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刚性前叉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8747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刚性前叉机构,用于替代自行车前叉进行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和连接于所述车架主体前端的自行车头管,所述刚性前叉机构包括固定杆、刚性杆以及连接板,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自行车头管内并且两端伸出于所述自行车头管外;所述刚性杆平行于所述固定杆设置;所述连接板支撑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伸出部分和所述刚性杆,用刚性杆代替自行车前叉,刚性杆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在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时,不会对自行车前叉造成损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刚性前叉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刚性前叉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时,需要对自行车车架进行固定,现有的自行车前叉一般比较细,在进行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时,自行车前叉的刚性不足,很容易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强刚性的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刚性前叉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刚性前叉机构,用于替代自行车前叉进行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和连接于所述车架主体前端的自行车头管,所述刚性前叉机构包括固定杆、刚性杆以及连接板,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自行车头管内并且两端伸出于所述自行车头管外;所述刚性杆平行于所述固定杆设置;所述连接板支撑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伸出部分和所述刚性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主体、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主体两端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固定杆;所述第二连接孔连接所述刚性杆。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或第二连接孔为可调节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距离的长槽孔,所述长槽孔的一端设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紧 固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刚性前叉机构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滑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块驱动机构、水平设置的第二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的第二滑块;所述刚性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车架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优选的,所述刚性杆沿所述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车架主体沿所述垂直方向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为丝杆驱动机构或气缸驱动机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一、用刚性杆代替自行车前叉,刚性杆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在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时,不会对自行车前叉造成损坏;二、在连接板上设置长槽孔,可以调节刚性杆与固定杆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刚性杆与固定杆之间的距离与自行车前叉脚的实际偏心距相对应;三、在刚性杆上连接第一滑动机构,在车架主体上连接第二滑动机构,可以调节刚性杆的长度,可以使刚性杆的长度与自行车前叉的实际长度相对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实施例1的刚性前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实施例1的连接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实施例1的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实施例2的刚性前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公开的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实施例2的连接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公开的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实施例2的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或字母所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11.自行车头管12.车架主体2.固定杆3.刚性杆4.连接板41.连接板主体 42.第一连接孔 43.第二连接孔 51.第一支架 52.第二支架 6.连接板61.连接板主体62.第一连接孔63.第二连接孔64.开口部65.第三连接孔66.快拆螺丝 71.第一导轨72.第一滑块 73.第一升降丝杆 74.手轮 75.第二导轨76.第二滑块77.轴承78.第二升降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以及图3,如其中的图例所示,一种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刚性前叉机构,用于替代自行车前叉进行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自行车车架包括一车架主体12和连接于车架主体12前端的一自行车头管11,刚性前叉机构包括一固定杆2、一刚性杆3以及两连接板4,固定杆2转动连接于自行车头管11内并且两端伸出于自行车头管11外;刚性杆3平行于固定杆2设置;连接板4支撑连接固定杆2的伸出部分和刚性杆3。连接板4包括一连接板主体41、设置于连接板主体41两端的一第一连接孔42和一第二连接孔43 ;第一连接孔42连接固定杆2 ;第二连接孔43连接刚性杆3。刚性杆3与固定杆2之间的距离与自行车的前叉偏心距相同。刚性杆3的长度与自行车前叉的长度相匹配。用刚性杆3替代自行车前叉,刚性杆3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刚性杆3的长度与自行车前叉相匹配;刚性 杆3与固定杆2之间的距离等于自行车前叉脚的偏心距,刚性杆3可以完全替代自行车前叉,在进行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时,不会对自行车前叉造成损坏。实施例2参见图1、图4以及图5,如其中的图例所示,其余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连接板6支撑连接固定杆2的伸出部分和刚性杆3,连接板6包括一连接板主体61、设置于连接板主体61两端的一第一连接孔462和一第二连接孔63 ;第一连接孔62为可调节第一连接孔462和第二连接孔63之间距离的一长槽孔,该长槽孔的一端设有一开口部64 ;开口部64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三连接孔65 ;第三连接孔65通过快拆螺丝66连接。刚性杆3的长度大于自行车前叉的长度。刚性前叉机构还包括一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包括一垂直设置的第一导轨71、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71的一第一滑块72、驱动连接第一滑块72的第一滑块驱动机构、一水平设置的第二导轨75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75的一第二滑块76 ;上述移动机构为丝杆驱动机构,丝杆驱动机构包括一第一升降丝杆73和一手轮74,第一升降丝73旋移连接第一导轨71并且固定连接第一滑块72 ;手轮74连接于第一升降丝杆73的自由端用于旋动第一升降丝杆73。刚性杆3通过轴承77沿上述水平方向连接于第一滑块72上;车架主体12通过第二升降丝杆78旋移连接于第二滑块76上。当对不同的自行车进行车架疲劳试验时,由于自行车前叉的规格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松开快拆螺丝426使刚性杆3在长槽孔,即第一连接孔422中移动,车架主体12可以在第二滑块56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自行车前叉的前插脚偏心距调整的目的;通过旋动手轮74使刚性杆3上移或下降,在刚性杆3上移的同时,刚性杆3可以在轴承77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旋转,车架主体12可以在第二升降丝杆78的作用下沿垂直方向上升,从而实现自行车前叉长度调整的目的。·实施例3其余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连接孔为长槽孔。实施例4其余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为长槽孔。实施例5其余与所述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移动机构为气缸驱动机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一、用刚性杆代替自行车前叉,刚性杆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在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时,不会对自行车前叉造成损坏;二、在连接板上设置长槽孔,可以调节刚性杆与固定杆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刚性前叉机构,用于替代自行车前叉进行自行车车架疲劳实验,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和连接于所述车架主体前端的自行车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前叉机构包括固定杆、刚性杆以及连接板,所述固定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自行车头管内并且两端伸出于所述自行车头管外;所述刚性杆平行于所述固定杆设置;所述连接板支撑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伸出部分和所述刚性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烈辉许斌王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产品安全检验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