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以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3227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发光装置(100)的散热装置(10),包括散热本体(1)和多个周向分布的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具有根部(22)和片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根部(22)彼此连接在一起并环绕所述散热本体(1)的外周壁(13)并且所述散热片(2)的片部(21)从所述散热本体(1)上突起,所述散热本体(1)开设有第一空气通道(11),相邻散热片(2)的片部(21)之间形成通气口(23),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与所述通气口(23)气流相通。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10)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散热性能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装置以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以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LED光源具有寿命长、节约能源、环境友好、防止震动等优点,因此,LED光源可以在广泛的领域内得到应用。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LED的成本越来越低并且光效也得到了增加。由于LED灯对于散热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于散热装置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散热装置的方案。大部分的LED改型灯的散热装置设计为具有大量的散热片,以实现较大的散热面积。US2009/0129102A1中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本体和多个径向延伸的散热片以及环绕散热片下部的弯曲壁。散热片、本体的外围以及壁共同限定出了多个通道,每一个通道具有下部开口和上部开口。该方案仍然需要大量的散热片。US7679096B1中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具有在前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的多个狭缝。散热装置的锥形设计、狭缝以及叶片增加了暴露的表面区域以实现散热。AU2009278057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喇叭形的反射器的散热装置。反射器的内壁用于反射而外周壁用于散热。WO2010/038982A2中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具有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具有本体和多个径向上延伸的散热针脚,本体安装在LED封装和螺纹旋盖之间,散热针脚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至少一个气流通道沿着本体的长度方向形成并且经过散热针脚。上述各方案中均未提出一种散热性能好以及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发光装置的散热装置,其能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各种解决方案的缺点,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散热性能好的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发光装置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本体和多个周向分布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具有根部和片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根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并在周向上连接到所述散热本体的外周壁并且所述散热片的片部从所述散热本体上突起,所述散热本体开设有第一空气通道,相邻散热片的片部之间形成通气口,所述第一空气通道与所述通气口气流相通。利用散热片的设计,由于散热片的根部彼此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显著增大散热片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面积,从而改善散热。由于散热片的顶部同时又形成了通气口,因此,将起到烟囱效应的第一空气通道和外界气流相通,进一步地改善了散热效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散热片的根部利用连接环连接在一起,相邻散热片的根部之间限定出多个周向间隙,所述周向间隙与所述通气口气流相通。由于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散热片的进一步改良设计,产生了第一空气通道和通气口形成的第一对流路径以外的周向间隙与所述通气口形成的第二对流路径,因此进一步改善了散热装置的散热能力。因此,可以用低导热塑料作为散热装置的制造材料,例如普通的塑料:PBT、POM等。优选地,所述散热本体包括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作为所述第一空气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散热本体包括基板、从所述基板突出的限定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第一周壁以及以预定距离间隔地环绕所述第一周壁的所述外周壁,在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的空间用于安置所述第一热源。在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的环形容纳空间中安置第一热源,有助于实现较短的散热路径,同时既能快速地将热量传递至经过第一空气通道的冷空气,利用对流散热,又能快速地通过外周壁将热量传递至散热片,传递至散热片的热量利用散热片的周向间隙和通气口形成的空气对流散热路径和散热片向外界空气热传导方式实现散热。此外,由于第一热源可以安置在环形容纳空间内,因此,可以分散第一热源所产生的热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替换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散热本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限定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并作为外周壁的第一周壁,所述第一周壁的周向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置所述第一热源的环形凹槽。从而简化了散热本体的制造工艺,降低了散热本体的制造成本。从而同样有助于实现较短的散热路径,同时既能快速地将热量传递至经过第一空气通道的冷空气,又能快速地将热量通过第一周壁传递至散热片。此时散热片可以直接嵌入到第一周壁中。此外,由于第一热源可以安置在环形凹槽内,因此,可以分散第一热源所产生的热量。优选地,在所述基板上在第一空气通道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气流的主动冷却部件。利用主动冷却部件可以进一步改善空气的流动性,从而改善第一空气通道和通气口形成的第一对流路径的散热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替换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散热片的根部利用周向凸缘连接在一起,所述散热片的所述根部利用周向凸缘连接在一起,所述周向凸缘具有环形外周壁以及从所述环形外周壁在径向上延伸的承载部分,所述环形外周壁包围所述散热片的根部的外侧,所述承载部分连接在散热片的根部之间以形成环形基座。在该实施方案中,可以在环形基座上安置所述第一热源。环形基座直接与第一热源接触,从而进一步地缩短了散热片与第一热源的导热路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散热本体包括中央通道和位于所述中央通道周围的周边通道,所述中央通道作为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并且所述周边通道与所述通气口气流相通。根据该优选方案,形成中央通道与通风口以及周边通道与通风口两条对流散热路径。可替换的方案是,所述散热本体包括中央通道和位于所述中央通道周围的至少一个周边通道,至少一部分周边通道作为所述第一空气通道。在该种方案中,中央通道不形成与通风口的对流散热路径,周边通道形成与通风口的对流散热路径。第一热源安置为覆盖所述中央通道和至少另一部分周边通道,从而实现更好的热分布和对流散热能力之间的平衡,例如中央通道中可以用来放置光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附加地或者替换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散热本体包括基板,分别从所述基板突出的限定所述第一空气通道的第一周壁、以及以预定距离间隔地环绕所述第一周壁的第二周壁、环绕所述第二周壁的所述外周壁,在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第二周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径向连接壁,所述径向连接壁限定出位于所述第一周壁和所述第二周壁之间的作为所述周边通道的多个第二空气通道,所述第二空气通道与所述通气口气流相通。利用该方案,除了产生烟囱效应的第一空气通道以外,也提供了产生烟囱效应的多个第二空气通道,从而进一步改善了对流散热。在应用该方案时,既可以在所述第二周壁和所述外周壁之间的空间安置所述第一热源,也可以在所述环形基座上安置所述第一热源。在上述两种情形下,第一热源均可以布置在环形的空间内,因此,可以降低热功率密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附加地或者替换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散热本体包括基板和分别从所述基板突出的多个第二周壁,第二周壁自身分别限定出相应的周边通道,并且所述第二周壁共同围成一个中央通道。从而提供了另外一种限定出周边通道的方案。优选地,第一热源安置为覆盖所述中央通道和至少另一部分周边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中,在如上所述的各个方案中的散热片的片部的顶端分别在径向上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组合成环形容纳槽以用于容纳第二热源。从而散热片进一步可以直接与第二热源接触,改善散热能力,并且由于环形容纳槽是设置在散热片的片部的顶端,因此,在容纳第二热源后,还确保散热片的片部之间的间隙作为通气口。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由塑料制成并且其外表面涂敷有导热涂层。从而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散热装置以及具有该散热装置的发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光装置(100)的散热装置(10),包括散热本体(1)和多个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具有根部(21)和片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根部(22)彼此连接在一起并在周向上连接到所述散热本体(1)的外周壁(13)并且所述散热片(2)的片部(21)从所述散热本体(1)上突起,所述散热本体(1)开设有第一空气通道(11),相邻散热片(2)的片部(21)之间形成通气口(23),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与所述通气口(23)气流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光装置(100)的散热装置(10),包括散热本体(1)和多个散热片(2),所述散热片(2)具有根部(22)和片部(2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根部(22)彼此连接在一起并在周向上连接到所述散热本体(1)的外周壁(13)并且所述散热片(2)的片部(21)从所述散热本体(1)上突起,所述散热本体(1)开设有第一空气通道(11),相邻散热片(2)的片部(21)之间形成通气口(23),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与所述通气口(23)气流相通;其中,所述散热片(2)的所述片部(21)的顶端分别在径向上形成缺口(24),所述缺口(24)组合成环形容纳槽以用于容纳第二热源(5),以使得所述散热片(2)的片部之间的间隙用作通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所述根部(22)利用连接环(26)连接在一起,相邻散热片(2)的根部(22)之间限定出多个周向间隙(25),所述周向间隙(25)与所述通气口(23)气流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包括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作为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包括基板(14)、分别从所述基板(14)突出的限定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的第一周壁(12)以及以预定距离间隔地环绕所述第一周壁(12)的所述外周壁(13),在所述第一周壁(12)和所述外周壁(13)之间的空间用于安置第一热源(3)。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包括基板(14’),所述基板(14’)包括限定第一空气通道(11’)并作为所述外周壁(13)的第一周壁(12’),所述第一周壁(12’)的周向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置第一热源(3)的环形凹槽(15)。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14,14’)上在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11’)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气流的主动冷却部件(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的所述根部(22)利用周向凸缘(26’)连接在一起,所述周向凸缘(26’)具有环形外周壁以及从所述环形外周壁在径向上延伸的承载部分,所述环形外周壁包围所述散热片(2)的根部的外侧,所述承载部分连接在散热片(2)的根部之间以形成环形基座(8)。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包括中央通道和位于所述中央通道周围的至少一个周边通道,所述中央通道作为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并且所述周边通道与所述通气口(23)气流相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1)包括中央通道和位于所述中央通道周围的至少一个周边通道,所述中央通道作为所述第一空气通道(11),并且所述周边通道与所述通气口(23)气流相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迎军林雪琴周志雄毛羽诺贝特·林德
申请(专利权)人: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