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其中底座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一凸台,凸台之间用于放置模具,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固定于两侧凸起上的夹持臂,该夹持臂包括用于压紧模具的下压连杆以及用于驱动下压连杆运动的传动连杆,其中,传动、下压连杆分别安置于凸台上,并能够在凸台上自由旋转;传动连杆一侧与下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另一侧设有能够下压或者抬起的手柄,该下压连杆上还设有用于压紧模具的压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适应不同大小、规格的模具,上下扳动手柄即可松开或压紧模具,操作简单,易于上产,后期维护方便,具有较强实用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电子产品需求量巨大,对制造厂家的生产力水平要求也日益增加。由于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加工相对于一般机械部件加工有很大区别,不仅加工精度要求更高,由于电子产品的零部件体积往往较小,这便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加工设备。现行的生产厂家在制造电子产品零部件时往往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模具,而模具在使用时往往需要通过夹持装置固定,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需要针对不同的模具设计相应的加持装置,不仅生产流程麻烦,且浪费人力物力,影响了整体的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夹持装置,通过设置一可供下压的连杆机构以及一压头完成对零部件的夹持,克服了传统手工加工、手工夹持的缺点,从而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其用于夹持模具,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其中:底座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一凸台,凸台之间用于放置待夹持的模具;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固定于两侧的凸台上的夹持臂,该夹持臂包括用于压紧模具的下压连杆以及用于驱动下压连杆运动的传动连杆,其中:传动连杆与凸台活动连接形成一杠杆结构,其一端与下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另一端作为用于下压或者抬起的手柄;下压连杆与凸台活动连接形成以杠杆结构,其一端与传动连杆铰接并受该传动连杆牵引,另一端设置有一用于压紧模具的压头。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传动连杆包括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其中:第一传动连杆一端设有手柄,另一端与下压连杆相互铰接;第二传动连杆一端铰接于凸台上形成杠杆结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连杆铰接。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压连杆具体为一横置的、与凸台铰接的“T”字形构件,该“T”字形构件一侧的上端与传动连杆铰接,下端与凸台形成杠杆结构;压头固定于“T”字形构件的另一侧。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模具上设有定位销,压头设有一下压面,该下压面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适应不同大小、规格的模具,上下扳动手柄即可松开或压紧模具,操作简单,易于上产,后期维护方便,具有较强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具夹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具夹持装置中夹持机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具夹持装置中压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包括底座50以及固定于该底座50上的夹持机构,其中,底座50两侧分别设有一凸台51,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臂100以及固定座70,图中的两个固定座70分别固定于两个凸台51上。在本实施例中,底座50的两凸台51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即底座50、凸台51可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模具。模具60设置于两凸台51之间,模具60上设有用于与夹持机构之间相互定位的定位销61。如图2所示,夹持臂100具体包括传动连杆110以及下压连杆120,其中,传动连杆110用于传递力矩,下压连杆120用于下压模具60并对该模具60起到固定作用;传动连杆110的一端通过铰链121与下压连杆120形成铰接,传动连杆110、下压连杆120之间可自由的相对旋转;传动连杆110另一端即为供操作人员上下转动的手柄111。`传动连杆110下方设有连杆140,该连杆140 —端通过铰链141与下压连杆110铰接,另一端与固定座70之间通过铰链142铰接,形成一连杆结构。下压连杆120通过铰链122铰接于固定座70上,形成一杠杆,下压连杆120可绕该铰链122自由转动;下压连杆120右侧设有呈“T”字形的突出部,铰链122、121分别设于该突出部的两端。压头130设于下压连杆左端,下压部件131通过螺母132固定于该压头130上;该下压部件131的底面上开设有一定位孔133,如图3所示,该定位孔133与模具60上的定位销61相对应,压头130向下运动时,下压部件131的定位孔133可与模具60的定位销61相互配合固定。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先将传动连杆110的手柄111抬起,将模具60安置在底座50的两凸台51之间,并将传动连杆110的手柄111部分压下,此时由于杠杆原理,传动连杆110向下运动,从而使得连杆140围绕铰链142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传动连杆110通过铰链121牵引下压连杆120围绕铰链122逆时针旋转;压头130向下运动并将模具60压紧固定,下压部件131底面的定位孔133与模具60上的定位销61配合固定,夹持机构便将模具60压紧在底座50上。当需要将模具从夹持臂100上松开时,只需将手柄11向上抬起,压头130便与模具脱离并向上移动。由于本技术中底座50以及凸台51的间距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本技术可适应不同大小、型号的模具;将手柄111上下扳动便可松开或者压紧模具60,方便快捷。再者,夹持机构的部件之间为铰接,结构简单实用,零部件易于生产且容易保养维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 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其用于夹持模具,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之间用于放置待夹持的模具;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固定于两侧的凸台上的夹持臂,该夹持臂包括用于压紧模具的下压连杆以及用于驱动下压连杆运动的传动连杆,其中: 传动连杆与凸台活动连接形成一杠杆结构,其一端与下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另一端作为用于下压或者抬起的手柄; 下压连杆与凸台活动连接形成以杠杆结构,其一端与传动连杆铰接并受该传动连杆牵弓丨,另一端设置有一用于压紧模具的压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连杆包括第一传动连杆和第二传动连杆,其中: 所述第一传动连杆一端设有所述手柄,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连杆相互铰接; 所述第二传动连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凸台上形成杠杆结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连杆铰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连杆具体为一横置的、与所述凸台铰接的“T”字形构件,该“T”字形构件一侧的上端与所述传动连杆铰接,下端与凸台形成杠杆结构;所述压头固定于“T”字形构件的另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 的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压头设有一下压面,该下压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销相对应的定位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其中底座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一凸台,凸台之间用于放置模具,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固定于两侧凸起上的夹持臂,该夹持臂包括用于压紧模具的下压连杆以及用于驱动下压连杆运动的传动连杆,其中,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夹持装置,其用于夹持模具,包括底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两侧对称地设有一凸台,所述凸台之间用于放置待夹持的模具;所述夹持机构包括至少一对分别固定于两侧的凸台上的夹持臂,该夹持臂包括用于压紧模具的下压连杆以及用于驱动下压连杆运动的传动连杆,其中:传动连杆与凸台活动连接形成一杠杆结构,其一端与下压连杆之间相互铰接,另一端作为用于下压或者抬起的手柄;下压连杆与凸台活动连接形成以杠杆结构,其一端与传动连杆铰接并受该传动连杆牵引,另一端设置有一用于压紧模具的压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