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其中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包括并联在所述电池组的每个电池单体的两端的分流模块,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分流模块之间还串联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经分压电阻连接至充电电源,漏极连接至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源极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在电池组的充电过程中,MOS管导通,分流模块接入以防止电池单体过充电;在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MOS管截止,避免了因对应的分流模块与电池单体形成闭合回路而损耗电池组的电量,达到了延长电池组的待机时间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避免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的过充电问题,一般在每个电池单体的两端并联一分流模块,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分流模块的电路结构图。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包括充电模块10以及分别并联在电池单体B1、B2、B3 (以电池组包括三个电池单体为例)的两端的分流模块11、12、13,其中,分流模块11、12、13均包括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集电极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连接,发射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均连接至分流模块11、12、13的输出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均连接至分流模块11、12、13的输入端。上述结构的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可解决电池单体的过充电问题,但是又存在如下问题:在充电完成后,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电池单体B1、B2、B3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形成一个不可控的泄漏放电电流,即将损耗一部分电池组的电量,缩短电池组的待机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旨在解决电池单体的过充电问题,并杜绝在电池组充电完毕后损耗电池组的电量,达到延长电池组待机时间的目的。 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包括并联在所述电池组的每个电池单体的两端的分流模块,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分流模块之间还串联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经分压电阻连接至充电电源,漏极连接至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源极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分流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三端并联稳压器,所述三端并联稳压器的控制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阴极和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入端,阳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均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出端。优选地,所述分流模块还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三端并联稳压器的阴极连接并经所述第七电阻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入端,集电极经第六电阻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出端,发射极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MOS管为N型MOS管。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电池组及对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包括并联在所述电池组的每个电池单体的两端的分流模块,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分流模块之间还串联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经分压电阻连接至充电电源,漏极连接至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源极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入端。优选地,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连接在所述充电电源与所述电池组的正极之间。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通过在每个电池单体的两端均并联分流模块,并在电池单体与分流模块之间串联MOS管,且MOS管的栅极经分压电阻连接至充电电源,漏极连接至电池单体的正极,源极连接至分流模块的输入端,在电池组的充电过程中,MOS管导通,分流模块接入以防止电池单体过充电;在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MOS管截止,避免了因对应的分流模块与电池单体形成闭合回路而损耗电池组的电量,达到了延长电池组的待机时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分流模块的电路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的原理图;图4为图3中分流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图3中分流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本技术 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3,图3为本技术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的原理图,以电池组包括三个电池单体为例,可以理解的是电池组并不限于包括三个电池单体。本技术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包括分流模块1、2、3,以及MOS管Q3、Q4、Q5和分压电阻RIO、Rll、R12,优选地,MOS管Q3、Q4、Q5均为N型MOS管。充电电源Vi经充电模块4与电池组(电池单体B1、B2、B3)的正极,分流模块1、2、3分别并联在电池单体B1、B2、B3的两端,MOS管Q3的栅极经分压电阻RlO连接至充电电源Vi,漏极连接至电池单体BI的正极,源极连接至分流模块I的输入端;M0S管Q4的栅极经分压电阻Rll连接至充电电源Vi,漏极连接至电池单体B2的正极,源极连接至分流模块2的输入端;M0S管Q4的栅极经分压电阻R12连接至充电电源Vi,漏极连接至电池单体B3的正极,源极连接至分流模块3的输入端。本技术所公开的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通过在每个电池单体B1、B2、B3的两端均并联分流模块1、2、3,并在电池单体B1、B2、B3与分流模块1、2、3之间分别串联MOS管Q3、Q4、Q5,且MOS管Q3、Q4、Q5的栅极分别经分压电阻RIO、Rll、R12连接至充电电源,漏极分别连接至电池单体B1、B2、B3的正极,源极分别连接至分流模块1、2、3的输入端,在电池组的充电过程中,MOS管Q3、Q4、Q5导通,分流模块1、2、3接入以防止对应地电池单体B1、B2、B3过充电;在电池组的使用过程中,MOS管Q3、Q4、Q5截止,避免了因对应的分流模块1、2、3与电池单体B1、B2、B3形成闭合回路而损耗电池组的电量,达到了延长电池组的待机时间的目的。 参照图4,图4为图3中分流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在具体实施例中,分流模块1、2、3均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三端并联稳压器Tl,三端并联稳压器Tl的控制极分别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阴极和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均连接至分流模块1、2、3的输入端,阳极和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分流模块1、2、3的输出端。本技术的分流模块1、2、3与现有技术中的分流模块11、12、13 (参照图2所示)的区别是:由三端并联稳压器Tl代替第一三极管Ql及与其集电极连接的第一电阻R1。由于三极管的BE结的门限电压会随温度改变,所以采用图2中的分流模块11、12、13将使电池单体B1、B2、B3两端的电压会随温度改变,不稳定。本实施例通过三端并联稳压器Tl代替第一三极管Ql及第一电阻Rl,不仅杜绝了因第一三极管Ql的门限电压会随温度改变而影响电池单体B1、B2、B3两端的电压的问题,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所以采用本实施例中的分流模块1、2、3,在电池组充电时可以得到电压准确的均衡电压,即使电池单体B1、B2、B3两端的电压恒定。参照图5,图5为图3中分流模块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该实施例中的分流模块是对第一实施例中分流模块1、2、3的改进,在第一实施例中分流模块1、2、3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分流模块还包括一复合结构,具体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和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三端并联稳压器Tl的阴极连接并经第七电阻R7连接至分流模块1、2、3的输入端,集电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至分流模块1、2、3的输出端,发射极连接至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充电的均压电路,包括并联在所述电池组的每个电池单体的两端的分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分流模块之间还串联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经分压电阻连接至充电电源,漏极连接至所述电池单体的正极,源极连接至所述分流模块的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