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面状采暖器及其制造方法,该面状采暖器实现了在表面上的触感以及表面的外观的提高。面状采暖器具备:底面部件(150);隔热板(140),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121),其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加热线(132),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属金属板之间;以及表面部件(110),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以加热线作为发热源的。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地毯状的供暖器已知有面状采暖器。例如在专利文献I示出的面状采暖器中,表面部件、隔热板以及在均热板配设有加热线的加热单元层叠在一起。在借助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对该层叠体进行加热按压处理时,通过电磁感应使均热板的金属板发热。通过该热来使涂覆在金属板的两面的粘接剂熔融,通过该粘接剂来对表面部件、加热单元以及隔热板进行粘接。然后,通过对层叠体进行冲压来制造面状采暖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6368号公报但是,在以往的面状采暖器中,在加热单元的加热线向表面部件侧和隔热板侧同等程度地突出的状态下层叠。因此,由于加热线导致表面部件稍稍地鼓起。由此,带给用户在表面部件上碰到加热线的触感,损害表面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该面状采暖器实现了在表面上的触感以及表面的外观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形态的面状采暖器具备:板状的底面部件;隔热板,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其层叠在所述 隔热板上;加热线,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属金属板之间;以及面状的表面部件,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上说明的结构,起到如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该面状采暖器实现了在表面上的触感以及表面的外观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参照附图并根据以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得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面状采暖器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图1的面状采暖器的主体的剖视图。图3为示出用于形成图2的主体的原部件的分解剖视图。图4为将作为图3的主体的形成部件的加热线的一部分分解得到的立体图。图5为示意性地示出热冲压装置和用于形成图2的主体的一部分的第I层叠体的首1J视图。图6为示出经过热冲压得到的第I层叠体的剖视图。图7A为示意性地示出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冲压装置以及包括图6的经过热冲压得到的第I层叠体的第2层叠体的剖视图。图7B为示意性地示出图7A所示的第2层叠体与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励磁线圈的俯视图。图8为示意性地示出超声波焊接装置和包括图7B的第2层叠体的主体的剖视图。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修整装置和通过图8的超声波焊接装置来对端部进行了焊接的主体的剖视图。图10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I的变形例的面状采暖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10:表面部件;120:均热板;121:金属板;122:粘接剂;130:加热单元;131:保持板;132:加热线; 140:隔热板;150:底面部件;160:第2粘接板;170:第I粘接板;180:第I层叠体;185:第2层叠体。具体实施例方式第I专利技术的面状采暖器具备:板状的底面部件;隔热板,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其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加热线,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属金属板之间;以及面状的表面部件,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根据此结构,通过低熔点树脂纤维熔融来使隔热板沿着加热线凹陷,使加热线埋入到隔热板。高熔点树脂纤维对该加热线进行弹性支承。由此,由于减轻了由加热线引起的表面部件凹凸的情况,因此能够减轻带给用户的在表面部件上碰到加热线的触感和对表面的外观的损害。第2专利技术的面状采暖器也可以是:在第I专利技术中,所述面状采暖器还具备保持板,所述保持板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在所述隔热板和所述金属板之间,所述加热线配设在所述保持板和所述隔热板之间。根据此结构,保持板对埋入到隔热板的加热线进行覆盖,由此进一步减轻了加热线向表面部件侧的突出。由此,表面部件更为接近平坦。此外,还减轻了层叠在保持板上的金属板的凹凸。在第3专利技术的面状采暖器中,也可以是:在第2专利技术中,利用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粘接剂,将所述底面部件、所述隔热板、所述保持板、所述金属板以及所述表面部件分别依次粘接。根据此结构,利用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粘接剂,将底面部件、隔热板、保持板、金属板以及表面部件依次粘接,来一体地形成面状采暖器。在第4专利技术的面状采暖器中,也可以是:在第I 第3专利技术中的任一个专利技术中,多个所述金属板以在该金属板的延伸方向具有间隙的方式排列。根据此结构,在通过电磁感应使金属板发热时,防止了由金属板的重叠引起的过热。因此,减轻了由过热引起的加热线的损伤等面状采暖器的不良情况。第5专利技术的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具备:通过将底面部件、第I粘接板、隔热板、第2粘接板以及保持板以该顺序层叠而形成第I层叠体的工序,其中所述第I粘接板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第2粘接板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所述保持板在所述第2粘接板侧的主面上安装有加热线;对所述第I层叠体一边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冲压的工序;通过将一边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冲压后的所述第I层叠体、均热板以及面状的表面部件以该顺序层叠而形成第2层叠体的工序,其中所述均热板通过将以热塑性树脂为主成分的粘接剂涂覆在金属板的两个主面而形成;通过电磁感应使所述均热板的所述金属板产生热量的工序;以及对涂覆于所述金属板的所述粘接剂因所述产生的热量而熔融了的所述第2层叠体进行冲压的工序。根据此结构,对第I层叠体一边进行加热一边进行冲压,由此,低熔点树脂纤维熔融,加热线埋入到隔热板。此外,第I粘接板和第2粘接板熔融,底面部件、隔热板、加热板和保持板被粘接而成为一体。该经过加热和冲压得到的第I层叠体、均热板和表面部件层叠而形成第2层叠体,该第2层叠体的均热板的金属板通过电磁感应发热,由此,涂覆在金属板的两个主面的粘接剂熔融,通过对该第2层叠体进行冲压来将第I层叠体、均热板和表面部件依次粘接,从而 形成面状采暖器。在第6专利技术的面状采暖器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第5专利技术中,以比所述高熔点树脂纤维的熔点低且比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点高的温度对所述第I层叠体进行加热。根据此结构,如果以比高熔点树脂纤维的熔点低且比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点高的温度对第I层叠体进行加热,则低熔点树脂纤维熔融,在第I层叠体中加热线埋入到隔热板。此外,高熔点树脂纤维不熔融,能够对埋入到隔热板的加热线进行支承。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的说明。(实施方式I)(面状采暖器的结构)图1为示出实施方式I的面状采暖器100的立体图。图2为示出面状采暖器100的主体的剖视图。图3为示出用于形成主体的原部件的分解剖视图。图4为将作为图3的主体的形成部件的加热线的一部分分解得到的立体图。(面状采暖器的结构)面状采暖器例如为设置在住宅的地面的采暖器。如图1所示,面状采暖器具备主体100、以及设置在主体100的调节器101。调节器101包括控制器(未图示),该控制器对从后述加热线132的发热线132d通过的电流的值等进行控制。调节器101与电源线102连接,来由电源线102供应电力。由此,电流从加热线1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状采暖器,其具备:板状的底面部件;隔热板,其层叠在所述底面部件上;金属板,其层叠在所述隔热板上;加热线,其配设在所述隔热板和所述金属板之间;以及面状的表面部件,其层叠在所述金属板上,所述隔热板由无纺布构成,所述无纺布由高熔点树脂纤维和具有比该高熔点树脂纤维低的熔点的低熔点树脂纤维混合而成,所述加热线通过所述低熔点树脂纤维的熔融来埋入到所述隔热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川由隆,内海雅之,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