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属于正三轮摩托车技术领域,包括前管和前横梁,还包括左梁、右梁、左弯管、右弯管、左后支撑梁、右后支撑梁、左后弯管、右后弯管。对比传统的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架上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梁结构为双梁结构,即增加左梁和右梁,且左梁和右梁均为变截面结构,且对称设置,结构稳定性较高,同时在结构中左梁和右梁的前后分别增加了支撑梁和弯管,进一步加强左梁和右梁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由于左梁和右梁对称设置,确保了整体的上梁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强度更高,从而进一步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属于正三轮摩托车
技术介绍
在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中,上梁由于起到连接前后端以及支撑的作用,其特性是衡量整体摩托车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的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上梁结构,通常采用汽车专用矩形方管、单梁焊接结构的传统结构形式,即上梁的一端焊接在车架的前管上,另一端焊接在车架的底盘架前横梁上。采用上述的焊接结构,由于单梁结构只在车架中心平面上受力,容易造成车架整体受力不平衡,会导致车架的变形甚至是断裂,从而影响车架的整体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受力比较均匀,强度相对较高,能够延长车架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包括前管和前横梁,还包括左梁、右梁、左弯管、右弯管、左后支撑梁、右后支撑梁、左后弯管、右后弯管,其中,左梁和右梁为变截面结构,对称设置,前端分别与前管焊接,其后端通过紧固件分别与左后弯管和右后弯管连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左后支撑梁和右后支撑梁后端分别与前横梁焊接,同时,增加了左弯管和右弯管,左弯管和右弯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都与左梁和右梁焊接。进一步,左梁·和右梁的后端通过铆钉分别与左后弯管和右后弯管铆接。进一步,左梁和右梁均为冲压冷板。对比传统的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上梁结构,本技术的上梁结构为双梁结构,即增加左梁和右梁,且左梁和右梁均为变截面结构,且对称设置,结构稳定性较高,同时在结构中左梁和右梁的前后分别增加了支撑梁和弯管,进一步加强左梁和右梁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由于左梁和右梁对称设置,确保了整体的上梁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强度更高,从而进一步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管,2、左梁,3、右梁,4、左弯管,5、右弯管,6、左后支撑梁,7、右后支撑梁,8、前横梁,9、铆钉,10、左后弯管,11、右后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包括前管I和前横梁8,还包括左梁2、右梁3、左弯管4、右弯管5、左后支撑梁6、右后支撑梁7、左后弯管10、右后弯管11,左梁2和右梁3为变截面结构,对称设置,前端分别与前管I焊接,后端通过紧固件分别与左后弯管10和右后弯管11连接,左后支撑梁6和右后支撑梁7后端分别与前横梁8焊接,左弯管4和右弯管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都与左梁2和右梁3焊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左梁2和右梁3的后端通过铆钉9分别与左后弯管10和右后弯管11铆接。采用铆接的形式比较其他的连接方式更为便捷,且拆卸方便,提高了本结构的安装与维修效率。在本技术中,左梁2和右梁3与左后弯管10和右后弯管11的连接采用其他的形式不影响本技术的目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左梁2和右梁3为冲压冷板。由于冲压冷板多为一次成型,这种加工模式生产出来的钢板较普通的钢板,其弹性和耐磨都有所提升,在变截面的基础上,应用于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中的左梁2和右梁3,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承压能力和稳定性。在在本技术中,左梁2和右梁3使用的材料的改变不影响其双梁机构,从而不影响本技术的目的。综上所述,结合本技术的结构,对比传统的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上梁结构,本技术的上梁结构为双梁结构,即增加左梁2和右梁3,同时在结构中左梁2和右梁3的前后分别增加了支撑梁和弯管,进一步加强左梁2和右梁3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由于左梁2和右梁3均为变截面结构,且对称设置,确保了整体的上梁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强度更高,从而进 一步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包括前管(I)和前横梁(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梁(2)、右梁(3)、左弯管(4)、右弯管(5)、左后支撑梁(6)、右后支撑梁(7)、左后弯管(10)、右后弯管(11),所述的左梁(2)和右梁(3)为变截面结构,对称设置,前端分别与前管(I)焊接,后端通过紧固件分别与左后弯管(10)和右后弯管(11)连接,所述的左后支撑梁(6)和右后支撑梁(7)后端分别与前横梁(8)焊接,所述的左弯管(4)和右弯管(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都与左梁(2)和右梁(3)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梁(2 )和右梁(3 )的后端通过铆钉(9 )分别与左后弯管(IO )和右后弯管(11)铆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梁(2 )和右梁(3 )均为冲`压冷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属于正三轮摩托车
,包括前管和前横梁,还包括左梁、右梁、左弯管、右弯管、左后支撑梁、右后支撑梁、左后弯管、右后弯管。对比传统的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的车架上梁结构,本技术的上梁结构为双梁结构,即增加左梁和右梁,且左梁和右梁均为变截面结构,且对称设置,结构稳定性较高,同时在结构中左梁和右梁的前后分别增加了支撑梁和弯管,进一步加强左梁和右梁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由于左梁和右梁对称设置,确保了整体的上梁结构的受力更加均匀,强度更高,从而进一步延长了车架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2K5/06GK203142903SQ201320137268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贾雨, 尹琳, 王慎林 申请人: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骑式正三轮摩托车车架的双梁结构,包括前管(1)和前横梁(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梁(2)、右梁(3)、左弯管(4)、右弯管(5)、左后支撑梁(6)、右后支撑梁(7)、左后弯管(10)、右后弯管(11),所述的左梁(2)和右梁(3)为变截面结构,对称设置,前端分别与前管(1)焊接,后端通过紧固件分别与左后弯管(10)和右后弯管(11)连接,所述的左后支撑梁(6)和右后支撑梁(7)后端分别与前横梁(8)焊接,所述的左弯管(4)和右弯管(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都与左梁(2)和右梁(3)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雨,尹琳,王慎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宗申三轮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