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昌健专利>正文

一种垂挂式逃生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724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04
一种垂挂式逃生袋,所述逃生袋为直筒形橡胶袋体结构,顶端口设有挂钩,底端口通过竖直橡胶柱连接缓冲垫;在逃生袋侧壁从上至下开设逃生口;在逃生袋的内壁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减速袋,所述减速袋顶口与逃生袋内壁连接,底口采用缩口结构,整体为漏斗状结构,采用软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是一种高层建筑的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代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虽然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居住空间,并能有效利用立体空间,但却存在逃生不便等安全隐患。已知,现在的高层建筑物内只设置了逃生通道用于防灾逃生使用,一旦逃生通道堵塞或停用,势必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精巧、安装简便的垂挂式逃生袋。本技术所述逃生袋为直筒形橡胶袋体结构,顶端口设有挂钩,底端口通过竖直橡胶柱连接缓冲垫;在逃生袋侧壁从上至下开设逃生口 ;在逃生袋的内壁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减速袋,所述减速袋顶口与逃生袋内壁连接,底口采用缩口结构,整体为漏斗状结构,采用软材料制成。使用时,使用者将逃生袋竖直安装在高层建筑物的外墙体上。逃生使用时,使用者从窗口跳入逃生袋侧壁的逃生口内,顺着逃生袋向下滑落,当滑落至减速袋时,减速袋可降低人们的垂落速度,以此类推,直至逃生人员从最下层减速袋掉至缓冲垫上,完成逃生目的。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方便使用,可提高逃生几率,缩短逃生时 间和距离,并可降低逃生时的摔伤事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附图标号:1为逃生袋、2为挂钩、3为缓冲垫、4为逃生口、5为减速袋。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中,所述逃生袋I为直筒形橡胶袋体结构,顶端口设有挂钩2,底端口通过竖直橡胶柱连接缓冲垫3 ;在逃生袋侧壁从上至下开设逃生口 4 ;在逃生袋的内壁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减速袋5,所述减速袋顶口与逃生袋内壁连接,底口采用缩口结构,整体为漏斗状结构,采用软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垂挂式逃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袋(I)为直筒形橡胶袋体结构,顶端口设有挂钩(2),底端口通过竖直橡胶柱连接缓冲垫(3);在逃生袋(I)侧壁从上至下开设逃生口(4);在逃生袋(I)的内壁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减速袋(5),所述减速袋(5)顶口与逃生袋(I)内壁连接,底口采 用缩口结构,整体为漏斗状结构,采用软材料制成。专利摘要一种垂挂式逃生袋,所述逃生袋为直筒形橡胶袋体结构,顶端口设有挂钩,底端口通过竖直橡胶柱连接缓冲垫;在逃生袋侧壁从上至下开设逃生口;在逃生袋的内壁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减速袋,所述减速袋顶口与逃生袋内壁连接,底口采用缩口结构,整体为漏斗状结构,采用软材料制成。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方便使用等优点。文档编号A62B1/02GK203139420SQ20132007874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专利技术者徐昌健 申请人:徐昌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挂式逃生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袋(1)为直筒形橡胶袋体结构,顶端口设有挂钩(2),底端口通过竖直橡胶柱连接缓冲垫(3);在逃生袋(1)侧壁从上至下开设逃生口(4);在逃生袋(1)的内壁从上至下设有多个减速袋(5),所述减速袋(5)顶口与逃生袋(1)内壁连接,底口采用缩口结构,整体为漏斗状结构,采用软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昌健
申请(专利权)人:徐昌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