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隐形床,其包括床体骨架,其由背板以及设于背板两端部的两侧板围护而成;设于两侧板间的第一床单元,其包括两床头、设于两床头间的两平行横梁以及设于两平行横梁间的若干板条;设于两侧板间的书桌板,其两端部设有两平行的桌边缘板;两连接第一床单元和书桌板的连杆支枢;两设于两侧板内侧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包括一设于侧板近底边缘处的下支承、一伸缩杆铰接于该下支承处的气弹簧、一与气弹簧尾部铰接的机械臂,该机械臂一端铰接于机械臂固定板,另一端通过其钩形部挂接于三角托架的托架轴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功能的转换,可便于实现床体和书桌板功能转换而实现隐藏的目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隐形床。
技术介绍
空间有限的居室安放的床诸如宿舍通常都要求具有兼具学习的功能,对于拥有上下铺要求的床基本都无法满足此要求,而且,即使是兼具学习功能的单人床,通常也是将床置于整个床架的顶部,在床架的下部设置供学习用的平台,使得睡觉时需要通过床架设置的梯子爬上设于顶部的床,如此上下攀爬的过程对于使用者来说是相当不方便而且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隐形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隐形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床体骨架,其由一背板以及设于背板两端部且平行的两侧板围护而成,所述两侧板内侧设有两对称的机械臂固定板,该机械臂固定板设有耳轴固定孔;一设于两侧板间的第一床单元,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床头、设于两床头之间的两平行横梁以及设于两平行横梁间的若干板条,所述床头设有方形开口,所述床头下边缘近方形开口处设有第一连杆孔,所述床头靠近上边缘的端头处设有铰接孔;一设于两侧板间的书桌板,其两端部设有两平行的桌边缘板,所述两桌边缘板靠近上边缘处设有第二连杆孔和第三连杆孔,所述桌边缘板背离书桌板一侧设有三角托架;两连接第一床单元和书桌板的连杆支枢,其由两三角铁板以及连接两三角铁板的三套管组成,其中两套管穿设于第二连杆孔和第三连杆孔中,另一套管穿设于第一连杆孔中;两设于两侧板内侧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包括一设于侧板近底边缘处的下支承、一伸缩杆铰接于该下支承处的气弹簧、一与气弹簧尾部铰接的机械臂,该机械臂一端铰接于机械臂固定板,另一端通过其钩形部挂接于三角托架的托架轴处。 所述三角托架包括呈三角形的托架基座,该托架基座设有三个基座固定孔,该托架基座设有一托架轴,所述托架轴远托架基座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床单元的铰接孔处通过设置耳轴衬套结构与固定于床体骨架的机械臂固定板连接,所述耳轴衬套结构含设于铰接孔处的耳轴衬套以及穿设于耳轴衬套中的用作耳轴的耳轴螺丝,所述耳轴螺丝固定于机械臂固定板上耳轴固定孔处。所述两平行横梁相向一侧设有对称的边缘肋,所述板条与边缘肋骨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三角铁板呈等腰直角三角形,该三角铁板在三个角处设有三个孔,该三个孔分别用于连接第一床单 元设置的第一连杆孔以及桌边缘板设置的第二连杆孔以及第三连杆孔。所述第二连杆孔的圆心至桌边缘板尾部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连杆孔圆心至方形开口边二的距离,在从第一床单元从使用状态转变为书桌板呈使用状态过程中,床头沿着设第一连杆孔的角部环绕连杆支枢的套管与书桌板实现联动,便于翻转第一床单元与书桌板后桌边缘板后半部分置于床头的方形开口边一处,与此同时,还可以起到通过桌边缘板支撑第一床单元的作用。所述机械臂固定板的耳轴固定孔中心至背板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床单元床头铰接孔中心至第一床单元床头与上边缘和方形开口边二相邻的边的距离。本技术通过将第一床单元进行圆周运动实现由使用状态到隐藏状态,在隐藏过程中可将书桌板带动至使用状态,二者相互配合,实现联动。当第一床单元处于使用状态时,此时第一床单元的床头下边缘与书桌板的桌边缘板的顶部正好紧紧贴在一起,当转动第一床单元时,首先第一床单元的下边缘与书桌板的桌边缘板前端重合部分开始分离,直至第一床单元通过连杆支枢带动书桌板运动,而第一床单元在翻动过程中,其方形开口与床头下边缘相邻的方形开口边一逐渐压在第一床单元的下边缘与书桌板的桌边缘板前端重合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直至完成使用状态的转变使得二者完全重合在一起,在翻转过程中,手扶第一床单元的远背板一侧的横梁,向背板方向翻动整个第一床单元,此时,第一床单元绕着耳轴衬套结构旋转,书桌板在三角托架的带动下随着第一床单元联动,套设于书桌板边缘处的机械臂的钩形部带动机械臂绕着机械臂铰接于机械臂固定板的铰接点进行旋 转,此时,在机械臂的带动下,气弹簧的伸缩杆缓慢拉伸,待第一床单元运动至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时,机械臂带动的气弹簧的伸缩杆处于最大伸缩状态。如若需从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变换为第一床单元处于使用状态进行相反的操作即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床体骨架顶部设有第二床单元,其由设于两侧板间的上横梁,设于两上横梁相向一侧的上边缘肋以及设于两上边缘肋的若干上板条组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I)对于拥有上下铺功能的多功能隐形床兼具学习的功能,便于宿舍人员的学习,这对于普通上下铺的床来说,是无法实现的;(2)如果仅仅设置单人床,那么在兼顾学习功能的同时,床的设置相对位置更低,免去上下攀爬的繁琐过程,方便使用者的同时,降低了使用的安全风险;(3)床体造价低,结构巧妙而不复杂,便于工业化大规模组装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多功能隐形床的书桌板使用状态侧视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多功能隐形床的第一床单元使用状态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床体骨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床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书桌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连杆支枢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三角托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一中桌边缘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一中床头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一中第一床单元与书桌板组装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连杆支枢组装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一中第一床单元与书桌板组装完毕后与床体骨架组装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铰接孔处耳轴衬套结构组装示意图。图14为图3中联动机构处详图。图15为机械臂钩形部与三角托架挂接示意图。图16a为下支承结构示意图。图16b为机械臂与机械臂固定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6c为气弹簧结构示意图。图17a为图2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床单元向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翻转状态O··图17b为图2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床单元向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翻转状态--O图17c为图2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床单元向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翻转状态_- O图17d为图2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床单元向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翻转状态四。图17e为图2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床单元向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翻转状态五。图17f为图2中处于使用状态的第一床单元向书桌板处于使用状态的翻转状态六。图18为实施例二中多功能隐形床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体骨架11-侧板12-背板111-机械臂固定板1110-耳轴固定孔2-第一床单元21-床头22-横梁23-板条210-铰接孔211-第一连杆孔212-下边缘213-方形开口 214-上边缘2130-方形开口边一 2131-方形开口边二 221-边缘肋3-书桌板31-桌边缘板32-三角托架321-托架基座322-基座固定孔323-托架轴324-环形凹槽33-后边缘板311-第二连杆孔312-第三连杆孔4-连杆支枢41-三角铁板42-套管43-螺钉5-联动机构51-下支承52-气弹簧53-机械臂531-钩形部511-下支承销钉孔512-螺丝孔513-下支承销钉514-开口销521-孔531-球头销6-第二床单元61-上横梁62-护栏7-耳轴衬套结构71-耳轴衬套72-耳轴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本说明书如无特别说明,内侧均指朝向由两侧板以及背板围护而成的内部空间一侧。参见图1 6,一种多功能隐形床,其包括一床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隐形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床体骨架,其由一背板以及设于背板两端部且平行的两侧板围护而成,所述两侧板内侧设有两对称的机械臂固定板,该机械臂固定板设有耳轴固定孔;一设于两侧板间的第一床单元,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床头、设于两床头之间的两平行横梁以及设于两平行横梁间的若干板条,所述床头设有方形开口,所述床头下边缘近方形开口处设有第一连杆孔,所述床头靠近上边缘的端头处设有铰接孔;一设于两侧板间的书桌板,其两端部设有两平行的桌边缘板,所述两桌边缘板靠近上边缘处设有第二连杆孔和第三连杆孔,所述桌边缘板背离书桌板一侧设有三角托架;两连接第一床单元和书桌板的连杆支枢,其由两三角铁板以及连接两三角铁板的三套管组成,其中两套管穿设于第二连杆孔和第三连杆孔中,另一套管穿设于第一连杆孔中;两设于两侧板内侧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包括一设于侧板近底边缘处的下支承、一伸缩杆铰接于该下支承处的气弹簧、一与气弹簧尾部铰接的机械臂,该机械臂一端铰接于机械臂固定板,另一端通过其钩形部挂接于三角托架的托架轴处,其中所述第一床单元的铰接孔处通过设置耳轴衬套结构与固定于床体骨架的机械臂固定板连接,所述耳轴衬套结构含设于铰接孔处的耳轴衬套以及穿设于耳轴衬套中的用作耳轴的耳轴螺丝,所述耳轴螺丝固定于机械臂固定板上耳轴固定孔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兴彪,
申请(专利权)人:罗兴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