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屋顶瓦,属于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该瓦包括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所述的公型光伏瓦由光伏组件与公型边框组成,所述的公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框上边、光伏组件框下边,另一侧的压紧筋、位于底部的底边,所述的公型光伏瓦由光伏组件与母型边框组成,所述的母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上位边、光伏组件下位边,另一侧的卡槽、位于底部的底位边,在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之间设置有防水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替代建筑房顶,具有防风雨、隔热、发电等功能,而且具有外形美观、成本低、安装便捷、安装费用低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顶瓦,特别涉及一种光伏屋顶瓦,属于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
技术介绍
光伏发电是未来的清洁发电方式之一,对于改善环境推进能源升级与科技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我国也在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来推进光伏行业的健康发展。光伏组件发电依靠太阳光的照射,发电规模的大小与光伏组件的面积正相关,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依赖于光伏组件大面积的安装,我国人口较多,可供安装光伏组件的土地资源匮缺,依照国外的经验,将光伏发电与建筑结合能解决光伏发电安装的面积问题,这一方案在我国也取得了一些应用,其具体方式一般为在现有的建筑物顶上进行光伏组件的安装,这种安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光伏发电的空间问题,但这种在现有的屋顶上安装方式使建筑物加上光伏发电阵列后具备有了两层“顶”,一方面加重了建筑物的载荷,另一方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特别不利于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光伏建筑一体化市场需要一种能直接作为屋顶用的光伏发电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提供一种光伏瓦。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瓦,包括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所述的公型光伏瓦由光伏组件与公型边框组成,所述的公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框上边、光伏组件框下边,另一侧的压紧筋,位于底部的底边,所述的母型光伏瓦由光伏组件与母型边框组成,所述的母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上位边、光伏组件下位边、另一侧的卡槽、位于底部的底位边,在公型 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之间设置有防水条,所述的压紧筋包括上压紧筋、下压紧筋,所述的卡槽包括上卡槽、下卡槽,所述的公型边框上下边与底边之间设置有一号筋板,所述的母型边框上下位边与底位边之间设置有二号筋板,所述的防水条一端设置有与母型边框的卡槽相配合的T型安装口,另一侧为弧形面,中间设置有空心结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瓦,采用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相配合,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之间设置防水条,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将光伏瓦固定在露天建筑物的横梁上,代替目前建筑物的顶,减低建筑物载荷,在光伏建筑一体化规划中可以节省大量投资,拉低光伏发电成本,有效的推进光伏发电市场化进程。本技术可替代建筑房顶,具有防风雨、隔热、发电等功能,而且具有外形美观、成本低、安装便捷、安装费用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公型光伏瓦的示意图。图2是母型光伏瓦的示意图。图3是防水条的示意图。图4是公型光伏瓦、母型光伏瓦及防水条配合的示意图。图5是卡块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安装后的屋顶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安装后的局部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提供本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附图所示,一种光伏屋顶瓦,包括公型光伏瓦I和母型光伏瓦2,所述的公型光伏瓦I由光伏组件与公型边框组成,所述的公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框上边11、光伏组件框下边12,另一侧的压紧筋,位于底部的底边15,所述的母型光伏瓦2由光伏组件与母型边框组成,所述的母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上位边21、光伏组件下位边22、另一侧的卡槽、位于底部的底位边25,在公型光伏瓦I和母型光伏瓦2之间设置有防水条3,所述的压紧筋包括上压紧筋13、下压紧筋14,所述的卡槽包括上卡槽23、下卡槽24,所述的公型边框上下边12与底边15之间设置有一号筋板16,所述的母型边框上下位边22与底位边25之间设置有二号筋板26,所述的防水条3 —端设置有与母型边框的卡槽相配合的T型安装口 31,另一侧为弧形面32,中间设置有空心结构33。,本技术中上卡槽与下卡槽形状相同,本技术的防水条3为弹性防水材料,制成与公型光伏瓦I和母型光伏瓦2相配合的形状,图4中41为公型光伏瓦I上的一号光伏组件,42为母型光伏瓦2上的二号光伏组件。本技术安装时,将两个相同的防水条3通过其T型安装口 31安装在母型光伏瓦2的上卡槽和下卡槽内,母型光伏瓦2用卡件结构5固定在横梁6上,将公型光伏瓦I的上压紧筋、下压紧筋与安装在母型光伏瓦2上的防水条3的弧形面32预压紧后用卡件结构5固定在横梁6上,通过调整卡件结构调整公型光伏瓦I与母型光伏瓦2的压紧效果,所述的卡件结构5如附图5所述,包括右卡件51、左卡件52,右卡件51、左卡件52底面通过菱形螺母54连接,侧面通过螺栓53连接,连接后卡件结构5上方形成开口的压紧边,用于固定压紧光伏瓦的底边或底位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瓦,采用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相配合,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之间设置防水条,这种方式可以直接将光伏瓦固定在露天建筑物的横梁上,代替目前建 筑物的顶,减低建筑物载荷,在光伏建筑一体化规划中可以节省大量投资,拉低光伏发电成本,有效的推进光伏发电市场化进程。本技术可替代建筑房顶,具有防风雨、隔热、发电等功能,而且具有外形美观、成本低、安装便捷、安装费用低等优点。在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光伏屋顶瓦,包括公型光伏瓦(I)和母型光伏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型光伏瓦(I)由光伏组件与公型边框组成,所述的公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框上边(11)、光伏组件框下边(12),另一侧的压紧筋,位于底部的底边(15),所述的母型光伏瓦(2)由光伏组件与母型边框组成,所述的母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上位边(21)、光伏组件下位边(22)、另一侧的卡槽、位于底部的底位边(25),在公型光伏瓦(I)和母型光伏瓦(2)之间设置有防水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顶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筋包括上压紧筋(13)、下压紧筋(14),所述的卡槽包括上卡槽(23)、下卡槽(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顶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型边框上下边(12)与底边(15)之间设置有一号筋板(16),所述的母型边框上下位边(22)与底位边(25)之间设置有二号筋板(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屋顶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条(3)—端设置有与母型边框的卡槽相配合的T型安装口(31),另一侧为弧形面(32),中间设置有空心结构(3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屋顶瓦,属于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该瓦包括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所述的公型光伏瓦由光伏组件与公型边框组成,所述的公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框上边、光伏组件框下边,另一侧的压紧筋、位于底部的底边,所述的公型光伏瓦由光伏组件与母型边框组成,所述的母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上位边、光伏组件下位边,另一侧的卡槽、位于底部的底位边,在公型光伏瓦和母型光伏瓦之间设置有防水条。本技术可替代建筑房顶,具有防风雨、隔热、发电等功能,而且具有外形美观、成本低、安装便捷、安装费用低等优点。文档编号E04D13/18GK203118974SQ201320109160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红阳, 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屋顶瓦,包括公型光伏瓦(1)和母型光伏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公型光伏瓦(1)由光伏组件与公型边框组成,所述的公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框上边(11)、光伏组件框下边(12),另一侧的压紧筋,位于底部的底边(15),所述的母型光伏瓦(2)由光伏组件与母型边框组成,所述的母型边框包括一侧的光伏组件上位边(21)、光伏组件下位边(22)、另一侧的卡槽、位于底部的底位边(25),在公型光伏瓦(1)和母型光伏瓦(2)之间设置有防水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阳,汤杰虎,秦霄海,常正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新能光伏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