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7246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能便于应对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变更,并能使织口位置变得更稳定。所述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包括由在织幅方向延伸的梁部件支承的、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第1、第2导向部件,使第1和第2导向部件的相邻侧端部在织幅方向重叠,在织口附近从下方支承织布,其中,第1、第2导向部件包括具有朝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的安装基部、和具有从上方延伸部朝织口侧延伸且支承织布的抵接部的织布支承部,一方导向部件的上方延伸部位于比另一方导向部件的上方延伸部靠反织口侧,该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位于比另一方导向部件的织布支承部靠上侧,所述第1和第2导向部件配置为:抵接部关于上下方向位于打纬时的筘的纬纱导向槽的范围内的高度位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其中,在经纱方向的接近织布的织口的位置(织口附近)从下方与织布抵接而支承织布。
技术介绍
作为在织机中的织口附近从下方支承织布的装置,有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装置(公知例)。该公知例中的织布支承装置由跨越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在织幅方向延伸的梁部件(边撑杆)支承,在该边撑杆的织幅方向的两端部,通过可在织幅方向移动的支承支架(安装支架)固定导布部件,在边撑杆的织幅方向的中央部,通过安装支架等来固定导杆。而且,这两个导布部件和导杆的作用为:在织口附近跨越织幅方向从下侧支承织布。在上述公知例的情况下,为了应对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的变更(以下,简称为“织幅变更”),通常须准备多个长度各异的导杆,有成本上的问题。又,在织幅变更时需进行以下操作:不仅要在作为织幅方向的一端部的反供纱侧,使导布部件用安装支架沿边撑杆在织幅方向移动,还要在织幅方向的中央部先卸下导杆,再安装另一长度的导杆,还有操作上的问题。作为能方便应对上述织幅变更的织布支承装置,有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现有技术(专利文献2)。在该现有技术中,织布支承装置以一对布端导向和布中央导向作为主体构成,所述一对布端导向装配于在织幅方向延伸的导杆座上,在织幅方向保持间隔地配置并在织布的织端侧支承织布下表面,所述布中央导向架设在两个布端导向之间并在两个布端导向之间支承织布下表面。在此基础上,布中央导向和布端导向是以使布中央导向的至少两端部在织幅方向与布端导向重叠的状态配置,且一对布端导向的至少一方和布中央导向组合成可在织幅方向相对地移动。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通过使一方布端导向朝织幅方向滑动,变更布中央导向与布端导向的重叠量,能方便地应对织幅变更。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各导向是由截面为L字形的部件构成,该部件由与水平的安装面平行的安装部(第2板状部)和从安装部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第I板状部)形成,使上方延伸部的抵接部(第I板状部的上端边缘)与织布抵接而支承织布的下表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325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001-248039号公报在上述 现有技术的结构的情况下,若是专利文献2所列举的使用了筘片的前表面(织布侧的面)形成为平坦的筘(所谓“平筘”)的织机,则能以使作为抵接部的上端边缘接近织口的状态配置各导向。而使用上述平筘的一般是喷水式织机。但若不是喷水式织机,而是如一般的喷气式织机那样使用了由前表面侧形成有凹部的变形筘片构成的、其前表面具有由所述凹部划定出的纬纱导向槽的筘(所谓“变形筘”)的织机,则不能以使抵接部接近织口的状态配置织布支承装置。以下,对其理由进行详细地说明。由于上述变形筘的打纬是在纬纱导向槽的底面进行,因此,在打纬时,变形筘的状态为:划定出纬纱导向槽(凹部)的各筘片的上颌(凹部的入口侧的上角部)及下颌(凹部的入口侧的下角部)比织口朝织布侧伸出。相对于此,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由于将从安装部向大致为铅垂方向的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的上端边缘作为抵接部,因此,若以使抵接部接近织口的状态配置织布支承装置,则将导致上方延伸部在打纬时与筘(特别是上颌)发生干涉。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为了避免与打纬时的筘发生干涉,不得不以使抵接部(上方延伸部)在经纱方向离开织口的状态配置。而且,若织布支承装置的支承织布的位置(抵接部的位置)与织口的距离拉开,则织口的位置将变得不稳定,由此,将导致产生这样的问题,即:在打纬时,织布的织口附近的部分发生波形碰撞现象,不能织造出希望的纬纱密度的织布。又,织口的高度位置也将变得不稳定,打纬时的织口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所织造的织布的手感变差,或产生粗细段。进而,随着织口的高度位置的变化,经纱的开口状态也将变得不稳定,在开口不良的同时恐招致引纬失误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考虑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应对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的变更,并能使织口位置更稳定的织布支承装置。·本技术以织布支承装置为前提,该织布支承装置用于如下的喷气式织机:在筘的前表面具有由形成在筘片上的凹部划定出的纬纱导向槽,且具有在织幅方向跨越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延伸的梁部件,所述织布支承装置包括由所述梁部件支承且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第I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通过使所述第I导向部件和所述第2导向部件的相邻侧的端部在织幅方向重叠配置,在经纱方向的接近织布的织口的位置从下方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而且,本技术的技术要点在于,所述第I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包括安装基部和织布支承部,所述安装基部由所述梁部件支承,至少具有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所述织布支承部从所述安装基部的所述上方延伸部向织口侧延伸,至少具有在织口侧的端部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的抵接部,所述第I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一方导向部件以由所述梁部件支承的状态被设置为:所述上方延伸部位于比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上方延伸部靠反织口侧,且所述织布支承部位于比所述第I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靠上侧,所述第I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配置为:所述抵接部关于上下方向位于打纬时的所述筘的所述纬纱导向槽范围内的高度位置。其中,上述“至少向上方延伸”是指“上方延伸部”至少具有上下方向的成分即可,并不仅限于在铅垂上方延伸,也包括向斜上方延伸的情况。又,关于“安装基部”,至少具有“上方延伸部”即可,另外也可包括在水平方向等延伸的部分(可以是“安装基部”=“上方延伸部”)。又,在本技术的织布支承装置中,也可形成为: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具有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朝织口侧突出的经纱方向的长度尺寸,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在比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突出的部分的织口侧端部向上方延伸,且在与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所述抵接部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承织布。其中,上述“相同的高度位置”是指,在目视判断的条件下,包括高度位置严格相同和高度位置稍有不同的两种情况。例如:从侧面看织机时织布的行进线(=连接织口和最上游侧织布的导辊的线)为水平时,优选相同的高度位置,但若是不影响织布质量的程度,高度位置也可稍有不同。又,所述行进线为倾斜时,优选使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抵接部的高度位置与一方导向部件的抵接部的高度位置在铅垂方向不同,以便在沿着该行进线的高度位置处支承织布。但是,该情况下,若是不影响织布质量的程度,也可与沿着所述行进线的高度位置稍有不同。因此,本技术所谓的“相同的高度位置”是指,包括在铅垂方向相同的高度位置和相对于织布的行进线相同的高度位置的两种情况,且还包含这两种情况下各自的高度位置稍有不同的情况。又,本技术的织布支承装置也可包括作为支承织布的导向部件的所述第I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以外的导向部件。即,在所述织布支承装置中,所述第I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在所述重叠范围内,以使所述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配置,在此基础上,所述织布支承装置也可具备第3导向部件,所述第3导向部件设置为:在织幅方向至少跨越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延伸范围中的除了与所述一方导向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气式织机的织布支承装置,其用于如下的喷气式织机:在筘的前表面具有由形成在筘片上的凹部划定出的纬纱导向槽,且具有在织幅方向跨越所织造的织布的织幅而延伸的梁部件,所述织布支承装置包括由所述梁部件支承且在织幅方向延伸的第1导向部件及第2导向部件,通过使所述第1导向部件和所述第2导向部件的相邻侧的端部在织幅方向重叠配置,在经纱方向的接近织布的织口的位置从下方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包括安装基部和织布支承部,所述安装基部由所述梁部件支承,至少具有向上方延伸的上方延伸部,所述织布支承部从所述安装基部的所述上方延伸部向织口侧延伸,至少具有在织口侧的端部与织布抵接来支承织布的抵接部,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一方导向部件以由所述梁部件支承的状态被设置为:所述上方延伸部位于比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中的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上方延伸部靠反织口侧,且所述织布支承部位于比所述另一方导向部件的所述织布支承部靠上侧,所述第1导向部件及所述第2导向部件配置为:所述抵接部关于上下方向位于打纬时的所述筘的所述纬纱导向槽的范围内的高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谷德生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