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882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其具有标准集装箱的外形和结构以作为标准集装箱使用,且在该集装箱设有转换机构以在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的组合运输时作为转换箱使用,该集装箱在结构上包括有由底端横梁和底侧梁组成的底架,设置于该底架四角的角柱,相邻角柱的顶部之间架设有顶侧梁和顶端横梁,在顶侧梁和顶端横梁上设有集装箱的顶盖,在所述底架的四角均设有底角件,在顶盖的四角设有顶角件,顶端横梁上设有角件位置转换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换箱用以实现超宽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的密排组合运输,可达到方便使用和节约运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运输,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在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组合运输时的转换集装箱。
技术介绍
超宽集装箱等非标集装箱的运输问题一直是困扰集装箱船运的难题。由于非标集装箱的尺寸与标准集装箱的尺寸存在偏差,很难将二者堆垛在一起实现密排运输。若单独运输非标集装箱又会造成空间浪费,从而导致航运成本增加。现有技术为了解决非标集装箱的运输问题,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解决方案为中国专利CN200710063587.0,该专利中提到了一种运输平台,通过运输平台来实现标准集装箱与非标集装箱的组合运输问题。其运输平台的结构类似于标准集装箱的底架,这是在底架的上端设有与非标集装箱底角件对应的顶角件,底架的下端设有与标准集装箱顶角件对应的底角件。运输平台在使用时下部密排标准集装箱,上部密排非标集装箱,而运输平台起到转换过渡的作用。上述的运输平台在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组合运输过程中,由于其仅仅是一个底架结构,运输和使用都要专门的操作,而船舶运输以及港口搬运都是标准化操作,若为其专门制定操作规程势必造成搬运效率低下。另外,运输平台使用前和使用后都必须专门储运,也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集装箱。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可以用作实现超宽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的密排组合运输,达到方便使用和节约运费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具有标准集装箱的外形和结构以作为标准集装箱使用,且在该集装箱设有转换机构以在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的组合运输时作为转换箱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作为转换箱在组合运输时,位于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的中部位置。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作为转换箱在组合运输时,多个所述的标准集装箱横向并排连接作为底层,在底层上设置多个所述的转换箱,多个转换箱并排连接作为转换层,在转换层的上部设置多个非标集装箱作为顶层,非标集装箱和转换箱之间通过转换机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作为转换箱在组合运输时,底层的标准集装箱包括有多层上下排列的标准集装箱。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作为转换箱在组合运输时,顶层的非标集装箱包括有多层上下排列的非标集装箱。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作为转换箱在组合运输时,转换层的转换箱为单层集装箱。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作为一种转换箱,其结构包括有由底端横梁和底侧梁组成的底架,设置于该底架四角的角柱,相邻角柱的顶部之间架设有顶侧梁和顶端横梁,在顶侧梁和顶端横梁上设有集装箱的顶盖,在所述底架的四角均设有底角件,在所述顶盖的四角设有顶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端横梁上设有角件位置转换机构。在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中,所述的角件位置转换机构为设置在顶端横梁上的角件转换孔。在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中,所述的顶端横梁包括有前顶端横梁和后门楣,所述的前顶端横梁和后门楣上分别设有作为角件转换孔的顶角件孔。在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中,所述的转换箱的外形规格为标准40尺集装箱。在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中,所述的非标集装箱包括有53尺集装箱。在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中,所述顶角件孔所处的位置为53尺集装箱上底角件的连接孔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在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的组合运输过程中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3尺集装箱的箱宽为2600mm,不能按照船上2438mm标箱的排布进行密排,为了节约运费让53尺箱也能够实现密排运输,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位于53尺超宽箱和40尺箱之间的转换箱,本专利技术的转换箱外形设计为标准40尺集装箱的尺寸,可以与40尺一起排布,而在转换箱的上部排布53尺箱,可以实现标箱和非标箱的组合密排运输,达到节约运费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的前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的后端示意图。图3是包含有本专利技术转换箱的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的堆垛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求更为清楚明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使用方式,但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标准40尺集装箱和非标准的53尺超宽集装箱的组合运输问题,通过设计制作一个转换箱使得两种类型的集装箱都能够实现密排,提高组合运输的效率,节约运输成本。另外,转换箱的外形与标准集装箱的外形相同,这样使用和储运过程不必再专门处理,提高了使用效率和使用成本。上述用于非标集装箱和标准集装箱组合运输的转换箱在结构上与标准集装箱的结构相似,都包括有由底端横梁和底侧梁组成的底架,设置于该底架四角的角柱,相邻角柱的顶部之间架设有顶侧梁和顶端横梁。这些底架、角柱和顶侧梁以及顶端横梁构成了转换箱的框架结构,还可以在底架上铺设底板,在顶侧梁和顶端横梁上设有集装箱的顶盖。为了实现转 换箱的运输和储运,在底架的四角均设有底角件,在顶盖的四角设有顶角件,这些都与标准集装箱的结构相似。为了实现能够转换的目的,在所述转换箱的顶端横梁上设有角件位置转换机构。通过角件位置转换来将位于上层的非标准集装箱与位于下层的标准集装箱组合起来,利用多个转换箱可以来实现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的密排运输,如图3所示。图3中底部是密排的标准集装箱A,这里的标准集装箱可以有多层堆垛而成,上部为密排的非标集装箱C,这里的非标集装箱也可以是多层堆垛而成,标准集装箱A和非标集装箱C之间密排有一层转换箱B,转换箱B的底部与标准集装箱A接触连接,顶部与非标集装箱C接触连接。上述的角件位置转换机构为设置在转换箱顶端横梁上的角件转换孔。转换箱上的顶端横梁包括有前顶端横梁和后门楣,在上述的前顶端横梁和后门楣上分别设有作为角件转换孔的顶角件孔。在使用过程中,转换箱底部的下角件与标准集装箱的上角件连接;转换箱与非标集装箱之间是通过转换箱的前后顶横梁上的角件连接孔与非标集装箱的下角件连接。下面我们以标准的40尺集装箱和超宽的53尺集装箱的组合运输为例来阐述本专利技术转换箱的使用过程。因为53尺集装箱箱的箱宽为2600mm,不能完全按照船上2438mm标准集装箱的排部进行密排。为了节省运费让上层53尺箱也实现密排运输,就需要在53尺超宽箱和40尺之间有一个转换角件位置的装置。我们采用一个40尺特殊的集装箱作为转换箱来实现组合运输。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标准箱上放置一层16个特殊40尺箱,然后在这特殊40尺箱上再放置3 4层每层15个2600的超宽53尺箱。从而达到使得上层53尺箱密排运输的效果。 转换箱的外形为4(V XV X9.6',大致结构和常规40HC相同,所不同在于转换箱的前顶横梁I和后门楣3上均增加一对顶角件孔2,用于连接上部的超宽53尺集装箱。转换箱上顶角件孔的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标准集装箱40尺箱和非标集装箱53尺箱的具体组合运输方法如下: a、工厂到码头的汽车运输,转换箱和普通40HC结构类似,可以用普通拖车将转换箱拉到码头。b、码头到船上的运输,转换箱和普通40HC结构类似,可以用常规方式将转换箱吊装到船上并用常规连接机构连接。C、返运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该集装箱具有标准集装箱的外形和结构以作为标准集装箱使用,且在该集装箱设有转换机构以在标准集装箱和非标集装箱的组合运输时作为转换箱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洪伟曹雅杰张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