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3131 阅读:5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的一端与叉形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叉形接头包括销轴和对称设置的叉臂,所述叉臂上对应设置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直拉杆与转向器垂臂的连接端采用叉形接头,使得转向直拉杆传递的推力均衡,有效减小了对转向器垂臂施加的扭转力,提高了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型卡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
技术介绍
转向直拉杆是重型卡车转向系统的一部分,用于将转向器垂臂的摆动传递至前桥转向弯臂,使前桥转向节转动一定角度,达到使前桥改变卡车行驶方向的目的。由于重型卡车前桥的轴荷大,因此对转向直拉杆承受的转动阻力也大,同时重型卡车的行驶路况较为恶劣,前桥车轮行驶时对转向直拉杆的冲击较为严重。常用的转向直拉杆与转向器垂臂间一般通过球销接头相连,这种结构导致转向直拉杆在传递推力的同时,还有对转向器垂臂施加了扭转力,对转向器有较大程度的损伤,并且球销接头本身也较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对转向器损伤小,传递的推力稳定均衡的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的一端与叉形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叉形接头包括销轴和对称设置的叉臂,所述叉臂上对应设置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销孔。优选地,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叉形接头和所述球销接头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销轴通过螺栓与所述叉臂锁定。优选地,所述销轴通过开口销锁定。优选地,还包括两个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分别位于所述叉臂对应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拉杆本体为无缝钢管。本技术的转向直拉杆与转向器垂臂的连接端采用叉形接头,使得转向直拉杆传递的推力均衡,有效减小了对转向器垂臂施加的扭转力,提高了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拉杆本体与叉形接头和球销接头螺纹连接使得转向直拉杆加工便利。进一步地,销轴通过螺栓与叉臂锁定的锁定效果好,操作性好。进一步地,销轴通过开口销锁定的锁定效果好,操作性好。进一步地,调整垫片可调整叉臂与转向器垂臂间的间隙,并且可以减小转向器垂臂与叉臂间的冲击磨损。进一步地,采用无缝钢管材质的拉杆本体抗拉强度及抗弯强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中标示如下所示:转向直拉杆-1,拉杆本体_2,叉形接头_3,球销接头-4,叉臂-5,销轴_6,螺栓_7,调整垫片_8,转向器垂臂-9,定位孔-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转向直拉杆I由拉杆本体2和叉形接头3、球销接头4组成,叉形接头3和球销接头4分别与拉杆本体2的两端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知道拉杆本体可有多种材质选择如无缝钢管、焊钢管等,上述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焊接、销连接等多种方式实现,在本实施例中,拉杆本体2和叉形接头3及球销接头4通过螺纹连接。如图所示,叉形接头3包括销轴6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叉臂5,叉臂5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两个销孔(图中未示出)以供销轴6穿过。其中销轴的锁定方式可有多种,如由螺栓将销轴的头与叉臂固定在一起,或开口销穿过销轴上设置的开口销孔后将销轴锁定,或由销轴上设置的外螺纹与销孔上设置的内螺纹相配合锁定。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螺栓7穿过销轴6的头将销轴6与叉臂5固定连接,即实现了销轴与叉形接头的锁定。在本实施例中,叉形接头3的两个叉臂5对应的端面上还可设置调整垫片8,用于调整转向器垂臂9与叉臂5间的间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想到,调整垫片可有多种尺寸选择以满足实际装配过程中不同的间隙,本技术对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定。如图2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转向器垂臂9置于叉形接头3的叉臂5间,再使用调整垫片8调整转向器垂臂9与叉臂5间的间隙,最后将销轴6穿过叉臂5上的销孔及转向器垂臂9上的定位孔10,并由螺栓7将销轴6锁定在叉形接头3上,此时转向直拉杆I的一端即与转向器垂臂9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再通过球销接头4与前桥转向弯臂固定。虽然本技术是结合以上实施例进行描述的,但本技术并不被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只受所附权利要求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对其进行修改和变化,但并不离开本技术的实质构思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的一端与叉形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叉形接头包括销轴和对称设置的叉臂,所述叉臂上对应设置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本体与所述叉形接头和所述球销接头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通过螺栓与所述叉臂锁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通过开口销锁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分别位于所述叉臂对应的端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本体为无缝钢 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的一端与叉形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叉形接头包括销轴和对称设置的叉臂,所述叉臂上对应设置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销孔。本技术的转向直拉杆与转向器垂臂的连接端采用叉形接头,使得转向直拉杆传递的推力均衡,有效减小了对转向器垂臂施加的扭转力,提高了转向系统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2D7/20GK203126957SQ201320043588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刚, 王定华, 郑文林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型卡车转向直拉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本体,所述拉杆本体的一端与叉形接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球销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叉形接头包括销轴和对称设置的叉臂,所述叉臂上对应设置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销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王定华郑文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