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滨棠专利>正文

多折伞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5131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折伞具,包括主杆体、一伞骨部件以及一伞布;主杆体枢设有一上巢部与一下巢部;伞骨部件具有多个用以支撑伞布的伞骨并分别和上巢部与下巢部枢接;伸缩部件设置于一顶盖与上巢部之间,其包括一定杆与一弹性体,定杆具有一用以与顶盖结合的结合部,弹性体的伸张长度大于定杆,且定杆与弹性体的一端互为套设,弹性体的另一端套设于上巢部;顶盖通过伸缩部件弹性地上下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折伞具,通过定杆具有一结合部用以与顶盖结合,并且将伞布夹持,使伞布自顶盖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据此形成一凸出的伞顶造型,更具有设计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多折伞具,特别是指一种收折时伞顶局部可以伸缩的多折伞具。
技术介绍
现代的人对生活的质量越来越讲究,对一件物品的功能性也都很注重,为了符合现在人的需求,伞不再只是一般避雨或防晒的工具,它被要求成又实用又美观的工具,人们希望伞可以有好的避雨功能,又希望好收纳,携带方便,这些需求都来自使用者的习惯。如图1,伞布直接延伸到伞顶,形成一有凸面的造型,具有流线的美感,此设计普遍应用于直式的伞具,然而,若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将此设计应用于有二折或三折伸缩伞骨装置的设计,如图2所示,在收伞具时,会造成伞顶部突起,不仅无法达到要缩短伞具的目的,美观上也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折伞具。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折伞具,所述多折伞具包括:一主杆体,其上枢设有一上巢部与一下巢部;—伞骨部件,其具有多个用以支撑一伞布的伞骨并分别和所述上巢部与下巢部枢接,所述下巢部于主杆体上滑动而使伞骨部件与伞布可收折;一伸缩部件,其设置于一顶盖 与所述上巢部之间,所述伸缩部件包括一定杆与一弹性体,所述定杆具有一用以与所述顶盖结合的结合部,所述弹性体的伸张长度大于所述定杆,且所述定杆与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互为套设,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上巢部;所述顶盖通过所述伸缩部件弹性地上下伸缩。优选地,其中所述多折伞具更包括一第一夹持部与一第二夹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与结合部。优选地,其中所述上巢部包括一凸杆部,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凸杆部。优选地,其中所述上巢部包括一套设部,其套设于所述主杆体。优选地,其中所述上巢部环设有多个枢接座。优选地,其中所述弹性体为一弹簧。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折伞具,通过定杆具有一结合部用以与顶盖结合,并且将伞布夹持,使伞布自顶盖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据此形成一凸出的伞顶造型,更具有设计感;再者,当伞骨部件往内收折时,通过伞骨收折的拉力,压缩伸缩部件中的弹性体,使顶盖向下,据此,可以缩短收折后凸出的伞顶长度,并能与其它收折状态的伞骨部件齐头等长,以维持多折伞具的伞体长度及造型美感。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的一;图2为现有技术的立体示意图的二;图3A为本技术多折伞具的剖面示意图之一;图3B为本技术多折伞具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3C为图3A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A为本技术多折伞具的剖面示意图之二 ;图4B为图4A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主杆体;100-多折伞具;11-上巢部;111-凸杆部;112-套设部;113 -枢接座;12-下巢部;20-伞骨部件;30-伞布;40-顶盖;50-伸缩部件;51_定杆;511-结合部;52_弹性体;61-第一夹持部;62_第二夹持部;70-伞顶;A、B-局部放大处。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本技术揭示一种多折伞具,其利用多个伞骨彼此枢接而可收放的结构原理已为相关
的技术人员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表达与本技术特征有关的结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请参考图3A,为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一较佳实施例,为一种多折伞具100的剖面示意图,一多折伞具100,包括一主杆体10、一伞骨部件20以及一伞布30。于主杆体10上枢设有一上巢部11与一下巢部12,伞骨部件20,具有多个伞骨用以支撑伞布30,且多个伞骨分别与上巢部11与下巢部12枢接,据此,下巢部12于主杆体10上下滑动而使伞骨部件20与伞布30可收折。请参考图3B,伸缩部件50设置于顶盖40与上巢部11之间,其包括一定杆51与一弹性体52。定杆51具有一结合部511用以与顶盖40结合,并且将伞布30夹持,使伞布30以顶盖40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据此形成一凸出的伞顶70的造型,使整体多折伞具更具有设计感。因此,此还可更包括一第一夹持部61与一第二夹持部62,分别设置于顶盖40与结合部511,用以更紧密夹持固定伞布30。请参考图3C,为图3A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弹性体52的伸张长度大于定杆51,且定杆51与弹性体52的一端可互为套设,在此一实施例中,弹性体52的一端套设于定杆51内,当然,也可以将定杆51套设于弹性体52内。此外,弹性体52的另一端则是套设于上巢部11。而上巢部11可再包括一凸杆部111,使弹性体52的另一端套设于此凸杆部111。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弹性体52为一具有弹性可伸缩的材质皆可,在本实施例中以弹簧为主,但并不以此为限。此外,上巢部11可再包括一套设部112,用以套设于主杆体10的顶端。另一方面,上巢部11可环设有多个枢接座113,用以分别枢接多个伞骨,据此,以伸缩部件50可使顶盖40弹性地上下伸缩。请参考图4A,为本技术多折伞具100的收折状态示意图,图4B为图4A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当拉动下巢部12使伞骨部件20往内收折时,通过伞骨收折的拉力,拉动伞布30使顶盖40向下,压缩伸缩部件50中的弹性体52,据此,可以缩短收折后凸出的伞顶70的长度,并能与其它收折的伞骨部件20齐头等长,以维持多折伞具100的伞体长度及造型美感;反之当开伞时,因伞骨部件20张伸,伞布30亦随伞骨部件20张开,此时并未拉动顶盖40向下,因此原压缩的的弹性体52回复,而形成凸出的伞顶70造型,如图3A所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同时以上的描述,对于熟知本
的技术人员应可明了及实施,因此其它未脱离本技术专利精神 下所作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折伞具包括: 一主杆体,其上枢设有一上巢部与一下巢部; 一伞骨部件,其具有多个用以支撑一伞布的伞骨并分别和所述上巢部与下巢部枢接; 一伸缩部件,其设置于一顶盖与所述上巢部之间,所述伸缩部件包括一定杆与一弹性体,所述定杆具有一用以与所述顶盖结合的结合部,所述弹性体的伸张长度大于所述定杆,且所述定杆与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互为套设,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上巢部;所述顶盖通过所述伸缩部件弹性地上下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折伞具更包括一第一夹持部与一第二夹持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与结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部包括一凸杆部,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凸杆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部包括一套设部,其套设于所述主杆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部环设有多个枢接座。6.根据 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一弹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折伞具,包括主杆体、一伞骨部件以及一伞布;主杆体枢设有一上巢部与一下巢部;伞骨部件具有多个用以支撑伞布的伞骨并分别和上巢部与下巢部枢接;伸缩部件设置于一顶盖与上巢部之间,其包括一定杆与一弹性体,定杆具有一用以与顶盖结合的结合部,弹性体的伸张长度大于定杆,且定杆与弹性体的一端互为套设,弹性体的另一端套设于上巢部;顶盖通过伸缩部件弹性地上下伸缩。本技术所提供的多折伞具,通过定杆具有一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折伞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折伞具包括:一主杆体,其上枢设有一上巢部与一下巢部;一伞骨部件,其具有多个用以支撑一伞布的伞骨并分别和所述上巢部与下巢部枢接;一伸缩部件,其设置于一顶盖与所述上巢部之间,所述伸缩部件包括一定杆与一弹性体,所述定杆具有一用以与所述顶盖结合的结合部,所述弹性体的伸张长度大于所述定杆,且所述定杆与所述弹性体的一端互为套设,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上巢部;所述顶盖通过所述伸缩部件弹性地上下伸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滨棠
申请(专利权)人:苏滨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