,当然第一锁止^L构24也可以采用锁紧 螺栓或销锁紧等,第二锁止机构25同样可采用类似的结构。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多用扫帚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 将本技术多用扫帚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 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 利范围。权利要求1.多用扫帚,包括杆体(10)、横杆(20)和刷头(31),横杆(20)在杆体(10)的下端与之构成一体,刷头(31)向下安装,其特征是所述杆体(10)上还向上安装有次刷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扫帚,其特征是所述横杆(20)由相 连接的上横杆(22)、下横杆(21)构成,刷头(31)、次刷头分别安装在 下横杆(21 )、上横杆(22)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扫帚,其特征是所述次刷头的数量为 两个,即分别安装在上横杆的次刷头(32、 33),该两个次刷头(32、 33) 分别位于杆体(10)的两侧。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扫帚,其特征是所述上横杆(22)与 下横杆(21 )在横向一侧通过铰链(23)形成铰接,并在该侧设置有的第 一锁止机构(24),而在上横杆(22)与下横杆(21 )之间设置有防止其 发生张合动作的第二锁止机构(25)。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扫帚,其特征是所述下横杆(21)包 括两个独立的下^f黄杆单元(21a、 21b)构成,所述刷头(31)包括分别安 装在两个下横杆单元(21a、 21b)上的刷头单元(31a、 31b);该两个下横 杆单元(21a、 21b)在其横向外侧分别通过铰链(23)与上横杆(22)形 成铰接,并在该横向外侧分别设置有的第一锁止机构(24),而在上横杆(21 )与两个下横杆单元(21a、 2化)之间分别设置有防止其发生张合动 作的第二锁止机构(25)。6. 如权利要求2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多用扫帚,其特征是所述杆 体(10)由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用扫帚,包括杆体(10)、横杆(20)和刷头(31),横杆(20)在杆体(10)的下端与之构成一体,刷头(31)向下安装,其特征是:所述杆体(10)上还向上安装有次刷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昌达
申请(专利权)人:董昌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