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英子专利>正文

防倒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4725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倒流装置。该装置包括带通腔的壳体;所述通腔内设置有密封环面以及止逆芯;所述止逆芯包括芯体和密封件;所述芯体的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通腔的内壁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芯体朝向所述密封环面的一侧,且能够与所述密封环面相抵并形成密封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倒流装置通过设置密封环面以及止逆芯,由于水流是通过两个支撑脚之间的空隙穿越止逆芯的,通过空间较大,因此可以所受到的阻力也就相对较小,流体损失的动能也相应要少,因此流量更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输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倒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流体输送过程中,许多情况下都需要流体进行单向输送,也就是不能倒流。为此,一般都在管路中设置防倒流装置。现有的防倒流装置一般包括两端敞开的筒体,所述筒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挡水环板与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溢流槽,所述挡水环板与环形凸起之间形成便于水流流动的水槽,所述挡水环板顶部设置有漏水板,漏水板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在漏水板与环形凸起之间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面积大于漏水区的面积。将该防倒流装置放置到管道中,水流向下流动到密封板上并沿密封板进入水槽,水流通过环形凸起上的溢流槽进入下段管道内,当管道内水流倒流时,密封板在水流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与漏水板贴合将进水口密封,使水流无法倒流。适合在给水排水工程领域推广应用。但这种结构水流在正向移动时需要分为多股通过多个漏水孔,这会极大的降低水流的动能,导致流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倒流装置,能够保证流体较快的通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防倒流装置,包括带通腔的壳体;所述通腔内设置有密封环面以及止逆芯;所述止逆芯包括芯体和密封件;所述芯体 的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通腔的内壁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芯体朝向所述密封环面的一侧,且能够与所述密封环面相抵并形成密封状态。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止逆芯背离所述密封环面的一侧还连接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远离所述止逆芯的一端与所述通腔的内壁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密封件为橡胶垫;所述芯体上设置有由所述芯体朝向所述密封环面的一侧延伸至背离所述密封环面的一侧的连接孔;所述橡胶垫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连接孔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橡胶垫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连接孔的孔口的卡块。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连接孔为多个,且每个所述连接孔内均穿过一个固定杆;所述卡块为一块,且该卡块与所有固定杆相连。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支撑脚为沿所述通腔的轴向延伸的片状结构。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阀体和阀盖;所述密封环面和所述止逆芯均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止逆芯背离所述密封环面的一侧,且其内壁与所述阀体的外壁螺接。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阀体包括大、小两个子通腔,且所述密封环面为两个所述子通腔之间的阶梯状连接面;所述止逆芯设置在较大的所述子通腔内;所述阀盖套在较大的所述子通腔远离较小的所述子通腔的一端。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定位环;所述阀盖朝向所述阀体的一端与所述定位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前述的防倒流装置中,所述壳体还包括接头以及连接螺母;所述接头设置在所述阀盖远离所述阀体的一侧,所述接头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圈第一卡环;所述连接螺母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第一卡环的第二卡环;所述连接螺母套在所述阀盖以及所述接头的外围,且所述连接螺母的内壁与所述阀盖的外壁螺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防倒流装置通过设置密封环面以及止逆芯,当流体正向通过时,会将止逆芯向远离密封环面的方向推开,使密封件与密封环面之间解除密封状态,水流通过密封件与密封环面之间的空间进入相邻的两个支撑脚之间的空隙,之后到达止逆芯的另一侧。而当流体由止逆芯远离密封环面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时,会推动止逆芯朝密封环面移动,并使密封件与密封环面恢复密封状态,阻止水流通过。由于水流是通过两个支撑脚之间的空隙穿越止逆芯的,通过空间较大,因此可以所受到的阻力也就相对较小,流体损失的动能也相应要少,因此流量更高。此外,本技术所提供的防倒流装置还具有下列技术效果:(I)通过设置弹性装置,能够使密封件与密封环面结合的更紧密,提高密封效果。(2)通过在芯体上设置连接孔以及在密封件上设置固定杆和卡块,可以将密封件牢固的固定在芯体上。(3)通过将支撑脚 设计为片状,能够进一步增大流体流通的截面积,并减小支撑脚的阻力。(4)通过将外壳设计为阀体和阀盖两部分,能够方便止逆芯的拆装。(5)通过将腔体设计为包括大、小两个子通腔,能够利用小的子通腔与其它的管路设备进行连接,使用更加方便。(6)通过设置密封圈以及定位环,能够有效防止流体由阀体与阀盖之间的缝隙流出。(7)通过设置接头和连接螺母,能够使该装置能够快速更换接头以实现快速与多种设备进行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防倒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防倒流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防倒流装置处于开启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二所提供的芯体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所提供的密封件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通腔,2-芯体,3-密封件,4-支撑脚,5-密封环面,6_弹簧,7_连接孔,8-卡块,9-固定杆,10-阀体,11-阀盖,12-子通腔,13-定位环,14-密封圈,15-接头,16-连接螺母,17-第一卡环,18-第二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防倒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带通腔I的壳体;通腔I内设置有密封环面5以及止逆芯;所述止逆芯包括芯体2和密封件3 ;芯体2的四周设置有支撑脚4 ;支撑脚4与通腔I的内壁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支撑脚4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密封件3设置在芯体2朝向密封环面5的一侧,且能够与密封环面5相抵并形成密封状态。 当流体正向通过时,会将止逆芯向远离密封环面5的方向推开,使密封件3与密封环面5之间解除密封状态,水流通过密封件3与密封环面5之间的空间进入相邻的两个支撑脚4之间的空隙,之后到达止逆芯的另一侧。而当流体由止逆芯远离密封环面5的一侧向另一侧流动时,会推动止逆芯朝密封环面5移动,并使密封件3与密封环面5恢复密封状态,阻止水流通过。由于水流是通过两个支撑脚4之间的空隙穿越止逆芯的,通过空间较大,因此可以所受到的阻力也就相对较小,流体损失的动能也相应要少,因此流量更高。实施例二为了进一步提升该防倒流装置的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防倒流装置,如图2至5所示,包括带通腔I的壳体;通腔I内设置有密封环面5以及止逆芯;所述止逆芯包括芯体2和密封件3 ;芯体2的四周设置有支撑脚4 ;支撑脚4与通腔I的内壁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支撑脚4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密封件3设置在芯体2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倒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通腔的壳体;所述通腔内设置有密封环面以及止逆芯;所述止逆芯包括芯体和密封件;所述芯体的四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与所述通腔的内壁滑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留有供液体通过的间隙;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芯体朝向所述密封环面的一侧,且能够与所述密封环面相抵并形成密封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英子
申请(专利权)人:安英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