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505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锁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包括匹配的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卡接连接,所述母扣上设置有平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先把鞋面与中底板通过刷胶贴合,再把中底板和大底板通过刷胶贴合的连接结构,从而节约了胶水,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整个射出锁扣的结构简单,一双鞋只需要较少的这种锁扣结构就能实现鞋面和鞋底的稳固连接,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射出锁扣尤其适用于连接凉鞋、拖鞋和中空鞋的鞋面和鞋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锁扣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凉鞋、拖鞋和中空鞋的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
技术介绍
鞋子的结构大致包括三个部分:鞋面、中底板和大底板。目前生产鞋子的过程,一般是先把鞋面与中底板通过刷胶贴合,再把中底板通过刷胶与大底板贴合,不仅工序复杂,费时较多,而且造成胶水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这种刷胶贴合的方式并不牢靠,当鞋因为浸水或穿得较久等原因导致胶水的粘接失效时,鞋面与鞋底之间容易脱胶,导致鞋子损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专利号为CN201020129492.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鞋面和鞋底的连接结构,其通过在鞋面与鞋底的连接部位设置套扣,而在鞋底的夹层中间设置连接柱,将套扣穿设在连接柱上就完成了鞋面和鞋底的连接。该结构虽然可以避免胶水的使用,实现鞋面和鞋底之间的连接。但是,每双鞋需要多个这种连接结构才能实现整个鞋子的鞋面和鞋底的稳固连接,造成鞋子生产材料的增加,进而导致鞋子生产成本的增加。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尤其是连接凉鞋、拖鞋和中空鞋的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的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尤其是连接凉鞋、拖鞋和中空鞋的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包括匹配的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卡接连接,所述母扣上设置有平台。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公扣包括两根平行的竖直杆和用于连接两根所述竖直杆的连接杆,两根所述竖直杆的末端相对地设置有卡勾。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竖直杆和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竖直杆和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为弧形。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为拱形或直线形。作为本实用 新型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两根所述竖直杆上相对地设置有突起部。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母扣包括母扣主体和与所述卡勾匹配的孔,所述孔设置于所述平台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平台设置于所述母扣主体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母扣主体和所述平台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平台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平台区和第二平台区,所述第一平台区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平台区的长度。作为本技术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平台区的上面两个角设置为与所述突起部匹配的弧形。使用本技术的射出锁扣连接鞋面和鞋底时,公扣可与鞋面单独车缝,再穿过鞋子底部的开口,然后再把公扣和母扣进行组合锁定,同时母扣上的平台可以卡住在鞋底的开口处的台面上,从而实现鞋面和大底板的连接,完成了鞋面和鞋底的连接。在此过程中,可以先对中底板和大底板进行相互组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先把鞋面与中底板通过刷胶贴合,再把中底板和大底板通过刷胶贴合的连接结构,从而节约了胶水,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整个射出锁扣的结构简单,一双鞋只需要较少的这种锁扣结构就能实现鞋面和鞋底的稳固连接,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射出锁扣尤其适用于连接凉鞋、拖鞋和中空鞋的鞋面和鞋底。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中公扣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母扣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中母扣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包括匹配的公扣I和母扣2,公扣I和母扣2卡接连接,母扣2上设置有平台21。平台21用来卡住鞋子底部的开口。实际生产时,鞋子底部可以是一片式(即中底板和大底板是一体的),也可以是两片式组合在一起(即中底板和大底板组合在一起),鞋子的底部设有开口用来使鞋面穿过,开口处有落差存在。鞋面车缝在公扣I上后,很容易从鞋子底部的开口处传过去,然后扣上母扣2进行锁定,应用母扣2的平台21卡住鞋子底部开口处的落差(也可以称之为平台)。其中,公扣I包括两根平行的竖直杆11和用于连接两根竖直杆11的连接杆12,两根竖直杆11的末端相对地设置有卡勾13。连接杆12用来车缝鞋面部分,卡勾13用来与母扣2配合。竖直杆11和连接杆12—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制造起来比较简单,而且成本较低。竖直杆11和连接杆12的连接处为弧形。弧形结构比较平滑,不容易损伤鞋面。连接杆12的形状为拱形或直线形。两根竖直杆11上相对地设置有突起部14。突起部14可以与母扣2的上端较好的契合,保证锁扣的稳固性。母扣2包括母扣主体22和与卡勾13匹配的孔23,孔23设置于平台21的两侧。具体地,孔23的直径应当大于公扣I上的卡勾13横向尺寸,使得卡勾13能够卡入孔23内。平台21设置于母扣主体22的中心位置,并且母扣主体22和平台21 —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制造起来比较简单,而且成本较低。平台2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平台区211和第二平台区212,第一平台区211的长度大于第二平台区212的长度。即平台21的形状类似“T”字型,第一平台区211伸出第二平台区212的部分恰好能让卡勾13勾住。第一平台区211的上面两个角设置为与突起部14匹配的弧形,使得公扣I和母扣2的锁定配合更加稳固。使用本技术的射出锁扣连接鞋面和鞋底时,公扣I可与鞋面单独车缝,再穿过鞋子底部的开口,然后再把公扣I和母扣2进行组合锁定,使公扣I上的卡勾13通过母扣2上的孔23卡在第一平台区211的下方,而且公扣I上的突起部14和母扣2上的第一平台区211的上端相契合,同时母扣2上的平台21可以卡住在鞋底的开口处的台面上,从而实现鞋面和大底板的连接,完 成了鞋面和鞋底的连接。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先对中底板和大底板进行相互组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先把鞋面与中底板通过刷胶贴合,再把中底板和大底板通过刷胶贴合的连接结构,从而节约了胶水,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整个射出锁扣的结构简单,一双鞋只需要较少的这种锁扣结构就能实现鞋面和鞋底的稳固连接,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射出锁扣尤其适用于连接凉鞋、拖鞋和中空鞋的鞋面和鞋底。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指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的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卡接连接,所述母扣上设置有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包括两根平行的竖直杆和用于连接两根所述竖直杆的连接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鞋面和鞋底的射出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匹配的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卡接连接,所述母扣上设置有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高铔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