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和移动支付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金融IC卡,移动终端添加了虚拟终端应用;移动终端中还有移动终端安全模块和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模块。金融IC卡包括金融IC卡近场通信模块和金融IC卡安全模块。使用添加了虚拟终端应用的移动终端系统可以在不需要其它设备的情况下实现近场支付,将移动终端变成POS机;把支持远程支付应用的移动支付终端逻辑适配到近场支付应用,达到了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在移动支付终端业务处理逻辑的统一,能够保证近场支付的安全性,保证重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保证移动支付金融卡多应用间的安全独立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是一种新型移动支付系统和基于该系统的移动支付实现方法,属于移动支付领域。
技术介绍
移动支付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便捷、安全的服务方式,国际上最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移动支付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移动终端计算能力的大幅提高,以及芯片小型化技术的出现。在一般的交易中可以用移动终端替代金融卡片、P0S、甚至部分个人电脑功能。在现有的移动支付方式下,一种通过在手机中植入NFC芯片和金融卡的方式,将手机变成钱包,在付钱时,由商户提供相应的接收器,买方拿着手机完成“刷一下”这个动作,便捷付款,整个过程和刷公交卡相同。另一种通过将刷卡器插入手机上的耳机插孔并在手机上安装应用,实现在手机上刷卡,将手机变成POS机。但是这两种方式都需要除手机外的其它设备才能完成交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该系统提出了一种用虚拟终端将移动终端变成POS机,实现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的方法。降低了移动支付终端设计的复杂性,并保证支付业务能安全进行。本专利技术一种移动支付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包括移动终端I和金融IC卡2,所述的移动终端I添加了虚拟终端应用1.1。·以下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终端I包括移动终端设备本身和连接到该设备的SIM卡、SD卡或其他外接设备。优选的,所述的移动终端I中还有移动终端安全模块1.2和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模块 1.3。优选的,所述的金融IC卡I包括金融IC卡近场通信模块2.1和金融IC卡安全模块 2.2。优选的,所述的虚拟终端应用1.1包括用户交互模块1.1.1、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1.1.2和金融应用交互模块1.1.3。优选的,所述的用户交互模块1.1.1用于实现对虚拟终端应用功能定义以及与用户交互的界面。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1.1.2用于实现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流程,针对不同的交易组织报文进行移动终端与支付平台和金融应用交互模块1.1.3之间的数据交互。优选的,所述的金融应用交互模块1.1.3根据不同的功能应用,组织具体APDU数据,向金融应用发送APDU,并处理命令响应,完成完整的交易流程。优选的,所述的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模块1.3用于完成移动终端I与金融IC卡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所述的移动终端安全模块1.2用于实现非接触IC卡金融应用。优选的,所述的金融IC卡近场通信模块2.1用于完成移动终端I与金融IC卡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所述的金融IC卡安全模块2.2用于实现非接触IC卡金融应用。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前述移动支付系统的的移动支付实现方法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前述移动支付系统的移动支付实现方法: 用户在移动终端上通过浏览器或客户端程序浏览一些物品,在作出购买决定后,商户主机生成一个交易订单文件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收到这个订单文件后激活移动终端内的支付应用,开始支付动作; 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组织与卡片交互交易报文给金融应用交互模块; 金融应用交互模块将从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接收到的交易报文,解析为卡片命令,卡片命令体现为APDU数据,然后向内置金融IC卡中的移动终端安全模块发送APDU ; 内置金融IC卡中的移动终端安全模块响应从金融应用交互模块发送的命令,组织命令响应APDU返回给金融应用交互模块; 金融应用交互模块解析卡片响应APDU为卡片报文,返回给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 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组织消费交易报文,发送给移动支付平台处理; 移动支付平台解析报文进行处理,`返回交易结果给移动终端支付应用,完成远程支付。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基于前述移动支付系统的的移动支付实现方法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前述移动支付系统的移动支付实现方法: 用户在现场作出购买或付款决定后,收款方在移动终端上输入收款金额,用户将金融IC卡靠近移动终端,开始支付动作; 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实现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定义的交易流程,组织与卡片交互交易报文给金融应用交互模块; 金融应用交互模块将从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接收到的交易报文,解析为卡片命令,卡片命令体现为APDU数据; 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模块以非接触方式向金融IC卡发送APDU命令; 金融IC卡近场通信模块接收从移动终端发送的APDU命令,发送给安全模块; 金融IC卡安全模块响应APDU命令,响应由近场通信模块以非接触方式发送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模块接收金融IC卡响应并发送给金融应用交互模块; 金融应用交互模块解析卡片响应APDU为卡片报文,返回给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 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解析报文进行处理,返回交易结果给收款人,完成近场支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有: 1.使用添加了虚拟终端应用的移动终端系统可以在不需要其它设备的情况下实现近场支付,将移动终端变成POS机。2.把支持远程支付应用的移动支付终端逻辑适配到近场支付应用,达到了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在移动支付终端业务处理逻辑的统一,能够保证近场支付的安全性,保证重要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保密性,保证移动支付金融卡多应用间的安全独立性。附图说明图1为用虚拟终端将移动终端变成POS机的移动支付系统示意 图2为用虚拟终端将移动终端变成POS机实现基于金融IC卡的远程支付流程 图3为用虚拟终端将移动终端变成POS机实现基于金融IC卡的近场支付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支付系统,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I中添加了虚拟终端应用1.1。其用于实现在移动终端上模拟支付终端,如POS终端,以支持远程及近场支付应用。实施例2: 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进一步说,移动终端I包括移动终端设备本身和连接到该设备的SIM卡、SD卡或其他外接设备。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进一步说,移动终端I中除了具有虚拟终端应用1.1外还有移动终端安全模块1.2和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模块1.3。移动终端系统,从用户角度看,包含手持设备和 手持设备上使用的可插入卡片,如SIM卡、SD卡等,从设计角度看,包含上述诸多模块,这些模块可以分别包含于手持设备或其可插入卡片中。实施例4: 如图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进一步说,金融IC卡I包括金融IC卡近场通信模块2.1和金融IC卡安全模块2.2。金融IC卡,从用户角度看,可以是一张独立的银行卡,也可以是包含移动支付金融卡应用的终端。实施例5: 如图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都不同的是,进一步说,虚拟终端应用1.1包括用户交互模块1.1.1、移动支付交易处理模块1.1.2和金融应用交互模块1.1.3。实施例6: 如图1所示,与上述实施例5不同的是,进一步说,用户交互模块1.1.1用于实现对虚拟终端应用功能定义以及与用户交互的界面。金融应用交互模块1.1.3根据不同的功能应用,组织具体APDU数据,向金融应用发送APDU,并处理命令响应,完成完整的交易流程。移动终端近场通信模块1.3用于完成移动终端I与金融IC卡之间的非接触式通信;移动终端安全模块1.2用于实现非接触IC卡金融应用。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前述移动支付系统的的移动支付实现方法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支付系统,包括移动终端(1)和金融IC卡(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终端(1)添加了虚拟终端应用(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毅,朱振新,韩勇桥,鲁纶,赵家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达信息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