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2665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固定床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床体上的能够分离的上活动床体和下活动床体;纵向设置在所述固定床体上的滑动轨道;滑动模块,其中所述上活动床体和所述下活动床体通过所述滑动模块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于所述固定床体底部的床体基座;设置于所述床体基座中的用于调整所述床体水平或垂直状态的能够伸缩的床体支撑杆,所述床体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床体基座,所述床体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床体靠近患者头部的一端,所述床体靠近患者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床体基座枢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床体能够使上下活动床体沿纵向方向上分离,以消除摩擦力,增加牵引力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
技术介绍
脊柱疾患的发病率愈来愈高,目前很多学者与医者认为手术治疗被过分采用,甚至误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正倍受青睐,如传统的脊柱牵引。随着医疗手段的发展,目前出现了在脊柱牵引基础上改进的脊柱减压治疗。这些保守治疗方法可使脊柱机械性拉长,关节突关节、椎体小关节松动,脊柱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组织或神经压迫,这些生理效应有助于治疗不同类型的脊柱疾病,包括:椎间盘突出,退行性椎间盘疾病,坐骨神经痛,小关节紊乱,和术后疼痛等。治疗安全,有效,无创伤,费用低。牵引时由于牵引力是恒定不变的,病人腰背部肌肉不能完全放松,会影响治疗效果的实现。如果借助 麻醉药剂使其放松,有一定的风险性。而演进的脊柱减压治疗过程中,脊柱得到的牵引力量,是变化形式的,使脊柱处在渐升渐降、强力弱力级别转化的张力状态,患者全身肌肉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方松,治疗效果更佳。无论是牵引还是减压治疗,时长一般需在三十分钟以上。在这种长时间治疗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病变脊柱的定位,牵引力的定位,病人需长时间保持同种姿势,难度大,且更易造成病人紧张,目前多采用仰卧体位来克服。故而牵引床体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而治疗床体上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受到牵引力拉伸时会与床体表面产生摩擦,牵引力的有效性降低,消除摩擦力,增加牵引力量效果成为床体的设计的首要目的。并且新近的减压治疗对床体的要求更为严格,牵引力量的变化要准确传达到患者身上,患者的反馈也需及时回送至反馈系统,传动的平稳,光滑,减震功能缺一不可。现有技术中的如公开号CN1351862AR的床体,设计为分离床体形式,将患者与床体间的静摩擦力转化为活动床体的滚动摩擦力,但该分离床体活动采用滚动方式活动,不够平滑,精确度不高,噪声大,床体分块间无减震装置,易使床体板块间发生碰撞易引起机械损伤,患者不适。此外,有些牵引装置使用固定带穿过患者腋窝将上身绑定在设备上,然而由于治疗基本上会持续三十分钟,会使患者产生勒感,血液循环不畅,或呼吸困难,并会导致患者出汗多,带来循环使用中的卫生问题。一些设备在对应患者腋窝处设置了支撑管和腋托,解除上身定位对固定带的依赖,但支撑管为固定装置,不能移动。公开号为CN2288711的一种脚踏式腰椎牵引床,其支撑管底部与水平控棒螺杆螺纹配合可调节两支撑管水平距离,满足不同患者宽度不同的实际应用情况。而此种设计,并不能调节垂直方向的支撑位置,没有考虑到患者身高因人而异;支撑管长度无法调节,若患者体体型过大则会无法包容患者的腋部,造成不适。另外,在牵引和脊柱减压过程中,牵引力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目前科学研究表明,牵引力的计量应以每个患者的体重为牵引力设置的基底标准。在牵引或减压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称重,而目前大部分牵引设备无称重元件。一些全自动化牵引床,将称重测量装置设于床板内部,不利于检修或更换,而且为使测量准确需要在固定床板与活动床板之间加设一层承重床板,附加材料多,并且由于称重需要床体垂直方向有一定活动度,与滑动体相连的床体不能锁死,在牵引中会引起不稳定因素,不利于治疗安全性。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适用于脊柱减压治疗设备的新型床体。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背景的理解,不应看作是对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提示或任何形式的暗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该床体能够使上下活动床体沿纵向方向上分离,以消除摩擦力,增加牵引力量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固定床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床体上的能够分离的上活动床体和下活动床体;纵向设置在所述固定床体上的滑动轨道;滑动模块,其中所述上活动床体和所述下活动床体通过所述滑动模块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于所述固定床体底部的床体基座;设置于所述床体基座中的用于调整所述床体水平或垂直状态的能够伸缩的床体支撑杆,所述床体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床体基座,所述床体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床体靠近患者头部的一端,所述床体靠近患者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床体基座枢轴连接。可选地,本专利技术的床体还包括床体移动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固定床体与所述上活动床体之间,用于驱动所述上活动床体沿着所述滑动轨道移动;床体分离驱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上活动床体与所述下活动床体之间,用于驱动所述上活动床体与所述下活动床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床体进一步包括上身定位装置,所述上身定位装置包括一对腋部支 撑臂,通过支撑在患者的腋下,实现患者在治疗设备上的上身定位;垂直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腋部支撑臂在Z方向上的高度;水平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腋部支撑臂在X方向上的位置;纵向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腋部支撑臂在Y方向上的位置;其中X方向为水平方向,即患者两个腋部之间连线的方向,方向为纵向方向,即患者身体的纵向方向;z方向为垂直方向,即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优选地,所述纵向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滑动轨道、固定板滑动模块、纵向驱动装置;所述固定板滑动轨道沿Y方向设置在所述上活动床体上,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板滑动模块连接在所述固定板滑动轨道上,所述纵向驱动装置带动所述固定板沿纵向滑动。优选地,所述水平调整机构包括水平驱动装置和两条长轴板,两条长轴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且在所述长轴板上设置转轴,与所述固定板枢轴连接;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长轴板的一端,并且连接在两条所述长轴板之间。优选地,所述水平调整机构包括水平驱动装置、两条长轴板、两块曲轴板、两个停止栓和两条弹簧;两条长轴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且在所述长轴板上设置转轴,与所述固定板枢轴连接;在每个长轴板上分别设置一块曲轴板、一个停止栓和一条弹簧,所述曲轴板的拐角处与所述长轴板枢轴连接,两块曲轴板的两个端部相互远离地延伸至两条长轴板的外侧,相互远离的两个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条长轴板之间的距离;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设置在两块曲轴板的相互远离的两个端部之间;两块曲轴板的另一端各设置有曲轴板延长块,两个曲轴板延长块分别向两条长轴板之间的内部延伸,每条弹簧连接在长轴板的靠近患者腋部附近的一端与曲轴板延长块之间;所述停止栓设置在所述曲轴板延长块的X方向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垂直调整机构具有两个支撑臂安装模块和两个腋部支撑臂,每个支撑臂安装模块设置在一条长轴板的靠近患者腋部附近的一端,并具有用于容纳所述腋部支撑臂的下半段或者其延伸臂的空间,用于实现所述腋部支撑臂在所述支撑臂安装模块内的抽出或送回。优选地,所述支撑臂安装模块具有轨道槽,所述腋部支撑臂的下半段或者其延伸臂下部设置有末端插栓,所述末端插栓与所述轨道槽紧密配合。 可选地,所述曲轴板与所述长轴板共用一个转轴实现与所述固定板的枢轴连接;所述水平驱动装置为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可选地,所述纵向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滑动模块上,或者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所述纵向驱动装置为手动驱动装置或电机驱动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床体进一步包括称重装置,称重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滑动支架、脚踏板、测力感应装置;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固定床体固接在一起,所述滑动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手术脊柱治疗设备的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固定床体;设置在所述固定床体上的能够分离的上活动床体和下活动床体;纵向设置在所述固定床体上的滑动轨道;滑动模块,其中所述上活动床体和所述下活动床体通过所述滑动模块连接在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于所述固定床体底部的床体基座;设置于所述床体基座中的用于调整所述床体水平或垂直状态的能够伸缩的床体支撑杆,所述床体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床体基座,所述床体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床体靠近患者头部的一端,所述床体靠近患者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床体基座枢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德埃克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