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包括液压油泵站和电控柜以及与二者连接的液压主机,所述液压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多工位模具转盘,所述多工位模具转盘的旋转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及液压马达相连,所述底座上还开有用于排料和成品脱模的工艺功能孔,所述工艺功能孔和上方的多工位模具转盘的工位相对应,所述工位内设有成型模具,所述工艺功能孔下方设有皮带输送装置,所述工艺功能孔上方设有液压机的主压头、脱模装置和布料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布料、压制、脱模、输送同时进行,没有多余辅助动作,生产过程容易跟踪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过载保护,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
技术介绍
型焦成型行业,以机械型焦成型机为例,其原理为电机经过皮带轮,将力量传递至飞轮,飞轮通过离合器、联轴器传递给多级齿轮机构,最后通过曲柄滑块冲压机构对物料进行压制,同时通过槽轮机构进行工位分度,其机械压制力小,压制成型的型煤产品密度低,经焦化后,产品孔隙率高,影响发热值,且强度低,产品易碎。设备压制和工位转盘分度机构都过于复杂,机械故障频发,维修极其困难,影响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型焦使用厂家的维护费用。海绵铁及石墨成型行业,以海绵铁二次压块的液压成型机为例,二次压块所需的压强需在1000Kg/CM2以上,其结构是在四柱液压机的基础上,增加布料结构实现的,其动作顺序为,向前布料、布料完毕退回、主液压缸下压、主液压缸上升、海绵铁压块脱模、压块退出多个顺序步骤,一个循环下来最快需要15秒-30秒的时间,因辅助动作过多,所以产品效率过低。而海绵铁又是钢铁行业必须的原料,用量非常之大,所以往往一个海绵铁项目下来,需要多达几十台的海绵铁液压机,造成设备费用高,维护多,设备总装机容量大,增加压块成本,严重制约着海绵铁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液压成型机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难于维护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包括液压油泵站和电 控柜以及与二者连接的液压主机,所述液压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多工位模具转盘,所述多工位模具转盘的旋转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及液压马达相连,所述液压马达位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的下方,所述底座上还开有用于排料和成品脱模的工艺功能孔,所述工艺功能孔和上方的多工位模具转盘的工位相对应,所述工位内设有成型模具,所述工艺功能孔下方设有皮带输送装置,所述工艺功能孔上方设有液压机的主压头、脱模装置和布料器。在上述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中,所述多工位模具转盘与底座之间还设有底板及耐磨板。在上述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中,所述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为实现所述多工位模具转盘精确分度的凸轮机构或槽轮机构。在上述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中,所述脱模装置包括框架、脱模油缸、导向柱、脱模活动梁和脱模压头,所述框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脱模油缸固定在所述框架的上端,所述脱模油缸的下端设有脱模活动梁,脱模压头固定在所述脱模活动梁上,所述脱模活动梁通过导向柱导向,所述脱模压头与多工位模具转盘的一个工位对应,实现成品的脱模动作。在上述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中,所述液压油泵站包括电动机、液压油泵、液压油箱、冷却器、过滤器、液压管路和电磁阀,所述电动机带动液压油泵从液压油箱内吸油,电磁阀控制各种流量阀、压力阀、方向阀和比例阀通过管路与主油缸、液压马达、主油箱和副油箱相连,将液压能传送至各个液压执行部位,实现工艺动作。在上述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中,所述电控柜包括电控箱体、PLC、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触摸屏、比例放大板、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接点压力表,所述PLC通过编程控制各个部件并接受各个反馈部件的信号,实现设备的工艺动作和报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克服了现有粉末成型技术中的不足,从液压和多工位角度出发,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工位式液压压块机,替代了原有的老式机械压块机、海绵铁液压压块机、屑饼机等。在粉末压制时提高了产品密度,布料、压制、脱模、输送同时进行,没有多余辅助动作,生产过程容易跟踪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高,能够过载保护,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减小了体积、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主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主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泵站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控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包括液压油泵站和电控柜以及与二者连接的液压主机,液压主机包括底座23,底座23上转动设置有多工位模具转盘11,多工位模具转盘11与底座23之间还设有底板13及耐磨板,多工位模具转盘11的旋转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14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16及液压马达17相连,液压马达17位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16的下方,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16为实现多工位模具转盘11精确分度的凸轮机构或槽轮机构。底座23上还开有用于排料和成品脱模的工艺功能孔(图中未示出),工艺功能孔和上方的多工位模具转盘11的工位相对应,工位内设有成型模具,工艺功能孔下方设有皮带输送装置6,工艺功能孔上方设有液压机的主压头22、脱模装置和布料器5。多工位模具转盘11的工位分别对准主压头22、脱模压头10和布料器5,其他闲余工位可在压制复杂产品成型时设置其他机构,以实现工艺要求。多工位模具转盘11的分度旋转动作如下,液压马达17油路中设置比例阀、溢流阀、背压阀、电磁阀等,可实现液压马达17的无级变速变压传动,平稳运行,无液压冲击。液压马达17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16通过刚性连接,以驱动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16,实现多工位模具转盘11的精确分度。当多工位模具转盘11因故障不能旋转动作,系统可实现过载保护功能,保护设备不受损坏,并发出信号至PLC,停机报警。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成型机可为梁柱式结构、框架式结构、钢丝缠绕式结构或一体铸造式结构,其主压制油缸可为活塞式油缸,也可为柱塞油缸加快速缸结构。主压制油缸上方安装有冲液阀和补油罐,以实现油缸的快速下行和回程。脱模装置包括框架25、脱模油缸8、导向柱7、脱模活动梁9和脱模压头10,框架25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23上,脱模油缸8固定在框架25的上端,脱模油缸8的下端设有脱模活动梁9,脱模压头10固定在脱模活动梁9上,脱模活动梁9通过导向柱7导向,脱模压头10与多工位模具转盘11的一个工位对应,实现成品的脱模动作。如图4所示,液压油泵站包括电动机、液压油泵、液压油箱、冷却器、过滤器、液压管路和电磁阀,还包括多种液压阀类、阀块及其一些液压附件。电动机带动液压油泵从液压油箱内吸油,电磁阀控制各种流量阀、压力阀、方向阀和比例阀通过管路与主油缸、液压马达、主油箱和副油箱相连,将液压能传送至各个液压执行部位,实现工艺动作。如图3所示,电控柜包括电控箱体、PLC及其扩展模块、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触摸屏、比例放大板、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电接点压力表,还包括限位开关、警示灯等电器元件,且通过电线相连。根据工艺的需要,在PLC内编入程序,控制各个部件如电磁阀、电机,以及接受各个反馈部件如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限位开关等的信号,实现设备的工艺动作和报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设备启动后,电机带动油泵,从油箱内吸入油液,排出压力油液,经过分度旋转工艺需要的各种液压阀,将压力油液打入液压马达17驱动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16旋转通过联轴器14与旋转轴相连带动旋转轴与多工位模具转盘11进行旋转,旋转完毕后,传感器发出信号至PLC,PLC发出命令关闭液压马达17相关阀路、油泵的油液,再经过加压工艺的液压阀,向主压制缸26和脱模油缸8供油,实现物料的加压成型,同时对上一工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位式液压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泵站和电控柜以及与二者连接的液压主机,所述液压主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设置有多工位模具转盘,所述多工位模具转盘的旋转轴的下端通过联轴器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及液压马达相连,所述液压马达位于精密机械间歇分度机构的下方,所述底座上还开有用于排料和成品脱模的工艺功能孔,所述工艺功能孔和上方的多工位模具转盘的工位相对应,所述工位内设有成型模具,所述工艺功能孔下方设有皮带输送装置,所述工艺功能孔上方设有液压机的主压头、脱模装置和布料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