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56936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工作台,所述通过工作台与支持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做升降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前进、后退中一种或者两者运动的运输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台上的运输机构将工件运输到工作台上方后停止运动,此时升降机构将工作台从一条生产线升或者降到另一条生产线,再启动运输装置,运输该工件,以实现工件从一条生产线运输到另一条生产线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优化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来说是用于 衔接两条流水线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流水线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货物搬运机械,又称输送线或者输送机。流水线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具体生产中还可能涉及多到生产线,这些生产线一般高低设置,当高层生产线上的产品要流入到低层生产线上,或者低层生产线上的产品要流入到高层生产线上时,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搬运,这种方式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衔接高、低生产线的连接装置,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工作台,所述通过工作台与支持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做升降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前进、后退中一种或者两者运动的运输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旋转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外壁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旋转管通过第一旋转装置驱动旋转;_升降杆,其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升降杆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旋转管内部,所述升降杆的外壁至少部分设有与所述旋转管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管外壁的第一从动轮啮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轮,以及连接所述传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传动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每根第二传动轴均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辅助支撑件连接,所述至少一根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旋转装置驱动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为第二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能够正转和/或反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台上的运输机构将工件运输到工作台上方后停止运动,此时升降机构将工作台从一条生产线升或者降到另一条生产线,再启动运输装置,运输该工件,以实现工件从一条生产线运输到另一条生产线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优化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2-传动带;4-传动轮;6_第一从动轮;8_第一电机轴;10-第一主动轮;12_第一电机;14_支撑架;16_旋转管;17_升降杆;18_工作台;20_辅助支撑件;22_第二传动轴;24-第二电机。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14,支撑架14上方设有工作台18,工作台18与支持架之间通过用于驱动工作台18升降的升降机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升降机构包括空心管状结构的旋转管16,其外壁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4上,其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旋转管16内部设有一端伸出的升降杆17,升降杆17伸出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8上,该升降杆17上还设有与旋转管16内壁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该专利技术的支撑架14上还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上设有第一电机轴8,第一电机轴8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10,第一主动轮10与固定连接在旋转管16外壁的第一从动轮6啮合。工作时,第一电机12转动,通过第一电机轴8带动第一主动轮10旋转,从而驱动第一从动轮6转动,第一从动轮6的转动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旋转管16的转动,因为旋转管16的垂直位置不变,通过螺纹副,将转矩转化为推力,将旋转管16的转动转换为升降杆17的垂直运动,从而实现工作台18的升降。 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工作台18及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运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轮4,以及连接传动轮4的传动带2,传动轮4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22,每根第二传动轴22均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8上的辅助支撑件20连接,至少其中一根第二传动轴22通过第二旋转装置驱动旋转。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二选择装置为第二电机24。工作时,第二电机24旋转,驱动第二传动轴22转动,带动其中一根传动轮4转动,使得传动轮4上的传动带2随之转动,对工件进行运送,该第二电机24可正、反转,便于实现不同流水线沿不同方向运输,进一步节约了流水线的空间。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 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工作台,所述通过工作台与支持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做升降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前进、后退中一种或者两者运动的运输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旋转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外壁通过滚动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旋转管通过第一旋转装置驱动旋转; -升降杆,其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升降杆至少部分伸入到所述旋转管内部,所述升降杆的外壁至少部分设有与所述旋转管内壁上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第一电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旋转管外壁的第一从动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轮,以及连接所述传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传动轮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每根第二传动轴均通过滚动轴承与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的辅助支撑件连接,其中一根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二旋转装置驱动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为第二电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能够正转和/或反转。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工作台,所述通过工作台与支持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做升降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前进、后退中一种或者两者运动的运输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台上的运输机构将工件运输到工作台上方后停止运动,此时升降机构将工作台从一条生产线升或者降到另一条生产线,再启动运输装置,运输该工件,以实现工件从一条生产线运输到另一条生产线的自动化,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优化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65G47/64GK103253508SQ201310167608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周建荣 申请人: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流水线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方设有工作台,所述通过工作台与支持架之间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做升降运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沿所述工作台长度方向前进、后退中一种或者两者运动的运输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