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379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冲击工具中的减振性。冲击工具包括:工具主体(103)、被容置在工具主体内的缸(141)、动吸振器(171)。动吸振器具有重块(173),该重块能够在作用了弹性构件(175F、175R)的推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直线运动,通过该重块在工具头长轴方向上的运动,对锤击作业时的工具主体进行减振。此外,还具有机械式加振机构(116),其在锤击作业时使弹性构件强制性地振动,从而积极地驱动重块。重块和弹性构件位于工具头长轴线上,且配置在工具主体的内壁面和缸的外周面之间,并且至少覆盖该缸外周面的周向上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电锤(hammer)或电锤钻(hammer drill)等那样直线驱动工具头(tool bit)的冲击工具的减振技术。
技术介绍
国际公开2005/105386号公报公开了设有减振机构的电锤结构。在这种现有的电锤中,利用曲柄机构积极地驱动动吸振器的重块,抑制锤击作业时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能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冲击工具的减振性。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优选的实施方式是:一种冲击工具,通过工具头在长轴方向的冲击动作,对被加工材料进行预定的锤击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具主体、被容置在工具主体内的缸、动吸振器和机械式加振机构。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预定的锤击作业”是指:不仅包括工具头在长轴方向进行冲击动作的锤击作业,还适当地包括在长轴方向进行冲击动作并且绕长轴进行旋转动作的锤钻作业。本专利技术中的动吸振器具有重块,该重块能够在受到弹性构件的推压力的状态下进行直线运动,通过该重块在工具头长轴方向的运动来抑制工具主体在锤击作业时的振动。作为动吸振器的构件的重块,作用至少弹性构件的推压力即可,进而也包含受到阻尼构件的阻尼力作用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中的“弹性构件”的典型形式为弹簧。在锤击作业时,机械式加振机构经由弹性构件,对重块施加工具主体的振动以外的外力,从而积极地驱动重块。这样,通过机械式加振机构积极地驱动重块,强制地使动吸振器振动,因此不论作用在作业工具上的振动大小如何,都能够使动吸振器正常地工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重块和弹性构件位于工具头长-->轴线上,并且配置在工具主体的内壁面和缸的外周面之间,并且至少覆盖该缸外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另外,本专利技术中的“至少覆盖缸外周面的周向的一部分”意味着:对于重块而言,广泛包含了,通过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等的筒状体沿周向覆盖整个缸外周面的形式,或者通过在周向局部上有缝隙而截面大致呈C形的筒状体沿周向覆盖缸外周面的局部的形式等;对于弹性构件而言,是在缸外周配置螺旋弹簧的形式。根据本专利技术,将构成动吸振器的重块和弹性构件,配置在工具主体的内壁面和缸的外周面之间,从而能够将重块和弹性构件的重心配置为与工具头长轴线基本一致。由此,能够防止当重块在工具头长轴方向运动时产生偶力、即沿与电锤头(hammerbit)长轴方向交叉的轴线作用的旋转力。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利用已有空间的配置,能够提供有助于冲击工具小型化的减振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具有直线驱动工具头的动作机构。动作机构具有:马达;冲击件,其为了使工具头进行直线运动,而在该工具头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第一曲柄机构,其将马达的旋转输出变换为直线运动,驱动冲击件。机械式加振机构由滑动件和第二曲柄机构构成,所述滑动件为了对弹性构件施加外力,在电锤头长轴方向直线运动,所述第二曲柄机构将马达的旋转输出变换为直线运动,从而驱动滑动件。另外,第二曲柄机构经由第一曲柄机构被马达旋转驱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单一的马达对冲击件和滑动件进行驱动,实现了合理的驱动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的进一步的实施方式,还具有:开口部,其作为将第一曲柄机构装配到工具主体内时的作业孔,而形成在该工具主体上;盖罩构件,其为了封闭开口部,能够从工具主体的外侧安装到开口部上。第一曲柄机构具有曲柄轴,该曲柄轴可旋转地配置在工具主体的内部,并与开口部相对。第二曲柄机构具有曲柄轴,该曲柄轴可旋转地安装在盖罩构件上,并且与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在同一轴线上对向配置。在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和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的彼此相对的轴端部中的一方上,形成有凹部,在另一方上形成有能够与该凹部卡合的凸部。另外,在盖罩构件被安装到开口部上时,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和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通过凹部和凸部之间的卡合而连接,并且能够从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向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传递旋转。另外,作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对向配置”的形式,优选为大致在同一轴线上对向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用于封闭开口部的盖罩构件上安装第二曲柄机构,另外,在将该盖罩构件安装到开口部上时,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和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通过凸部与凹部之间的卡合,连接为能够旋转传动。因此,在预先将第二曲柄机构装配到盖罩构件上后,进行该盖罩构件相对于开口部的安装作业,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第二曲柄机构安装到第一曲柄机构上,提高装配性。在工具主体上形成的开口部是作为将第一曲柄机构装配到工具主体内时的作业孔而设置的,该第一曲柄机构的上方区域作为敞开空间存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该敞开空间配置第二曲柄机构。即,不必改变已有的冲击工具的外形尺寸就能够安装第二曲柄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重块配置在工具主体上,能够沿着工具主体的内壁面在工具头长轴方向上移动。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重块沿着工具主体的内壁面稳定地直线动作。另外,通过在工具主体侧配置重块和弹性构件,能够实现与缸的外周面分开的配置,例如在用于具有通过缸内的空气压力变化来驱动冲击件进而冲击工具头的结构的冲击工具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对于连通孔的不良影响,所述连通孔为了将空气室与外部连通而形成在缸上。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冲击工具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是:一种冲击工具,通过工具头在长轴方向的冲击动作,对被加工材料进行预定的锤击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具主体;缸,其被容置在工具主体内;驱动件,其在缸内在工具头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冲击件,其在缸内在工具头长轴方向进行直线动作;空气室,其位于缸内,形成在驱动件和冲击件之间。另外,冲击件通过伴随着驱动件的直线运动所引起的空气室的压力变化进行直线动作,通过该冲击件对工具头进行冲击动作,对被加工材料进行预定的锤击作业。另外,该冲击工具优选具有:通气部,其设置在缸上,为了使所述冲击件平稳地动作,将空气室与外部连通,而用于空气室的压力调整;通气部开闭构件,其在工具头长轴方向上可自由滑动地配置在缸的外侧,在工具头的锤击作业中,按预定的时间在开放通气部的开放位置和封闭通气部的封闭位-->置之间移动,从而进行通气部的开闭控制。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配置在缸的外侧的通气部开闭构件控制通气部的开闭,从而能够根据通气部的开闭时期(时间)与冲击件的位置之间的关系,任意地调整(设定)该通气部的开闭时期(时间),即在冲击件进行冲击动作时将通气部从“闭”切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击工具,通过工具头在长轴方向的冲击动作来对被加工材料进行预定的锤击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工具主体;缸,其被容置在所述工具主体中;动吸振器,其具有在作用了弹性构件的推压力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直线运动的重块,通过该重块在所述工具头长轴方向上运动来对锤击作业时的所述工具主体进行减振;机械式加振机构,其在锤击作业时,经由所述弹性构件对所述重块施加所述工具主体的振动以外的外力,从而积极地驱动所述重块,所述重块和所述弹性构件,位于所述工具头的长轴线上,且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的内壁面 和所述缸的外周面之间,并且至少覆盖该缸外周面的周向上的一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6-15 2007-159152;JP 2007-6-15 2007-1591661.一种冲击工具,通过工具头在长轴方向的冲击动作来对被加工材料进
行预定的锤击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
工具主体;
缸,其被容置在所述工具主体中;
动吸振器,其具有在作用了弹性构件的推压力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直线运
动的重块,通过该重块在所述工具头长轴方向上运动来对锤击作业时的所述
工具主体进行减振;
机械式加振机构,其在锤击作业时,经由所述弹性构件对所述重块施加
所述工具主体的振动以外的外力,从而积极地驱动所述重块,
所述重块和所述弹性构件,位于所述工具头的长轴线上,且配置在所述
工具主体的内壁面和所述缸的外周面之间,并且至少覆盖该缸外周面的周向
上的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直线驱动所述工具头的动作机构,
所述动作机构具有:马达;冲击件,其为了使所述工具头进行直线运动
而在该工具头长轴方向上进行直线运动;第一曲柄机构,其将所述马达的旋
转输出变换为直线运动,从而驱动所述冲击件,
所述机械式加振机构具有:滑动件,其为了向所述弹性构件施加外力而
进行直线运动;第二曲柄机构,其将所述第一曲柄机构的旋转运动变换为直
线运动,从而驱动所述滑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
开口部,其作为将所述第一曲柄机构装配到所述工具主体内时的作业孔
而形成在该工具主体上;
盖罩构件,其为了封闭所述开口部,能够从所述工具主体的外侧安装到
所述开口部上,
所述第一曲柄机构具有曲柄轴,该曲柄轴可旋转地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
的内部,并与所述开口部相对,
所述第二曲柄机构具有曲柄轴,该曲柄轴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盖罩构件
上,并且与所述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对向配置
在所述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和所述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的彼此
相对的轴端部中的一方上,形成有凹部,在另一方上形成有能够与该凹部卡
合的凸部,
在所述盖罩构件被安装到所述开口部上时,所述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
轴和所述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通过所述凹部和所述凸部之间的卡合而
连接,并且能够从所述第一曲柄机构侧的曲柄轴向所述第二曲柄机构侧的曲
柄轴传递旋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曲柄机构具有:可旋转的曲柄轴,其在偏离于旋转中心的位置
具有偏心部;连接构件,其将所述偏心部的旋转运动变换为所述驱动件的直
线运动,
所述第二曲柄机构具有:可旋转的曲柄轴,其在偏离于旋转中心的位置
具有偏心部;连接构件,其将所述偏心部的旋转运动变换为所述滑动件的直
线运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块配置在所述工具主体上,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工具主体的内壁面,
在所述工具头长轴方向上移动。
6.一种冲击工具,通过工具头在长轴方向的冲击动作来对被加工材料进
行预定的锤击作业,其特征在于,具有:
工具主体;
缸,其被容置在所述工具主体内;
驱动件,其在所述缸内沿着所述工具头长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
冲击件,其在所述缸内沿着所述工具头长轴方向进行直线动作;
空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义夫生田洋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