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蹄块与制动鼓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4704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鼓式制动器蹄块与制动鼓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包括连接一对制动蹄块一/二的支撑板,支撑板由主板和副板构成,主板一端设置有与制动蹄块一连接的卡口,另一端设置有一扁孔,副板上设置有一轴置于扁孔中构成主/副板活络连接;主/副板上各设置有一个扇形齿板一/二相对啮合构成锁定机构;轴上设置有一拉簧一与主板一侧连接,副板上设置有嵌入制动蹄块二的支撑臂;主板上与制动蹄块一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将其与制动蹄块一压合的拉簧二。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主/副板上通过扇形齿板一/二相对啮合构成锁定机构和轴、拉簧一配合使用来控制制动蹄块一/二分别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结构简单、控制可靠。(*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尤其涉及一种鼓式制动器蹄块与制动鼓间隙自动补|石术C且ο
技术介绍
鼓式制动器的摩擦衬片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磨损,使摩擦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不断扩大,会增大刹车机构操作的滞后时间,影响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为了使摩擦衬片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人们设计了诸如棘爪螺栓机构或蜗轮蜗杆机构的自动补偿机构,这些自动补偿机构结构计较复杂,增加了制动器的成本和维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可靠的鼓式制动器蹄块与制动鼓间隙自动补偿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了连接并支撑制动蹄块的长度可变的支撑板,该机构在制动蹄块实施制动时,能自动调整长度,对制动蹄快的间隙进行补偿。具体为,一种鼓式制动器蹄块与制动鼓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包括连接一对制动蹄块一 / 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主板和副板构成,所述主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制动蹄块一连接的卡口,另一端设置有一扁孔,所述副板上设置有一轴置于所述扁孔中构成所述主/副板活络连接;所述主/副板上各设置有一个扇形齿板一/二相对啮合构成锁定机构;所述轴上设置有一拉簧一与·所述主板一侧连接,所述副板上设置有嵌入所述制动蹄块二的支撑臂;所述主板上与所述制动蹄块一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将其与所述制动蹄块一压合的拉黃一。其中,所述拉簧二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拉簧一的弹性系数。所述主板包括本体和位于所述本体一端的与所述本体错开成型的连板,所述扁孔设置于所述连板上;所述扇形齿板一位于所述本体上连接所述连板的一端且其外弧边背向所述本体,所述卡口位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扁孔的长边与所述本体上位于所述卡口和所述扇形齿板一之间的侧边平行。所述副板上的所述扇形齿板二的外弧边与所述扇形齿板一的外弧边相对,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副板上位于所述扇形齿板二的外弧边背向的一侧。所述支撑臂设置有背向所述本体的外弧形的支撑侧边。所述支撑臂顶端设置有挡钩。所述扇形齿板一 / 二的外弧边设置有均勻分布的哨合齿。制动器制动时,制动蹄块一和制动蹄块二张开,拉簧二和支撑臂拉伸连接在一起的主板、副板和拉簧一,使轴沿扁孔移动,扇形齿板一和扇形齿板二脱离;扇形齿板一和扇形齿板二脱离后,支撑臂带动副板绕轴转动,使支撑臂向远离卡口的方向运动。当制动蹄块一和制动蹄块二上的摩擦衬片与制动鼓接触后,支撑臂和卡口停止相互运动。制动器停止制动时,制动蹄块一和制动蹄块_二靠拢,拉黃二和支撑臂停止对连接在一起的主板、副板和拉簧一的拉伸,拉簧一瞬间收缩使扇形齿板一和扇形齿板二哨合形成锁定,轴停止转动,主板和副板停止相互间运动,卡口和支撑侧边的相互位置固定,顶住了制动蹄块一和制动蹄块二的继续罪找,使制动蹄块一和制动蹄块_二上的摩擦衬片分别与制动鼓的间隙停止扩大。随着制动器的使用,摩擦衬片越来越薄,但摩擦衬片与制动鼓接触时卡口和支撑侧边之间的相互位置也越来越远,并且卡口和支撑侧边之间的相互位置总能在每次制动蹄块一和制动蹄块二靠拢的瞬间实现固定,从而达到对制动蹄块一和制动蹄块二上的摩擦衬片分别与制动鼓之间间隙的补偿。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主/副板上通过扇形齿板一/ 二相对哨合构成锁定机构和轴、拉簧一配合使用控制制动蹄块一 / 二分别与制动鼓之间的间隙,结构简单、控制可靠。主板采用错开成型的主体和连板组成的机构,坚固牢靠,加工方便。设置拉簧一使锯齿板和配合齿啮合速度更快;设置拉簧二且拉簧二的弹性系数大于拉簧一的弹性系数,能防止卡槽和制动蹄块一脱离。支撑臂的支撑侧边设置为外弧形,以利于改善支撑侧边受压时的受力状况。支撑臂顶端设置有挡钩能防止支撑臂滑离制动蹄块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副板;3、锁定机构;4、扇形齿板一 ;5、扇形齿板二 ;6、连板;7、扁孔;8、轴;9、卡口 ;10、制动蹄块一 ;11、拉簧二 ;12、支撑臂;13、制动蹄块二 ;14、支撑侧边;15、挡钩;16、拉簧一 ;17、制动鼓;18、主板;19、摩擦衬片;20、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鼓式制动器蹄块与制动鼓间隙自动补偿装直,包括连接一对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_二 13的支撑板I,支撑板I由王板18和副板2构成,主板18包括本体20和位于本体20 —端的与本体20错开成型的连板6,位于本体20上连接连板6的一端设置有外弧边背向本体20的扇形齿板一 4,扇形齿板一 4的外弧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啮合齿,本体20另一端设置有与制动蹄块一 10连接的卡口 9,本体20上与制动蹄块一 10连接的一端还设置有将其与制动蹄块一 10压合的拉簧二 11 ;连板6上设置有扁孔7,扁孔7的长边与本体20上位于卡口 9和扇形齿板一 4之间的侧边平行。副板2设置有与扇形齿板一 4相对啮合构成锁定机构3的扇形齿板二 5,扇形齿板二 5的外弧边与扇形齿板一 4的外弧边相对,扇形齿板二 5的外弧边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与扇形齿板一 4配合使用的哨合齿;副板2上还设置有一轴8置于扁孔7中构成主板18和副板2活络连接,轴8上设置有一拉簧一 16与主板18 —侧连接,拉簧二 11的弹性系数大于拉簧一 16的弹性系数;副板2上还设置有嵌入制动蹄块二 13的支撑臂12,支撑臂12设置有背向本体20的外弧形的支撑侧边14,支撑臂12顶端设置有挡钩15。制动器制动时,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 13张开,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13通过拉簧二 11和支撑臂12拉伸连接在一起的主板18、副板2和拉簧一 16,使轴8沿扁孔7移动,扇形齿板一 4和扇形齿板二 5脱离;扇形齿板一 4和扇形齿板二 5脱离后,支撑臂12带动副板2绕轴8转动,使支撑臂12向远离卡口 9的方向运动。当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 13上的摩擦衬片19与制动鼓接触后,支撑臂12和卡口 9停止相互运动。制动器停止制动时,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 13靠拢,拉簧二 11和支撑臂12停止对连接在一起的主板18、副板2和拉簧一 16的拉伸,拉簧一 16瞬间收缩使扇形齿板一4和扇形齿板二 5啮合形成锁定,轴8停止转动,主板18和副板2停止相互间运动,卡口 9和支撑侧边14的相互位置固定,顶住了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 13的继续靠拢,使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 13上的摩擦衬片19分别与制动鼓17的间隙停止扩大。随着制动器的使用,摩擦衬片19越来越薄,但摩擦衬片19与制动鼓接触时卡口 9和支撑侧边14之间的相互位置也越来越远,并且卡口 9和支撑侧边14之间的相互位置总能在每次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 13靠拢的瞬间实现固定,从而达到对制动蹄块一 10和制动蹄块二 13上的摩擦衬片19分别与制动鼓17之间间隙的补偿。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式制动器蹄块与制动鼓间隙自动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一对制动蹄块一/二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主板和副板构成,所述主板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制动蹄块一连接的卡口,另一端设置有一扁孔,所述副板上设置有一轴置于所述扁孔中构成所述主/副板活络连接;所述主/副板上各设置有一个扇形齿板一/二相对啮合构成锁定机构;所述轴上设置有一拉簧一与所述主板一侧连接,所述副板上设置有嵌入所述制动蹄块二的支撑臂;所述主板上与所述制动蹄块一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将其与所述制动蹄块一压合的拉簧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军殷玉孟许延松李方超
申请(专利权)人:五莲县正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